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组合生物合成策略构建了人工杂合多环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PoTeM)基因簇,并从异源表达重组菌株SR111-cbmA-OX1-cftC中分离得到2个PoTeM类化合物preikarugamycin (1)和clifednamide K (2).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定化合物1为ikarugamycin生物合成中间体,化合物2为结构新颖的5/6双环PoTeM.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化合物1和2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结果显示二者在20μg载药量下均无抗菌活性.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了化合物1和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34和2.72μmol/L,化合物2对测试细胞株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氯硝柳胺为先导化合物,2-位羟基为修饰位点,乙酰基为连接子,设计并合成6个新的氯硝柳胺类衍生物(8a~8f),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的体外抗肺纤维化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环丙基修饰的化合物8a表现出比氯硝柳胺更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大环二萜类化合物β-2,7,11-西柏三烯-4,6-二醇(β-CBT)的活性,对其C-6位羟基进行酯化、醚化修饰,合成了11个未见活性报道的化合物,利用1 H NMR,13 CNMR,IR,HR-MS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了表征.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白血病HL-60和肺癌A...  相似文献   

4.
吕正荣  郭秋玲 《分子催化》1991,5(2):139-146
本文首次采用1,1′-亚氨基二-2-丙氧基羟基氧化钒(Ⅰ),2,2′,2″-次氮基三乙氧基羟基氧化钒(Ⅱ)和1,1′,1″-次氮基三-2-丙氧基氧化钒(Ⅲ),考察了它们催化丙烯,环己烯与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环氧化反应活性。化合物(Ⅰ)催化反应的选择性略高于化合物(Ⅱ)、(Ⅲ)。钒(Ⅴ)叔丁基过氧化物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中间体,紫外可见光谱跟踪扫描研究表明,其浓度在反应过程中有一极大值。对钒化合物催化环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论论。叔丁醇对催化反应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代花  陈旺  王永吉 《化学进展》2016,28(6):839-859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1α,25-(OH)2-D3,125D)是维生素D中最具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但因高钙血症副反应而限制其临床应用。从对构效关系的研究出发,迄今已合成三千多种类似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某些A环修饰(C2位修饰、C3位修饰、芳香A环类似物、A环开环类似物)、侧链修饰、CD环修饰、seco-B环修饰和非开环甾体的活性维生素 D3 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旨在为新型较佳活性维生素D3类似物的合成及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维生素D3为起始原料,经臭氧化,Baeyer-Villiger氧化内酯化,开裂六元环,二氧化钌(RuO2)引进C-25位羟基,最后经Horner-Wittig反应偶合D环和A环得到13-取代-去-C-环-19-去亚甲基-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类似物(12a,12b).  相似文献   

7.
在吡唑环的3位引入叔醇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吡唑-4-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HR-ESI-MS和X射线衍射表征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在100μg/mL时对瓜果腐霉菌和辣椒疫霉菌等测试植物病原菌显示了一定的杀菌活性,如N-(2-氟苯基)-3-(1-羟基环己基)-1,5-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B1)和N-(噻唑-2-基)-3-(1-羟基环己基)-1,5-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B10)对瓜果腐霉菌的EC50分别为76.3和71.9μg/mL,化合物B10对辣椒疫霉菌的EC50分别为85.4μg/mL.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_2/DMSO/浓H_2SO_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用Claisen重排,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收率较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其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9.
马玉勇  李微  俞飚 《化学学报》2013,71(4):541-548
齐墩果烷型的三萜及其糖苷化合物广泛分布于陆地植物和一些海洋生物中,是许多传统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这类五环三萜化合物的D和E环常发生羟基化的修饰,这些羟基及进一步的酰化或糖基化对这些化合物的活性非常重要.报道了利用最近发展的钯促进的碳氢键活化的方法,以齐墩果酸C28位羧基上缩合的8-胺基喹啉或2-氨甲基吡啶酰胺作为导向基团实现了对齐墩果酸D和E环的选择性脱氢烯化.这为进一步引入其他官能团奠定了基础.在此,N,N-双齿配体对于反应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结构修饰方法,基于生物电子等排药物设计原理,用唑杂环作为氧氟沙星(1)C-3羧基的等排体、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为其功能侧链修饰基,设计合成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目标化合物(6a~6g),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 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中间体C-3均三唑硫醚酮(5a~5g)和目标化合物(6a~6g)的活性均强于母体氧氟沙星的活性,其中缩氨基硫脲的活性强于相应硫醚酮的活性,尤其是苯环含硝基和氟原子目标化合物的活性与对照药阿霉素的活性相当。 因此,功能缩氨基硫脲链修饰的均三唑作为C-3羧基的等排体有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邻氨基苯甲酸、芳醛和甘氨酸乙酯为原料,利用亚胺和亚胺烯酮的加成反应,芳构化合成了系列含氨基酸链的C-2和N-3双取代的喹唑啉-4-酮衍生物5.酸性条件下脱除羧甲基,设计合成了连有氨基侧链的喹唑啉酮衍生物9,并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化合物9ba和9bc具有较好的抗Hela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6和7.47μmol/L,而9bc和9bd具有较好的抗A549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5.62和9.54μmol/L.构效关系表明,C-2位香豆素(较大的π平面芳环)取代以及氨基侧链的引入有利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手性二茂铁腙类环钯化合物[(+)-(S)-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1-基)-1-乙酰基二茂铁亚胺]在甲醇中与Pd(OAc)2和AcONa·3H2O经不对称环钯化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醋酸桥环钯衍生物[syn-(+)-(Rp,S,S,Rp)-3和syn-(+)-(Sp,S,S,Sp)-3];syn-(+)-(Rp,S,S,Rp)-3或syn-(+)-(Sp,S,S,Sp)-3在甲醇中与NaNO2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亚硝酸桥平面手性环钯化合物[syn-(+)-(Rp,S,S,Rp)-4和syn-(+)-(Sp,S,S,Sp)-4],其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为起始原料,对其C-2、C-3、C-23位羟基、C-11位氢、C-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13个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其结构经MS及1H NMR等确证。采用MTT法,选用高表达人癌细胞(He La、Hep G2和BGC-823)对它们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He La、Hep G2和BGC-823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I4和II4对He La、Hep G2和BGC-823细胞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已上市药物吉非替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型含均三唑席夫碱型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均三唑1a~1d与1,3-二氯-2-丙醇在超声辐射条件下缩合得S,S'-取代双(氨基均三唑)2a~2d,其与2,4-二羟基-5-乙酰苯乙酮在聚乙二醇-600催化下缩环合简便制得新型含均三唑席夫碱型大环化合物3a~3d,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和MS等进行确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小的不饱和环状分子,环丙烯独特的刚性结构和多变的反应活性吸引了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自1922年Demjanov[1]报道了环丙烯化合物的首例合成以来,现已发展了一系列环丙烯的合成方法.手性环丙烯的合成是通过炔烃和重氮化合物的[2+1]不对称环加成反应.根据底物的不同,这些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可以分为四类:(a)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b)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c)非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d)非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在这四类反应中,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相对容易进行.1992年,Doyle和Müller等[2]报道了手性铑催化剂[Rh2(5R-MEPY)4]促进的末端炔烃和重氮醋酸酯之间的不对称环丙烯基化反应(Scheme 1a).随后各种手性催化剂包括[Rh2(OAc)-(DPTI)3][3]、Ir(salen)衍生物[4]和[Co(3,5-diMes-Chen-Phyrin)][5]等被先后报道用于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2+1]环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6.
黄芩素A环的结构修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及其乙酰化产物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为原料,通过碘代、硝化及硝基还原胺化反应在A环的C-8上引入碘原子、硝基及胺基,并对黄芩素A环上的3个酚羟基进行了选择性二甲醚化及全甲醚化,制备了A环修饰的6种黄芩素衍生物,表征了它们的结构,讨论了合成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Taibaihenryiin C的构型、构象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白山产的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新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TaibaihenryiinC,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确定其分子中各取代基的相对构型、环构象及晶体结构.研究表明,C-3位的羟基和C-11位的乙酰氧基以C-20位的甲基为参考均位于β位;分子中的A环为椅式构象,B,C环接近于船式构象,D环接近于信封式构象.特别是在D环中存在较大的扭转角,使D环中有内应力存在,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TaibaihenryiinC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162(1)nm,b=1.2730(1)nm,c=2.5193(3)nm,Z=4.在晶体中分子间通过C-3位的-OH氢与C-11位的乙酰氧基上的羰基氧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分子在晶体中沿a轴呈螺旋结构排列.  相似文献   

18.
蔡孟深  边兆群  乔梁  王动 《化学学报》1991,49(6):593-599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2/DMSO/浓度H2SO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 用Claisen重排, 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 收率国产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 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 共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2/DMSO/浓度H2SO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 用Claisen重排, 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 收率国产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 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 共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20.
喜树碱是一种天然抗癌药物,通过对喜树碱20位羟基的修饰和对喜树碱E环扩环,来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活性并减小毒性,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简单介绍喜树碱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