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祖英 《数学通报》1991,(5):6-9,F004
“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小罗克韦尔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主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早在1988年就先后写信给杨乐、谷超豪、王元等著名数学家,郑重提出:要重视数学的作用,要明确提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数学科学。他还在1989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的数学教学和科研座谈会上发表了长篇重要讲话,论述了数学科学的重要性、理工科大学生将来该学什么样的数学课程以及电子计算机跟数学的密切关系。他希望我国的数学工作者,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看到数学的重要性,看到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钱学森教授的讲话激起了与会数学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反响。丁石孙、吴文俊等  相似文献   

2.
龚昇 《数学通讯》2001,(13):1-3
1900年8月5日,法国数学家David Hibtert(1862-1943)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这是载入数学史册的重要讲演,他在讲演的前言和结束语中。对数学的意义、源泉、发展过程及研究方法等,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而整个讲演的主体,则是他根据19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而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现代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召开学术会议当然是为了学术交流.对数学家来说,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比起其它学科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数学方面的国际会议很多,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分科会议每年不下数百个.然而国际数学家大会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它的方针:这个大会必须包含数学的一切分支,并且提供机会使所有数学分支的带头人能够聚集一堂,交流思想,总结现状,探讨今后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周婷婷 《数学之友》2022,(15):41-43
聚焦新课程标准关注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尝试建构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提供学生和数学家“对话”的时空,和数学家思想“共鸣”的时刻,和数学家精神“共情”的能力,温和而有力地推动学生走近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英伯 《数学通报》2001,20(10):1-3
(一 )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于 2 0 0 2年 8月 2 0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 ,正如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界的一件盛事 ,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数学界的一件盛事 ,受到全世界数学工作者和数学家的关心与瞩目 .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够在某一个国家申办成功有很多因素 ,其中该国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方面的水平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自 1 897年开始 ,国际数学家大会已经举办了二十三届 ,除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有所中断外 ,每四年召开一次 ,会议的举办国有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挪威、荷兰、英国、瑞典、苏联、芬兰、波兰、日本 ,都是经济…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研究》2008,11(1):F0003-F0003
2007年晨兴数学奖和晨兴应用数学奖于2007年12月17日在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颁出,金奖获得者分别为澳洲国立大学数学及应用中心教授汪徐家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系Frederick L.Moore讲座教授及统计学系教授范剑青,晨兴数学奖表彰45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第十一届世界数学教育大会(ICME11)的第四个大会报告是特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数学家Jose Antonio de la Pena介绍了当今数学的发展趋势.他从几个方面考察了当今数学的发展趋势:经典数学的大众化、理论物理和数学的融合、数学在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实验数学、数学与社会活动的融合、数学教育的多样性和数学逐步成为全人类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四、历史经验的启示力量 杰出的数学家们大都是从前辈们的历史性成就中汲取经验和教益,从而在探索求解新问题时作出自己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很多上一代的卓越数学家的文集和言行录,又往往给后一代带来创新事业的启示力量.所以,凡是典籍丰富,学者聚散频繁,且一贯重视科学史学习而又有浓厚研究气氛的学府和科研中心,常常是数学科学人才辈出之地.例如,载入近、现代科学史册的巴黎数学中心、哥丁根数学中心、剑桥数学中心、莫斯科数学中心及普灵斯顿数学中心等,都足以证实上述的客观历史规律.因此,利用"历史的外推法",人们可以预见,21世纪里凡是可能出现一批数学杰出人才之地,也必然是具备上述类似条件的学术中心或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9.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谈二十一世纪的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数学研究》2001,4(2):2-5,19
编者按在21世纪已经到来,人们正迎接新世纪第一次世界数学最高盛会-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北京)之际,本刊特发表数学大师陈省身院士1992年5月31日在"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陈先生十分通俗简明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数学与应用、2l世纪中国数学的发展,以及做主流数学或非主流数学、好的数学与不好的数学,等等,人们普遍关注而又不易解答的问题,对于广大大学生、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工作者,都极富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数学进展》2007,36(1):122-123
数学天元基金是国家为支持我国数学家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设立的数学专项基金.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处不在地享受着数学美的魅力!特别是在数学解题时,"数学美"会启迪我们的思路、扩展我们的思维,可以这样说"哪里有数学解题,哪里就有数学美!"如下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与大家分享用数学美给力数学的解题思路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月14日,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在"突破性新闻"栏目里,宣布了一个令世界数学界为之震惊的消息,作为世界数学难题之一,困扰了无数数学家一个多世纪的重大数学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被一位华人数学家敲开了大门.这位作出了突破性数学工作的华人数学家就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数学教师张益唐.张益唐,1955年生于北京.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提高中小学生数学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讯,据<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2006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总统行政命令: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委员会的职责是就如何最好地利用有关数学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成果向总统和教育部长提供建议.5月15日,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柏灵斯宣布,17位数学家、认知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被任命为国家数学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一类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在"玩"中学习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清 《数学通报》2005,44(7):29-30
2000年定居我国天津的美籍华人大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青少年数学爱好者的题词是“数学好玩”.这充分表达了一位大数学家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还有的数学家说“数学是玩出来的”.这说明数学学习不应当是枯燥乏味的、晦涩难懂的,而应当是通过积极的智力参与,从变化数学知识的形式、内容出发,在“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研究数学、做数学、发现数学.  相似文献   

15.
代钦 《数学通报》2012,51(8):1-7,16
1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数学教学中国数学教育源远流长,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历程.中国古代数学教育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创造如唐代的"明算科"那样世界上第一所数学高等学校的记录,而且也创造了迄今为止仍然闪烁着睿智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然而,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对中国古代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了解和应用却不够.  相似文献   

16.
马贤 《中学数学》2021,(2):90-91,93
数学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数学文化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以及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数学谜语     
王正将 《数学通讯》2001,(10):32-32,42
1 .小小储蓄罐 .(打一数学名词 )   2 .审查帐目 .(打一数学名词 )   3.衡阳归雁几封书 ?(打一数学名词 )4.还有一毛钱 .(打一数学名词 )   5.2× 5 2× 52× 4 .(打一字 )   6.旧貌换新颜 .(打一数学家 )7 .一骑红尘妃子笑 .(打一数学家 )谜底见本期谜底  1 .微积分 .  2 .对数 .  3.反函数 .  4.余角 .  5 .共 .  6 .陈景润 .  7.杨乐 .数学谜语$江苏省阜宁中学@王正将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世球 《数学通报》2004,(11):17-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通过问题的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只有在数学美的氛围中才能对数学解题充满兴趣.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数学界先后设立了三个国际性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菲尔兹奖;一个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沃尔夫数学奖,再一个是2003年中,一项专门为数学家设立的国际性的数学大奖、奖金额约80万美元的阿贝尔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一年一度颁发.这两个数学大奖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 :“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 ,然后加以证实的 .猜想是一种探索性活动 ,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在探索中 ,这些规律和思维方法的实践与邻悟 ,必然会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由此可见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行军 .数学就在不断的证明或否定猜想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数学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 ,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形式 .(任樟辉著《数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