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pH60HAc-NH4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1-(4-安替比林偶氮)-4氨基一2一萘甲酸(AANA)与铜生成2:1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4.06×104L·Lmol-1·cm-1,铜含量在0-30μg/25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食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BTNPT)的合成及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pH11.6时,镉(Ⅱ)与BTNPT形成摩尔比=1∶2型黄色络合物,在435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0nm处有最大负吸收。以435nm为参比波长,53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已用于测定地面水和人发中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3.
已报导,经适当处理的SO42-ZrO2和WO3-ZrO2具有超强酸性[1].在此基础上将SO42-和WO3同时负载于ZrO2表面,发现其表面酸性有明显增强,得到的固体超强酸504-W0s-Zro。在很宽的焙烧温度范围内(700七00“C)都具有HO三一16.04的酸强度,吸附毗院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表面同时具有强的L酸性和B酸性问,140“C时,对正乙烷裂解及异构化的催化活性比SO4--ZrO。和WO3-ZI02都高,表现出相当的协同效应同.本文用XRD,DTA-TG,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态及其随焙烧温度的变化.并与504-Zro:和WO。…  相似文献   

4.
根据Ru(bipy)_3~(2 )/Ru(phen)_3~(2 )-C_2O_4~(2-)-Ce~Ⅳ(bi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咯琳)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该反应的发光强度-反应时间曲线上升及下降阶段的反应速率常数、发光强度最大值及其出现的时间等.发光强度最大值及发光强度-反应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SO42-/TiO2(Ⅰ)、PO43-/TiO2(Ⅱ)、BO33-/TiO2(Ⅲ)系列固体酸。用IR、Raman光谱对该系列固体酸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SO42-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螯合式双配位结构和共价硫酸盐共存,PO43-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桥式三配位结构,BO33-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单齿单配位结构和螯桥混合式三配位结构共存。用由溶液中正丁胺的吸附等温线测定固体表面酸度的方法测定了样品的酸量,结果表明酸量大小为Ⅰ>Ⅱ>Ⅲ。用XRD技术对该系列固体酸进行考察,衍射图分析提示该系列固体酸主要都为锐钛矿型晶型,但Ⅰ、Ⅱ、Ⅲ中又各自夹杂其它不同的晶型  相似文献   

6.
4-(H酸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酮光度法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4-(H酸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酮(HAPMP)与铝的显色反应,在pH4.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HAPMP和Al(Ⅲ)反应生成2∶1红色络合物,λmax=555nm,ε=1.34×105L·mol-1·cm-1,铝的含量在0~3.5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天然水样中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Z)-3-丁烯基-4-羟基苯酞的合成李绍白,王志伟,方小平,李裕林(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Z)-3-丁烯基-4-羟基苯酞,苯酞,3-丙基-5-羟基异香豆素,异香豆素,合成(Z)-3-丁烯基-4-羟基苯酞(1...  相似文献   

8.
奉强  常波  何冰  张小玲 《合成化学》2021,29(11):945-949
以廉价易得的N-Boc呱啶-4-甲醇(1)和间氯苄氯(3)为原料,经Swern 氧化、Wittig反应、钯碳催化加氢和脱保护基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4-(3-氯苯乙基)呱啶盐酸盐(7)。路线总收率达到56%,化学纯度96.6%。加氢不脱氯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含量为10%干钯碳催化加氢,二氧六环为溶剂,反应时间3h。化合物7的结构及纯度经1H NMR,13C NMR和MS(EI)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meso-四(4-甲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P)PS4]作柱前衍生试剂生成铜、锌络合物,四乙基碘化胺(TEA·I)为离子对试剂。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及光度检测快速分离测定铜、锌的方法。流动相为乙腈+水,内含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和四乙基碘化胺。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用于测定莲子和花生等食品中的痕量铜和锌。  相似文献   

10.
在NaOH碱性介质中,1 (3 硝基苯基) 3 [4 (苯基偶氮)苯基] 三氮烯(m NPPAPT)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反应显色形成离子配合物,它们与m NPPAPT形成离子配合物比均为2∶1。CTMAB、CPB、TPB、DDMBAB与m NPPAPT形成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538、538、625、63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03~104)L·mol-1·cm-1。研究了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建立了新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样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季胺盐型表面活性剂与镉试剂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冯泳兰 《分析化学》1998,26(10):1209-1213
在三乙醇胺存在下,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与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形成离子缔合物显色,吸收光谱红移,离子缔合物;NP-PAPT与DDMBAB来1:2与CTMAB,CPB均为1:3;测定了显色体系的CTMAB,DDMBAM,CPB的临界胶束浓度,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δmax,探讨了微量CTMA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的合成,研究了该试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显色反应的条件。测定了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KNaCa2(PO4)2:Tb3+绿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测量了其激发和发射光谱,样品发射峰位于418,440,492,545,586,622 nm,分别对应Tb3+的5 D3→7 F5,5 D3→7 F4,5 D4→7 F6,5 D4→7 F5,5 D4→7 F4,5 D4→7 F3能级跃迁,主发射峰位于545 nm。主激发峰位于350~390 nm之间,属于4f→4f电子跃迁吸收,与InGaN管芯匹配。确定了在KNaCa2(PO4)2基质中Tb3+浓度对其发光强度的影响及其自身浓度猝灭机制。研究了不同电荷补偿剂对KNaCa2(PO4)2:Tb3+材料发光的影响,其中Li+离子改善其发光强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4-氟苯甲醛、β-萘胺和Meldrum酸一锅反应生成1-(4-氟苯基)-1,2-二氢苯并[f]喹啉-3(4H)-酮的微观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结构,并用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反应途径.应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物质的成键特征.采用SCRF(PCM)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的溶剂化效应.报道了可能的反应路径,其中Re→TS1→IM1→TS2→IM2→TS3→IM3→TS4→IM5→TS7→IM9→TS13→IM10→TS14→P3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是反应的主要通道,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 O和N用6-311+G*基组, Au+用赝势基组(8s7p6d)/[6s5p3d], 研究了Au+(1S, 3D)离子和N2O(1Σ+)分子的反应机理. 报道了在基态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 结果表明, 两个主反应通道Au+(1S)+ N2O(1Σ+)→1NA-Complex-1→1NA-TS1→1NA-Complex-2→1NA-Crossing→[3OAuNN]+和Au+(1S)+ N2O(1Σ+)→1NB-Complex→1NB-Crossing→[AuNN(1Σ+)]++O(3P)都需经过反应交叉势能面, 出现“系间窜越”. 用内禀坐标单点计算垂直激发态的方法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自旋翻转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多孔β-TCP生物降解陶瓷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文研究了多孔B-TCP生物降解陶瓷及其粘结剂的拉王光谱。参照各种磷酸盐及磷酸盐玻璃的拉曼光谱,对生物降解陶瓷的拉曼特征频率进行了经验式的归属和指认。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降解陶瓷以β-Ca3(PO4)2(β-TCP)为主晶相,当粘结剂含量增加时,生物降解陶瓷中出现明显的Ca4P2O99和Ca2P2O7,晶相和其他非晶相,其含量随粘结剂量增加而增加,并呈现一种多孔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CH_3自由基和O(~3P)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来才  邓萍  李德华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2,60(7):1186-1191
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MP2(full)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研究了CH_3自由基和三线态O原子反应的微观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的反应 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 了确认,在G3不平上计算了能量,同时用经典过渡态理论对该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 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CH_3自由基与O(~3P)反应有四条不同的放热反 应通道,主反应通道为IM1→TS1→CH_2O + H,同时反应可彻底裂解生成CO, H_2 及H。  相似文献   

18.
Propyl O-(α-L-rhamnopyranosyl)-(1→3)-[2,4di-O-(2s-methylbutyryl)-α-L-rhamnopyranosyl]-(1→2)-(3-O-acetyl-β-gluc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ide (1), the tetrasaccharide moiety of Ricolorin A, was synthesized in total 23 steps with a longest linear sequence of 10 steps, and overall yield of 3.7% from D-Glucose. The isomerization of the dioxolane-type benzylidene in the prance of NIS/AgOTf was observed. Tetrasaccharide 1 exhibited no activity against the cultured P388 cell as Tricolorin A di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度、时间、浓度等对 A3钢片上 Ni-P-Zn3(PO4)2、 Ni-P-ZnSnO3和 Ni-P-ZnSiO3纳米复合化学镀层外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 10% NaCl溶液、 1% 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 10% CuSO4溶液点滴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耐腐蚀性能;用 X-射线光电子谱 (XPS)及俄歇电子能谱 (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在最佳施镀条件下,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强于 A3钢、磷化膜及 Ni-P镀层的纳米复合化学镀层。镀层的原子百分组成约为 (% ): Ni-P-Zn3(PO4)2: Ni 70.00,P 12.47,Zn3(PO4)2 13.93,C 3.6; Ni-P-ZnSnO3: Ni 77.56,P 10.00,ZnSnO3 9.84,C 2.6; Ni-P-ZnSiO3: Ni 83.00,P 10.96,ZnSiO3 5.15,C 0.89。  相似文献   

20.
应用碳包覆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3V2(PO4)3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的结构和观察表面形貌.材料的电阻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碳包覆Li3V2(PO4)3材料可避免颗粒团聚,减小颗粒尺寸,提高材料电导率,改善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