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特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在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不同手段改性聚醚醚酮,改善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从化学改性和纤维增强、无机填充、表面改性、与有机共混等物理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醚醚酮改性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对其在工业领域、电子电器领域、航空领域、汽车领域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概括,最后展望了聚醚醚酮改性研究开发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天然的蚕丝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性能缺陷,如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与韧性)差,使用时间短以及色牢度差等。科学家们发展了蚕丝的改性技术,改良蚕丝的性能以达到更好的应用目的。目前常用的蚕丝改性方法主要分为基因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及添食育蚕法等。概述了蚕丝的结构与改性的原理,介绍了4类改性法及其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总结了目前蚕丝改性研究中的难点,展望了蚕丝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然后分别从化学改性、酶改性和物理改性三个方面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进行了综述.其中,在化学改性方面,针对大豆分离蛋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巯基等不同活性基团的改性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在酶改性方面,主要介绍了谷胺酰胺转胺酶、木瓜蛋白酶等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作用.在物理改性方面,介绍了共混、加热改性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通过化学、物理和酶等方法等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微变化,可使人们获得各种符合预期的性能优良的产品,开发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生物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近年来在物理改性(共混改性)和化学改性(大分子反应改性和反应性共混改性)方面工作的进展状况。在PHB共混体系中,可解体性共混物和全生物降解性共混物是两类不同的共混体系,后者从长远意义上讲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其现实意义上的用途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文章主要对PHB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热行为、结晶行为、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等方面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反应性共混是较佳改善非相容PHB共混体系相容性的方法,而大单体反应改性和反应性共混则是改造PHB,提供新型功能化医用材料的有效手段。这些领域方面的研究代表了PHB改性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其改性研究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HBPI近年来的改性研究以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官能团改性、与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与有机聚合物复合改性、交联改性以及引入其他特殊结构单元的改性方法,并对其表征和应用进行了相关概述。  相似文献   

6.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是一种新型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高阻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但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差,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淀粉、纤维素和甲壳素等天然高分子对PPC的改性研究,尤其是天然高分子含量和预处理方法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PPC/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翟景琳  胡欣  刘成扣  朱宁  郭凯 《化学进展》2019,31(9):1293-1302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 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资源。长久以来, 木质素的难以充分利用是掣肘生物化工产业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改性成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可制备获得不同结构、性能各异的木质素接枝改性材料。本文从单体种类、催化剂、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改性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然橡胶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医用弹性体等领域。但是,NR是非极性不饱和橡胶,其耐油、耐有机溶剂、耐热氧老化、耐臭氧和抗紫外线性能较差,限制了它在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近年来,天然橡胶的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改性三个方面介绍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天然橡胶改性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铋系光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可见光光催化剂,但块体铋系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并不理想,需进行改性增强。形貌调控和表面改性是增强铋系光催化剂性能的两种有效方法。本文对近年来铋系化合物光催化剂形貌调控和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总结,介绍通过超薄纳米片制备、晶面比例调控、分级结构和空心结构构筑、官能团和纳米微粒修饰表面、表面缺陷调控以及表面原位转化形成金属铋和含铋化合物纳米颗粒等方法增强铋系光催化剂性能的研究情况,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增加光吸收、有效分离和利用光生载流子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并对铋系光催化材料的形貌调控与表面改性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明胶/胶原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而在生物材料、食品包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热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低、水汽阻隔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在很多应用场合需要对明胶/胶原进行交联改性处理。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明胶/胶原进行共混和化学交联改性以及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固性环氧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等诸多优异性能,对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都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可用于浇注、浸渍、层压、粘接剂、涂料等,用途十分广泛。由于环氧树脂材料存在脆性大,抗冲击性差、耐热性差等缺点,科研工作者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机硅化合物改性环氧树脂在提高其热氧稳定性、韧性以及耐烧蚀性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或聚合物在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方面,开展了反应共聚改性、作为交联剂固化改性、与环氧树脂共混/交联改性、增容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引入阻燃剂结构改性以及微纳米复合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本文旨在总结上述各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的新进展,并预测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的潜在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电子产品保护膜用聚丙烯酸酯PSA(压敏胶)具有快速粘贴被粘物表面对其进行保护、剥离后又不污染被粘物表面的性能.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影响聚合物粘弹性的因素、影响PSA和被粘物界面反应的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改性方法包括反应型乳化剂改性、增粘树脂、新的聚合方法改性、交联改性、有机硅改性等研究进展.对开发功能性的、多样化的适用型环保PSA,提高PSA的再剥离性能,减少涂胶量和再剥离时的残胶量,实现高剪切强度、高剥离强度、高粘性的PSA的商品化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单糖类小分子对多肽、蛋白质等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对组织细胞也有较好的相容性。为了改善PLA的亲水性、细胞相容性等性能,利用单糖类化合物改性聚乳酸日益受到关注。按照单糖种类的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类单糖及其衍生物等改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聚甲醛作为常用工程塑料,因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磨、绝热、绝缘性能及优异的可加工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汽车、电子电气及精密仪器等领域,但冲击韧性低和稳定性差限制了聚甲醛在工业上的应用,因此近几年聚甲醛的改性研究颇受重视。本文综述了聚甲醛的改性方法,详细论述了不同改性工艺对聚甲醛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绝热绝缘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聚甲醛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增长,水性涂料将逐步取代溶剂型涂料.水性聚氨酯涂料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越,是水性涂料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得到了广泛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通常要对聚氨酯树脂进行改性.对近些年常用的改性技术,如有机树脂改性、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和植物油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综述.这些改性技术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热性、耐水性、光泽度、物理机械性能、固含量等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纳米微晶纤维素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对纳米微晶纤维素(NCC)的表面进行醋酸酯化、羟乙基化和羟丙基化改性,利用FT-IR、TEM、13C-NMR、TGA对改性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的表面改性方法对纳米微晶纤维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这几种方法改性后的NCC,经干燥后都可以重新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且颗粒粒径没有明显变化,但不同改性产物的热性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杨娜  马建中  石佳博  郭旭 《化学学报》2023,81(2):207-216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因其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在环境、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广受关注.然而, LDHs在合成过程中由于其分子内作用力易发生团聚而导致其在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极大地限制了LDHs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机改性是改善LDHs分散性的有效方法,从表面改性和插层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LDHs的有机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其在阻燃、吸附、催化、气体阻隔、发光、储能和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改性后LDHs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扩展TiO2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以非金属元素对其进行掺杂和改性是近年来很活跃的研究内容,文献报道主要有氮、碳、硫、氟等非金属元素的改性结果.各种不同的改性方法如高温气氛还原、脉冲激光沉积、离子溅射、机械化学、溶液湿法等都可以得到非金属元素改性.本文重点探讨了氮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结果,氮改性TiO2的方法和改性机理,讨论了氮改性TiO2的结构及其对可见光的利用机理等,对碳、硫、氟等元素掺杂改性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氨基硅油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以及不同氨基硅油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用热重法对改性树脂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工业产的氨基硅油合成的改性环氧树脂同样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
无机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小华  徐伟箭 《高分子通报》2005,(6):100-104,112
无机纳米粒子能够给聚合物赋以卓越的综合性能,为此,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已成为聚合物改性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中应用的无机纳米粒子的种类、环氧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