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以东北林业大学本、硕两阶段"生物数学"系列课程的整体改革实践为例,针对数学本科专业和数学硕士点学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通过构建"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课外研讨班"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法实践,探讨了如何以生物问题为背景,构建"问题—建模—求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搭建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平台的问题,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独立学院数学教学中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的问题,提出了"基础+提高"统筹优化的数学课程体系."基础"模块的教学坚持为后续专业课服务,并穿插教书中"育人"理念;"提高"模块作为公共选修范畴,具有自主性、多元化特点,并突出人才培养的阶梯式发展.通过近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新课程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了期末考试的不通过率,并造就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数学概念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的问题解决是学好数学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题训练,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当下普遍的是重解题训练,轻概念教学.这样虽可短期内提高学生平时数学成绩,但其淡化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课例(下文简称为"课例"),分析如何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独立学院数学教学中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的问题,提出了"基础+提高"统筹优化的数学课程体系."基础"模块的教学坚持为后续专业课服务,并穿插教书中"育人"理念;"提高"模块作为公共选修范畴,具有自主性、多元化特点,并突出人才培养的阶梯式发展.通过近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新课程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了期末考试的不通过率,并造就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校数学类专业长期以培养数学建模为核心实践能力,坚持以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和科学计算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在这一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算法与软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三层两纵"互为交融的建模与计算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我校数学类本科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置教学过程,以问题驱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追求自然生成的概念教学.但当前仍然存在着重解题技巧,轻概念生成,忽视对概念本质理解的课堂教学,因而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建构.如何确立概念教学的核心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以人教A版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概念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用尽一生备一节课",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但也充分说明只有精雕细琢才会出精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有体会,因为数学学科素养,就是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在教育环境、教学氛围的影响下,通过学生亲历实践和认识过程,获得的与数学相关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等.学科素养离不开长期的数学学习的潜移默化.因此,课前认认真真备课,做好课时计划,是出精品课堂的奠基石.笔者就以七年级近期的"命题、定理、证明"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在做课时计划过程中创设如何注重学科素养,训练如何展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1 功利化环境下数学教育的问题 当今功利化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注重考试分数、升学率等眼前利益,忽视理性精神、数学能力和全面发展等长期利益.由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导致数学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利;缺乏问题意识,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不重视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缺少必须的归纳、抽象、概括活动,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不利;重结果轻过程,缺少一以贯之的逻辑思考和数学推理活动,损害数学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利;解题教学搞"题型+技巧",学生机械重复、模仿记忆,缺少独立思考,数学思维发展迟缓,并导致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过重;等等.这些都与"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利,对创造性人才培养更不利.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考试"人才",而不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特征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情境性教学设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是  相似文献   

11.
高等代数是大学本科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内容、思想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大一的学生入门,也很难培养学生对高等代数的兴趣.若将其与解析几何、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容的先后顺序做适当的调整,能使其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更易适应大一新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将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明 《大学数学》2011,27(4):137-141
大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讲授,强调应用案例中融入数学实验思想的新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最后,本文给出了几个例子显示了数学实验与大学数学教学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并结合目前大学生的特点,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方法阐述四点看法.主张在教学中引人历史典故,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与数学建模活动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大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思维定势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论述了思维定势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正、负迁移作用,最后指出了消除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微分中值定理的教学过程进行探究,优化教学设计,启发引导学生从观察几何事实、了解历史背景、挖掘思想方法、思考拓展问题等四个方面逐步加深对微分中值定理的认识,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叶军  金栩 《工科数学》2012,(5):125-128
结合教学实践,从数学实验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出发,谈谈从数学实验的教学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习题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明确指出习题课的目的和意义,之后从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用、习题的选择、课堂互动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e study reported on in this paper was to develop, test and improve a cognitive tool which could help students structure thei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an auxiliary subject in the context of secondary or tertiary education courses in other disciplines pays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hematical concepts presented. For the students, therefore, the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concepts does not become a part of thei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is consequently not fully available for purposes of reasoning, proving, mathematici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Knowledge graphs (KGs) can be used by students as a tool to visualize this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learning activity of structuring one's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can be supported by a model,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Graph Model (MKGM), which serves as a pre-structured heuristic framework. The elements of this model include a central concept, special cases of this concept, operations or actions on the concept, areas of appl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ncepts and operations.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on a trial among five student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the Netherlands (OUNL), who constructed a K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KGM model.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graphs produced by the students, their appreciation of the structuring activit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ir graphs and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韩欣利  潘丽君 《大学数学》2011,27(5):189-194
《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对《经济数学》重修班的出勤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将重修班的学生分为"假性差生"与"纯粹差生"两类,总结了这两类学生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苦学’+‘口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论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在本科数学公共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微分方程是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本文以工科微分方程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阐述实践教学的内容模块设计、教学方法等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