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丹皮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建立了丹皮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丹皮药材中的主要成分得到较好分离,指纹峰重现性好,通过多维联用技术获得各指纹峰的保留时间、分子量及结构信息,推测出15个指纹峰的可能组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丹皮指纹图谱信息量丰富,对丹皮药材的化学表征及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复方板蓝根颗粒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UV)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确定了10批不同来源复方板蓝根颗粒提取物的19个共有峰. 各提取物的HPLC-UV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比较, 相似度均在93%以上. 利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ESI-MSn)技术对主要共有峰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药效学研究表明, 复方板蓝根颗粒提取物有抗病毒活性. 该指纹图谱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 可作为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中草药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药物代谢研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西药及中成药成分分析、药物筛选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基于UPLC-oaTOF-MS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为研究对象,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其代谢指纹图谱, 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模式识别, 实现患者和正常人的区分, 并试图发现潜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窦建鹏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化学学报》2009,67(22):2613-2618
建立了长白山区朝鲜淫羊藿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 确定了18批朝鲜淫羊藿药材的13个共有峰, 该指纹图谱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 结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特征峰进行了结构确认, 并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数据推测了13个特征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朝鲜淫羊藿色谱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结构确认, 使其色谱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更强, 更适合于药材质量的鉴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MS)方法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和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的尿液进行分析,研究宫颈癌患者尿液中的潜在标志物,为其发病机制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筛选11例宫颈癌患者(Age(45.7±5.6)years)及11例健康人(Age(45.9±3.2)years)尿液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尿液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处理数据,结果表明,两组人群代谢轮廓有显著差别,发现并鉴定了12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示特定的肿瘤代谢途径中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与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发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对20名膀胱癌患者与24名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研究.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聚类明显,血清和尿液中分别发现13个潜在标志物.其中,(2E,6E,8E)-二十二碳三烯-1-醇、7-((1S,2S)-2-(庚胺)环己基)庚酸和(11E,14E,17E)-三烯-二十碳-1-醇首次在血清中发现,有潜力成为膀胱癌诊断标志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变量分析的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余欣尉  吴谦  吕望  王彦  马小琼  陈喆  阎超 《色谱》2013,31(7):691-696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分别对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极性与非极性代谢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进一步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存在异常的蛋白质、脂肪酸、磷脂代谢,并发现31种对分类有显著贡献的代谢小分子物质。通过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肺癌细胞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发现了肺癌潜在疾病标记物,可为肺癌分子标记物的发现及其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研究构建了一种沉香数字化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的新方法。沉香药材经乙醇提取后,采用HPLC-Q-TOF-MS测定,并同时采集HPLC-Q-TOF-MS及液相色谱-紫外数据,得到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色谱图和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TOF-MS)总离子流色谱图。对色谱图中的各个色谱峰进行精确质量数识别,建立数字化指纹图谱,以精确质量数结合保留时间表征沉香中的化学成分,即为每个色谱峰给出具有唯一性的数字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反映其化学成分,并根据精确质量及同位素推算出分子式,结合二级质谱及文献资料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该方法对沉香的每种化学成分给出了类似于身份认定的数字化信息,具有唯一性,能全面反映沉香的物质成分,可为沉香的药理、药效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黄芪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联用技术对黄芪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阐明不同产地药材的异同性,建立黄芪质量的国际统一标准奠定基础,黄芪的总提取物各类成分得到很好分离,紫外和质谱两种检测器可对不同特性化合物的检测进行互补,获得相对充分的指纹图谱信息。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血清代谢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标准,选择典型病例,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齐、匹配色谱峰,采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以MS检测标记物分子量。两组高效液相色谱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健康志愿者作比较,患者机体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的生理变化,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证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鼠尿液中壬基酚的代谢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壬基酚对大鼠尿液代谢的影响,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建立了大鼠尿样的代谢指纹图谱,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给药组与对照组代谢物指纹图谱的差异, 通过t检验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效应标志物, 并结合代谢物数据库检索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壬基酚给药后, 尿液中含量变化显著的成分苯基葡萄糖苷酸、L-高半胱氨酸、3-硝基丙酸、肌酸酐、左旋肉碱及5-羟色胺等构成了大鼠尿液代谢的轮廓, 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变化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脂肪的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代谢的角度解释了环境雌激素壬基酚对生物体的危害, 为毒理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LTQ Orbitrap XL组合型傅立叶变换高分辨质谱系统分析了乳源蛋白主要组分肽指纹图谱。对南方水牛乳与不同来源的乳清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乳清蛋白经酶解后主要为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组分,乳清蛋白肽质指纹谱的分析显示水牛乳与荷斯坦奶乳清蛋白α-La氨基酸发生变异的比率明显少于山羊奶乳清蛋白α-La,说明荷斯坦奶α-La和水牛乳α-La的差异更小,同源性更强;而水牛乳β-Lg与荷斯坦乳β-Lg氨基酸发生变异的部位比率要多于山羊奶,水牛乳β-Lg与山羊奶同源性更强;乳源酪蛋白酶解后的肽段主要组分为αs1-CN,β-CN,κ-N,通过对水牛乳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分析,不同品种的乳源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明显存在差异。与乳清蛋白相比,奶牛品种差异导致乳蛋白发生氨基酸差异现象更显著,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对比表明,水牛奶酪蛋白与山羊奶酪蛋白比与乳牛酪蛋白的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4.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对儿童尿液代谢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法分析儿童尿样的代谢指纹图谱,质谱数据采用MarkerLynx软件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同位素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三聚氰胺通过肾结石导致的物理性损伤干扰了柠檬酸代谢.代谢组学法能够应用于三聚氰胺导致的代谢异常的研究及三聚氰胺导致肾损伤的无创检测.  相似文献   

15.
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整体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了药材栀子水提部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脂溶性成分和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并分别计算了此3部分指纹图谱的相似系数和总体相似系数,同产地结果RSD≤5%。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栀子相似系数的关系,以及对9个主要药效成分定量结果的分析,对不同产地栀子的指纹图谱做了整体性评价,结果表明,只有全面测定成分及整体性评价后,药材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化学》2007,35(8):1024-1024
该书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和色谱-色谱联用技术。该书简述了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色谱联用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等联用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分离模式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该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之分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充实,补充了新近发展的仪器、技术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海洛因成瘾人员尿液及血清中可能的相关标志物进行筛选。运用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联用技术对海洛因检测尿检条阴性的16名海洛因滥用成瘾者与16名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研究。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聚类明显,血清和尿液中分别发现12种可能的潜在标志物。成瘾人员和正常人员在血清及尿液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为发现海洛因成瘾判定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胡荽的挥发性成分和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广东和广西2个产地石胡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桃金娘烯醇、反式-乙酸菊花烯酯、乙酸桃金娘烯酯、棕榈酸、麝香草酚。采用本研究提出的“色谱指纹图谱分区”法对2个产地石胡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把石胡荽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4个区,并用相对保留值α和相对峰面积S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此法简单、快速、有效,为建立石胡荽的色谱指纹图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藿香化学成分和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志  谭丽贤  蒙绍金  张菡 《分析化学》2006,34(9):1249-125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石牌、高要、湛江3个栽培品种的广藿香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鉴定了其化学组成,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分区法对3个栽培品种广藿香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把广藿香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4个区,并用相对保留值α和相对峰面积S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此法简单、快速,为有效地鉴别不同栽培品种的广藿香以及建立其色谱指纹图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研究还讨论了广藿香酮结构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枸杞组分特征检测及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农产品的特征组分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监管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凝胶渗透色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枸杞有机化学成分和矿质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枸杞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其中应用较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旨在为不同产地枸杞的质量控制和来源追溯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我国枸杞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