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桂娟  常璇  龚波林  阎超 《色谱》2007,25(5):723-727
以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PGMA/EDMA)树脂为基质合成了L-脯氨酸键合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并用于DL-氨基酸的直接光学拆分,考察了流动相pH值、金属离子浓度、流速及温度等因素对DL-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在配体交换色谱模式下可对多对DL-氨基酸进行良好的拆分。  相似文献   

2.
Sun Y  Xu F  Gong B 《色谱》2011,29(9):918-922
在室温条件下,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为单体,溴异丁酰溴为引发剂,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聚合在硅胶表面。然后再将L-苯丙氨酸共价键合在硅胶表面的聚合物上,制备了新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并用该固定相对DL-氨基酸进行分离。用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固定相的合成过程以及流动相pH值、流动相铜离子浓度、柱温等色谱条件对DL-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元素分析得出该固定相表面L-苯丙氨酸接枝密度达到4.32 mg/m2;在手性配体交换分离模式下,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0.1 mmol/L Cu(Ac)2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50 ℃和检测波长为223 nm条件下,该色谱固定相可以分离DL-天冬氨酸、DL-天冬酰胺等。同时,流动相pH值、铜离子浓度以及柱温对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有较大影响。与传统的在硅胶表面直接键合L-苯丙氨酸制得的固定相相比,所合成的固定相接枝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对DL-天冬氨酸及DL-天冬酰胺实现了基线分离。结果表明,在手性配体交换分离模式下,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拆分性能。  相似文献   

3.
将L-脯氨酸通过3-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键合到球型多孔硅胶基质上,制备了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采用高压匀浆法将制备的填料填充到毛细管柱中,在自组装的毛细管液相色谱仪上对3种α-氨基酸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因素(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中心离子Cu~(2+)的浓度、流速)进行优化,以最大保留时间和分离度为响应值,借助二次多元回归方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响应曲面图表明:DL-天冬酰胺在5%乙腈、5 mmol/L Cu~(2+)、流速0.139 μL/min,苏氨酸在10%乙腈、5 mmol/L Cu~(2+)、流速0.167 μL/min,丝氨酸在5%乙腈、7 mmol/L Cu~(2+)、流速0.167 μL/min的条件下均能得到基线分离.表明通过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采用配体交换色谱模式可获得拆分DL-氨基酸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交联聚苯乙烯为载体的手性螯合树脂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作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可拆分多种DL-氨基酸。但载体疏水性强,氮基酸在色谱过程中传质阻力大,保留时间长;硅胶键合的配体交换色谱手性相亲水性好,但柱容量小。我们通过2-羟基丙撑间隔臂将L-脯氨酸功能基联于球形酚醛树脂上,合成了手性螯合树脂(Ⅰ)。以其铜(Ⅱ)络合物作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对多种DL-氨基酸呈现拆分活性,且保留时间少于1h。  相似文献   

5.
硅胶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拆分α-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简易的方法制备了铜(Ⅱ)—L—羟脯氨酸键合手性固定相;在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上,用配体交换色谱法研究了pH值、温度、中心离子浓度及流速对α—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选择性和分离度的影响,选择了合理的色谱分离条件;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在配体交换模式下,可对部分常见氨基酸进行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6.
中心金属离子及温度对手性识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方法拆分离氨基酸时,手性配体、中心离子以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发现采取升高温度和变换中心金属离子的方法,可改善第二个色谱峰的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含L-苯丙氨酸铜配位络合物的溶液作为手性流动相,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了非衍生苯甘氨酸对映体, 使用质谱对拆分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 得到了拆分组分的化学结构, 用量子化学计算预测了该结构的最稳定构象. 质谱实验结果表明, 拆分组分是一对铜混合配体复合物离子, 其中的一个配体是提供手性环境的流动相添加物(L-苯丙氨酸), 另一配体是待拆分物质的某一构型对映体, 这对铜混合配体复合物离子本质上属于非对映异构体. 在色谱分离实验中还考察了手性流动相pH值、甲醇含量以及L-苯丙氨酸与Cu2+ 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晓佳  丁国生  王俊德  刘学良 《色谱》2003,21(3):230-232
将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硅胶反应,得到环氧化硅胶中间体,然后与L-异亮氨酸反应,再与铜离子进行配位,最后得到一种新型配体交换固定相。用DL-氨基酸对该固定相进行了色谱评价,同时探讨了分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在配体交换模式下,可对DL-氨基酸进行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9.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直接拆分DL-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标 《色谱》1991,9(2):98-102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在多种色谱拆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往往具有较大的拆分因子,可进行半微量制备性拆分;其次,该技术可直接拆分氨基酸、羟基酸等极性化合物,不需要柱前衍生化。因此,自1970年Davankov及其同事首次用配体交换色谱拆分DL-脯氨酸以来,该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七十年代,有关的研究报道几乎占色谱拆  相似文献   

10.
杨艳霞  岳艳  蒋新宇 《化学通报》2012,(10):914-919
本文基于配体交换的机理,研究了以脯氨酸手性离子液体作为手性配体拆分扁桃酸(MA)对映体的方法及热力学过程。详细考察了手性离子液体的烷基链长、铜离子的浓度、离子液体的浓度和pH等因素对MA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烷基链长的手性离子液体中,以1-丁基-3-甲基咪唑L-脯氨酸为配体时,MA对映体的拆分效果最好;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MA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先增大再减小;而随着1-丁基-3-甲基咪唑L-脯氨酸离子液体的浓度和流动相pH的增大,保留时间和分离度均增大。本文还测定了拆分过程中的一些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A对映体的拆分过程是一个焓控的过程,L-MA较D-MA与固定相有更强的相互作用,保留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键合固定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法拆分氨基酸对映体通常一化过程,费时而麻烦,而且有可能发生消旋,影响分析结果,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是拆分氨基酸和羟基酸对映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其选择性高,不需柱前衍生。Davankov等对此方法进行了评述。此法大都采用刚性环状结构的光活性脯氨酸或羟基脯氨酸键合相作为柱填料,Jeanneret-Gris等曾采用1,2,3,4-四氢-3-异喹啉羧酸接枝的聚丙烯酰胺相拆分氨基酸对映体。  相似文献   

12.
新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群标  龙远德  黄天宝 《色谱》2000,18(2):112-114
 合成了 2 -(2 -羟基 -3 -烷氧基 )丙基 -(S) -1 ,2 ,3 ,4-四氢 -3 -异喹啉羧酸手性选择子 ,制备了两种新型涂渍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拆分了某些 DL-氨基酸 ,比较了 DL-氨基酸在两种手性相上的色谱分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 以溴代硅胶为引发剂, 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水为溶剂, N-丙烯酰基-L-脯氨酸为单体, 室温下在硅胶表面进行聚合反应, 制得硅胶接枝聚N-丙烯酰基-L-脯氨酸分子刷. 通过改变ATRP反应体系中单体的量, 制备了3种不同键合量且键合量可控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 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 考察了配体接枝率、 流动相Cu2+浓度、 pH值和柱温等对DL-氨基酸和α-羟基酸拆分的影响, 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探讨了拆分过程的热力学.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能够分离9种DL-氨基酸和α-羟基酸, 其中DL-酪氨酸、 DL-色氨酸和DL-苏氨酸3种氨基酸可同时进行拆分, 且拆分过程由熵控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以多糖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直接拆分氰戊菊酯对映体的方法。在反相液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手性固定相的种类、流动相组成、柱温、流速对氰戊菊酯4个立体异构体分离的影响。同时,利用热力学方法对氰戊菊酯的立体异构体与固定相之间的色谱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Lux Cellulose-3(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色谱柱,在以流动相为乙腈-水(5 mmol/L甲酸铵)=(55:45,V:V)流速0.4 mL/min,柱温30℃的条件下,可在14 mins内实现氰戊菊酯4个立体异构体的基线分离。拓展了HPLC-MS/MS在菊酯类手性农药对映体分离及检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郭娜  高新星  徐国防  郭兴杰 《色谱》2008,26(2):259-261
采用C18固定相,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奥昔布宁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添加剂、有机极性调节剂、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流动相的pH值和流速及柱温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最佳分离条件下,奥昔布宁对映体的分离度为1.54,检测限为1.0 ng。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比手性固定相法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法拆分阿卓乳酸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  沈芒芒  童胜强  颜继忠 《色谱》2014,32(6):612-615
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阿卓乳酸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衍生物类型、手性添加剂浓度、流动相pH、流速和柱温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分离阿卓乳酸对映体的分离机制及包结常数,确定了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含25 mmol/LSBE-β-CD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2.68)-乙腈(90:10,v/v),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 ℃,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65和28.28 min,分离度为1.68。本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且比使用手性固定相分离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分离肾上腺素类对映体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李桦  胡先明  谢颖峰 《色谱》1998,16(5):424-426
将β-环糊精、2,6-二甲基-β-环糊精、2,3,6-三甲基-β-环糊精分别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较系统地研究了D,L-肾上腺素、D,L-异丙肾上腺素、D,L-麻黄碱在反相HPLC系统中的拆分,建立了甲基化β-环糊精动态手性固定相法分离肾上腺素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探讨了立体选择性与环糊精主体和客体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A liquid chromatographic ligand exchange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CSP) derived from (S)-leucinol was applied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enantiomers of 12 beta-amino acids. The resolution was quite successful especially for the enantiomers of beta-amino 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functional group in the side chain. The chromatographic resolution behaviors were dependent on the organic modifier and Cu(II)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 mobile phase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