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利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探讨2009年至2020年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修模块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匹配程度,发现大部分年份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中各个主题的一致性均未达可接受水平,就此分析原因并提出命题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必修测试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军 《化学教育》2008,29(6):39-41
在江苏高考新模式中,源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化学学业水平必修测试,具有内容划定体现课改精神、难度控制符合测试目的和考点分布紧扣主干知识等特点;对于一个未来人文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公民,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强化知识价值体验,促进学科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3.
周平 《化学教育》2014,(5):17-19
化学必修模块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最基本要求。面对边疆地区高一学生学习低起点和较为落后的教学条件,笔者结合教学案例探索"必修模块"在边疆地区有效实施的一些策略,以期改善课堂教学状况,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张水蔺  左香华 《化学教育》2006,27(11):21-23
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在必修教材《化学2(必修)》和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的呈现方式和学习要求,并从教材衔接及新高考方案要求的角度提出了6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晏雄  陈继文 《化学教育》2021,42(1):92-92
正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简称新教材)与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简称旧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色,给出教学建议。1突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新教材中的实验类型较多,将实验分为3种形式:"编号实验"23个、"实验活动"4个和"探究实验"5个。  相似文献   

6.
GCSE考试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的简称,是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对必须参加的资格水平考试.化学是GCSE考试核心科目综合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知识、理解、技能3个方面的综合考查.从课程目标、考试内容、评价方案、考试方案4个维度对2011年AQA考试局的GCSE化学考试大纲进行解析,并结合2010年试题评析,以期为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考试方案及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崔邑诚 《化学教育》2010,31(3):33-34,59
为了解决教材习题被长期忽视的问题,提出了对习题进行开发与利用,并以《化学1(必修)》中的实例从正文、习题、高考3者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习题的重要性,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习题,探讨整合之道。  相似文献   

8.
黄爱民 《化学教育》2015,36(23):18-22
借助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层级分析,使必修阶段化学教学可以兼顾学生基础和目标的差异;以苏教版《化学2》中"化学反应速率"为素材进行了例说。  相似文献   

9.
高杰  刘银  田军 《化学教育》2016,37(9):34-38
针对北京市高考化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结合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核心知识设计新型探究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在课堂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答",体现高考题的生成性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体验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模块中开放性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鑫荣 《化学教育》2006,27(11):24-26,45
开放性作业能实现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积极学习方式的目标,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观察、探究、创新、交流合作等能力,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主要介绍人教版化学必修模块开放性作业形式,实施情况,目前遇到困难及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麦裕华 《化学教育》2014,35(17):20-2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基本技能之一。从学生需要的基础技能、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考的命题和考试要求这4方面讨论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因素。对在“化学1”模块阶段、高考总复习阶段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1个包括4个预期水平的预期水平方案。最后分别对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姜新钢 《化学教育》2005,26(8):21-2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版)》必修和选修8个模块教材已全部出版。为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该套教材编写组在全国部分城市和地区进行了试教工作。我校化学组承接了《化学与生活》、《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3个选修模块中的部分章节的试教课题,本人选择的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章中的第1节“认识晶体”的教学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从1991年秋新的学年开始,国家教委决定,从高一起全国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使用修订大纲和修订教材。为了贯彻国家教委“两项改革”的精神,研究如何在教育重大改革的形势下、大面积提高我市的化学教学后量,我们于洲年8月确定了“《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化学必修教材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制定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运用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手段考察高中化学教师"二次开发"必修教材的现状。结果表明,教师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意识,但因教学理念的不同,"二次开发"的关注点、策略与表现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受考试的压力,现有的"二次开发"更多从考试评价出发,拓展、补充较多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5.
曾德琨 《化学教育》2018,39(5):27-31
以上海高考新政为背景,分析了高考由"+1学科"转变为"+3学科"后,化学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评价模式等的变化,对教育管理、教学内容、作业考试评价、教师自身教学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联动性改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久华  吴益平 《化学教育》2007,28(11):20-21,24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案例探讨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孟海燕 《化学教育》2010,31(12):16-20
介绍了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阐述了如何基于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更好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促进2者结合,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美文 《化学教育》2007,28(4):44-46
2007年是实行高考分省命题的第四年,将有更多的省份自主命题。也是自2004年进入新课程标准实验省份的学生参加高考的第一年。为此,教育部为实验省份另行制订了对应的《考试大纲》,相应高考试题中也必将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1研读考纲明确要求《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艳平 《化学教育》2010,31(Z2):98-99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设计理念,依据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课堂评价方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交流的舞台、发展的平台,使化学教学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20.
孙敏 《化学教育》2019,40(11):41-47
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学标准和考试大纲化学部分的考查标准出发,探讨素养为本的教学和学业评价中真实情境对教、学、考有机衔接的促进作用。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不同类型的主题教学实践案例,阐述认知台阶搭建、主题研究任务开发、教材内容整合、情境化单元课程建设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科技研究、实验探究的有效链接,为学生创设驱动性任务,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构建联系性、发展性的知识框架和认知模型的教学设计策略,呈现素养为本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