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光斌  李瑞环 《物理通报》2017,36(10):106-109
“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 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 同课异构”在物理教学中 的策略、 教师对该方法的参与和认可度进行了调查, 为“ 同课异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嫦娥工程”的大学物理绪论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大学物理绪论课的重要性,分析了绪论课教学内容具有的3个特点.在简介“嫦娥工程”后,提出基于“嫦娥工程及其物理学知识”的大学物理绪论课的思考,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3.
按照“课标”,在学完公共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之后,高中物理课程分三个系列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物理1—1”、“物理1-2”系列按“课标”的要求,应“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这个选修系列,按通常的说法,是供“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也就是供“文科”学生选修的。  相似文献   

4.
封英  侯恕 《物理通报》2016,35(9):76-79
2 0 1 5年1 1月2 1日第2 3届“ 东北3省4校骨干教师研究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 以新课改和高中课标修订中突出强调的“ 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研究主题, 探索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 径  相似文献   

5.
马朱林 《物理通报》2017,36(1):59-63
传统习题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程序与计算、 熟练与技巧等应试策略而忽视了物理思想的分析, 其教育弊 端已日趋显现. 而原始物理问题则以“ 物理现象” 为核心, 注重“ 对物理直觉的认识、 分析、 判断” 和“ 对原始问题的分 解、 简化、 抽象”的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 做学问”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笔者以“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1”为 课例将“ 原始物理问题”的教学思想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 形成此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魏华 《物理通报》2012,(10):58-59
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电动势”是必修3—1“恒定电流”一章中的第2节,本节课是高中物理学中一节重要的物理概念课.  相似文献   

7.
赵才  林丛  周庆 《物理通报》2020,(2):6-10
在大多数校外辅导机构中,多媒体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得到应用,而“雨课堂”的出现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以“圆周运动”一课为例,基于“雨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尝试在校外物理辅导课中结合多媒体教学,进行更有效的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8.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理论依据及其教学设想,面对教师同行或教研领导,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本文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物理教师如何抓住说课重点,利用技巧有效地进行说课.  相似文献   

9.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理论依据及其教学设想,面对教师同行或教研领导,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本文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物理教师如何抓住说课重点,利用技巧有效地进行说课.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物理课老师考虑得最多的是概念准确、语言严谨、逻辑性强、推导过程严密和公式的应用规范等 .这种从物理到物理的传统教育方法显然会觉得枯燥乏味 ,缺乏生气 ,继而学习缺乏动力 .能不能使我们的物理课也像文学课那样轻松 ,那样吸引人 .起码不会使人“望书生畏” ,“望课生畏” .为此我对自己提出了“轻轻松松学物理”的口号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我作过一些尝试 ,效果尚好 .1 力求用生活实例作为引言 ,引出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源于生活 ,如果从生活实例中引出物理课 ,这堂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 ,为这堂课开好了头 .许多生活的实例 …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对理工科大学开设“非线性物理”课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介绍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2.
继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许多地方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对于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谈谈教材中是如何理解和贯彻《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家教委确定物理实验独立设课以来,探索和建立其课程体系已成为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菜谱式”的教材,适合于将物理实验作为物理理论课的辅助教学手段时期,实践证明在配合理论教学中它的确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它现在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独立必修基础课程时,我们感到再沿袭那种“菜谱式”的教学方案,会显得陈旧而落伍。因为物理实验的独立设课意  相似文献   

14.
谈谈“非线性物理”课的开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克义  陆同兴 《大学物理》1996,15(10):40-40
阐述了高等院校物理第开设“非线性物理”课的必要性,介绍了有关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述了具有确定运动状态的非线性系统,混沌运动,分形,孤立波及混沌实验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5.
周长春 《物理通报》2010,(9):45-47,95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是课程标准针对“牛顿运动定律”提出的内容标准.粤教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节探究课,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凸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常识走向科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工科院校物理系列课程“综合式”考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扩招形势下,依照一般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建立了与“精讲讨论、开放互动”物理基础课教学思想相适应的,以“综合式”为核心的物理系列课程考核模式——理工科物理考核方式、文科物理考核方式、系列补充课程考核方式,并进行比较成功地实践。  相似文献   

17.
操时良 《物理通报》2016,35(3):70-73
彰显教学逻辑的“ 问题串”犹如一套组合拳, 环环相扣, 无懈可击. 因此, 针对物理概念课、 规律课、 实验 课、 习题课等不同课型, 对彰显教学逻辑的问题串设计策略都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构建论证式教学模式及流程,着力搭建联系物理概念课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之间的“桥梁”,文章从营造论证氛围、显化论证语言、丰富论证资料、提升论证能力4个维度阐述在物理概念课上进行论证式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树莓派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型计算机,它造价低廉但功能强大,目前正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编程学习等方面.树莓派在物理实验教学领域同样具有应用价值.从“互联网+物理”和“实验数据绘图”两个方面对树莓派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运用进行展开介绍和示例展示.互联网+物理不仅能实现班级实验数据的上传和分享,还能实现对课堂进行摄录,完成物理微课堂、云课堂的录制;实验数据绘图,充分利用了树莓派的运算、渲染能力以及丰富的音视频输出接口,能实现实时数据的图表绘制,摒弃传统实验教学中课上记录、课下绘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宗涛  王永猛 《物理通报》2023,(5):78-81+86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中采用“典型问题—即兴演讲—研究讨论—总结反思”席明纳教学模式,以“相互作用”一章复习过程中两个典型问题,学生课堂即兴讨论为例,发挥了课堂的双主作用,激活课堂氛围,促进了一章核心物理思想方法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