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在线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技术(LC-DAD-MS/MS)同时测定野生菌中多肽类蘑菇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水稀释后,在碱性条件下用XBridge~(TM) BEH C_(18)柱(150m m×3.0 m m,2.5μm)分离,并先后用DAD和MS/MS检测。使用碱性流动相能够实现5种多肽类蘑菇毒素在15 m 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同时又能有效抑制质谱加钠峰[M+Na]~+的响应信号,保证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5种蘑菇毒素在0.05~50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为0.005~0.02 mg/kg。通过实际样品检测,证明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宽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能满足实际样品中蘑菇毒素含量变化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ESI-Q-TOF)的4种鹅膏肽类毒素特征信息的色谱和质谱指纹图谱和分析鉴定方法。样品用含0.1%TFA的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用Oasis HLB固相柱净化,洗脱液经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后,采用ESI-TOF MS和ESI-Q-TOF MS2进行测定;建立了包含毒素准分子离子准确质量数及其同位素特征,以及二级质谱特征子离子信息的指纹图谱;方法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在50~1000μg/L,相关系数在0.9974~0.9985之间;4种毒素的检出限均为10μg/L;定量限为50μg/L;加标回收率在68.2%~8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2%~11.8%。对采集的20余种野生菌样品进行分析,有5种样品检测出含有毒素。本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突发毒蕈中毒事件样品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蘑菇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等5种毒肽的含量。均质后的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15min,离心后,上清液置于50℃水浴中用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1+9)溶液溶解并定容至3mL,再用0.2μm滤膜过滤,滤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5mmol·L~(-1)乙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5种毒肽的质量浓度均在0.05~1.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00~0.300mg·kg~(-1)。加标回收率为54.9%~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5%。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6种蘑菇毒肽含量的方法。取人血浆样品1.0mL,先后用乙腈-甲醇(1+1)混合溶液(每次用3mL)超声提取10min,离心5min,合并2次上层提取液,于50℃吹氮至近干,加入甲醇和5%(体积分数)氨水(1+4)的混合溶液溶解残渣,并定容至1.0mL,此溶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取滤液进行色谱分离和质谱测定。选用BEH C_(18)色谱柱作为固定相,并用不同比例的(A)甲醇和(B)5%(体积分数)氨水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时,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在弱碱性条件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6种蘑菇毒肽(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基鬼笔毒肽、羧基二羟基鬼笔毒肽和羧基三羟基鬼笔毒肽)的含量。上述6种蘑菇毒肽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在3.12~125μg·L~(-1)之间,其测定下限(10S/N)在2.0~5.0μg·L~(-1)之间。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8.4%~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3%~14%之间。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毒蘑菇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之一,也是食物中毒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毒蘑菇中含量最高、致死性最强的毒素为鹅膏毒肽。因此,鹅膏毒素准确快捷的检测对鉴别中毒源、患者后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鹅膏毒肽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一些基于免疫识别和特殊化学结构的检测技术。而不断开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新型检测方法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该文就鹅膏毒肽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研究同行对此领域的关注,以激发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α-鹅膏毒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2mol/L醋酸铵-乙腈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模式,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纯化出α-鹅膏毒肽,产量可达到每克蘑菇干子实体6556μg。产品纯度达99%以上,回收率为96%。给出了α-鹅膏毒肽定量分析的线性回归方程S=6634032C-54620。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同时快速检测尿液和血浆中3种鹅膏毒肽和2种鬼笔毒肽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尿液样品直接进样,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除蛋白后,在UPLCHSST3色谱柱上分离,正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体匹配标准外标法定量。尿液和血浆样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00和1~100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2.0%~108.0%和85.0%~100.0%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0%~22.0%和2.0%~22.0%(n=6);样品的检出限为0.2~1.0μg/L和0.1~0.5μg/L(S/N=3)。本方法灵敏,简单,快速,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8.
徐小民  张京顺  蔡增轩  孟真  黄百芬  陈苘 《色谱》2020,38(11):1281-1287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PE-LC-MS/MS)测定蘑菇中毒患者尿液中痕量α -鹅膏毒肽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酸酸化的乙腈-甲醇(5:1,v/v)沉淀蛋白质,反相液液微萃取去除样品提取液中的有机溶剂,毒素经ODS微柱(5 mm×2.1 mm,5 μm)在线SPE净化,XBridgeTM BEH C18 色谱柱(150 mm×3.0 mm,2.5 μm)分离,MS/MS测定。采用基于定量环的快速阀切换技术作为在线SPE和LC-MS/MS模块的接口,使得两个分离模块互相独立,无论是流动相还是压力,都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在线系统的精准净化,有效消除了后续质谱检测的基质效应,确保了尿液中痕量水平α -鹅膏毒肽的定性定量检测。尿液中α -鹅膏毒肽在0.1~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2 )为0.9983;检出限(LOD)为0.03 μg/L;α -鹅膏毒肽的加标(0.1、2.0和20 μg/L)平均回收率为84.3%~9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7.2%。体内鹅膏毒肽代谢迅速,生物基质中痕量水平毒素的检测是其中毒实验室鉴定的主要难题,通过实际样品检测,证明该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溶剂沉淀蛋白质和反相液液微萃取去除有机相和脂溶性基质的简单操作,可以作为水溶性毒素在线SPE-LC-MS/MS检测时快速且有效的配套前处理方法;基于在线SPE精准净化技术,可以实现尿液中α -鹅膏毒肽的高灵敏度测定(LOD为0.03 μg/L),解决了中毒时患者体内痕量水平α -鹅膏毒肽定性确证的难题,部分患者α -鹅膏毒肽中毒实验室鉴定的时间可以扩展到90 h以上;同时,痕量水平的定量检测技术,可以为中毒后迅速代谢的α -鹅膏毒肽在体内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方力  邱凤梅  余新威 《色谱》2021,39(3):338-345
鹅膏肽类毒素是一类环状多肽类蘑菇毒素,中毒后会造成急性肝损伤,病死率非常高。我国因误食野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常有发生,测定人尿中鹅膏肽类毒素的浓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救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研究建立了TurboFlow (TF)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定量检测尿液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新方法。尿液样品经高速离心后,直接注入TurboFlow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对影响TF在线净化的参数如TF净化柱、上样溶剂、洗脱溶剂、转移流速、转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以TurboFlowTMCyclone柱(50 mm×0.5 mm)为净化柱,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为分析柱,甲醇和4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鹅膏肽类毒素在1.0~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7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15~0.3 μg/L,定量限为0.5~1.0 μg/L。在2.0、5.0和10.0 μg/L的加标水平下,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日内和日间回收率分别为87.0%~108.6%和86.8%~112.7%,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4.5%。该检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易操作,适用于公共卫生应急检测或临床中毒病因识别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12种剧毒鹅膏菌的肽类毒素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样品经含0.5%甲酸-50%甲醇溶液提取, 采用Agilent 300Extend-C18色谱柱, 含0.05% TFA的20 mmol/L NH4Ac溶液-甲醇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分离.12种鹅膏菌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 各鹅膏菌所含毒素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呈现显著的色谱指纹特征信息, 12种鹅膏菌中共检测出19种化合物, 13种属于已知鹅膏肽类毒素, 5种为未知鹅膏肽类毒素, 1种为未知小分子化合物组分.本研究为准确识别鹅膏菌的种类、鹅膏肽类毒素的鉴定、预防和鉴别鹅膏毒肽中毒,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蘑菇、尿液及血浆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方法。对于蘑菇样本,烘干粉碎后纯水超声提取,经混合阳离子柱(MCX)净化;对于尿液和血浆样本,乙腈提取后,经PRi ME MCX柱净化。净化的样本以甲醇和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鹅膏肽类毒素在0.5~10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1~0.5μg/kg(μg/L),定量限为0.5~1.0μg/kg(μg/L);3个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1%~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6%。该方法适用于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的确证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灵敏测定尿液和血浆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γ-鹅膏毒肽的方法。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尿液样品浓缩20倍、血浆样品浓缩10倍,以Kinetex Biphenyl色谱柱(100 mm×2.1 mm, 1.7 μm)作为分析柱,甲醇-0.005%(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3种鹅膏毒肽的线性范围为0.1~200 ng/mL,相关系数(r)>0.999。尿液和血浆中3种鹅膏毒肽的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108%和90%~103%,变异系数均小于13%。尿液中3种鹅膏毒肽的准确度为-9.4%~8.0%,重复性和中间精度分别为3.0%~14%和3.5%~18%,当取样量为2.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02 ng/mL;血浆中3种鹅膏毒肽的准确度为-13%~8.0%,重复性和中间精度分别为3.9%~9.7%和5.5%~12%,当取样量为1.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04 ng/mL。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已在中毒患者摄入野生蘑菇后138 h的尿液中检出0.0067 ng/mL α-鹅膏毒肽和0.0059 ng/mL β-鹅膏毒肽。该法已成功解决中毒患者尿液和血浆中超痕量鹅膏毒肽的检测难题,对于疑似中毒病人的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开展此类毒素毒理作用及机体代谢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贺丽迎  唐晓琴  赵舰  杨乾展  李莉 《色谱》2023,41(1):94-103
鹅膏肽类毒素是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死毒素,因此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毒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纯水提取后,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0 mm, 2.1μm)对待测组分进行色谱分离;采用可加热电喷雾电离源(HESI),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Full mass-ddMS^(2))模式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分析;在目标离子选择性扫描(Targeted-SIM)模式下,以外标法对待测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鹅膏肽类毒素在1.0~20.0μ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均为0.006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8%~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2%~8.3%。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化合物特征信息,可根据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结合同位素分布信息锁定可疑化合物,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在没有相关标准品的情况下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推断和确证。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定性分析特异性强,定量测定灵敏度高,可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定性定量的检测要求,同时也为开展此类毒素中毒快速筛查及未知毒素的结构锁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失忆性贝毒(ASP)是一种80年代在加拿大新发现的毒素,是由大量Pseudonitzschia硅藻属海藻生长产生的软骨藻酸(domoicacid,DA,图1)污染所致,与产生ASP相关的贝类包括贻贝等。失忆性贝毒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需要衍生化,操作烦琐。液相色谱法应用最广,检测主要为紫外检测(UV)或荧光检测。由于天然毒素成分复杂,光度检测不能提供化合物的充分结构信息,因此在选择性上还有待提高。质谱检测能提供化学结构信息,液相色谱-质谱(或离子阱质谱)已应用于软骨藻酸的分析,作为一种确证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联用技术对贝类样品中的软骨藻酸进行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墨水书写时间的鉴定,其中包括墨水书写时间鉴定的依据,取样以及样品制备技术,墨水书写时间鉴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  相似文献   

16.
唐珞珈 《色谱》1989,7(6):379-380
微囊藻是有毒藻类之一。微囊藻毒素结构复杂,多为肽类,在药理学性质上具有典型肝毒特征。中科院水生所曾对武昌东湖和安徽巢湖的微囊藻毒素作了初步研究并证明为毒肽。为了对此毒肽作进一步结构分析,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该毒肽进行了纯化制备,取得了色谱纯单峰样品供小白鼠毒性实验,证明其具有与文献报道相符毒性。 本文还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比例和离子强度对毒肽容量因子(k~′)的影响,并探讨了毒肽在反相键合固定相上的双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17.
CZE-ESI-MS联用测定小肽混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肽的分离行为、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管电泳 ( CE)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方法 ,样品用量少 ,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领域中 ,尤其是小肽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 .质谱 ( MS)能够进行微量鉴定 ,并提供精确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使其成为小肽和蛋白质检测和序列测定的强有力的支撑技术之一 [1~ 3] .其中 ,电喷雾 ( ESI)质谱作为一种软电离技术 ,易与常规的高分辨率分离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实现在线联用 ,具有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和样品定性方便等特点 ,因而在小肽和蛋白质的测定中得到广…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单糖和二糖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如重量法、滴定法、旋光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近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详细介绍了各方法的特点、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生物检材中合成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方法及其相应的前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应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并结合公安实际工作对已建立分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进行了探讨和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能实现绝大多数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灵敏度高、准度高、特异性高等特点;气相色谱应用于易分离气体和易挥发的成分的检测,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开发通用、简便、灵敏度高的分析检测方法,为更好地监测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