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ICP-AES法测定粳稻近等基因系群体间糙米的矿质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粳稻近等基因系(NILs)BC5F5群体264个株系17种矿质元素(S, Mo, Ni, Fe, Cr, Na, Al, Cu, P, Sn, Zn, B, Mn, Mg, Ca, Sr, K)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3%~110.2%, RSD<6%。结果表明: 以丽粳2号作供体及十和田受体培育出糙米多种高矿质元素基因定位的NILs,是迄今首次培育出粳稻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关联矿质元素的近等基因系;该群体糙米中P, K, Mg, S, Ca, Zn, Mn, Na, Fe, Cu和Al等11种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 群体间糙米矿质元素中五种宏量元素含量变异小(11.15%~16.45%)和12种微量元素变异大(16.57%~94.96%); 群体糙米17种矿质元素间136对性状间有95对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功能稻米活性成分有关的Mo,Ni,Al,Sn,Cr和Sr矿质元素15对性状相关(0.531**~0.921**)明显高于P,K,Ca,Mg和S宏量元素10对性状相关(0.175**~0.867**)。研究结果为糙米矿质元素的基因定位克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ICP-OES测定两种松树中的矿质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NO3-HF-HClO4湿法消解木材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思茅松、云南松茎干中的Ca、Fe、K、Mg、P、Mn、Zn等矿质元素。结果表明,思茅松、云南松中的矿质元素表现为不同的含量顺序,思茅松中矿质元素含量为Ca〉K〉Zn〉Mg〉P〉Fe〉Mn,而云南松中矿质元素含量为Ca〉Fe〉K〉Mg〉P〉Mn〉Z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在95.63%—10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2.4%范围内,结果可靠,操作方便,可用于其他树木样品中相同矿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应用ICP-AES技术,测定了不同产地柴胡矿质元素含量。(1)柴胡中五种常量矿质元素中K含量和累积量最高,五种微量矿质元素中Fe含量和累积量最高。(2)北京上庄柴胡中Ca,Mg,P,Na,Cu含量高,分别可达6.40,3.84,3.45,4.97mg.g-1和25.20μg.g-1,而山西万荣柴胡K,Ca,Mg,P,Zn,Mn,B含量低,分别仅为12.43,4.57,1.92,1.79mg.g-1和50.04,32.21,12.95μg.g-1。(3)不同产地柴胡间P∶K,Zn∶Fe,Cu∶Mn差异大,Mg∶Ca差异小。不同产地间柴胡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和比例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ICP-AES技术分析野菊花不同器官矿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CP-AES技术,测定并分析了野菊花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和比例。结果显示:(1)野菊花常量矿质元素中K含量最高,根、茎、叶、花K含量分别达到15.84,17.74,31.52,37.55mg.g-1,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根、茎、叶、花Fe含量分别为3 219.90,433.36,1 519.46,1 426.63μg.g-1。(2)野菊花茎K,P,Ca,Mg,Mn,Zn,Mo累积量最大,分别达240.61,19.67,74.87,18.31mg.株-1,893.00,1 039.08,2.85μg.株-1,野菊花根Na,Fe,Cu累积量最高,分别为11.51mg.株-1,11 725.27,235.24μg.株-1。(3)野菊花各器官K∶P,Ca∶Mg,Fe∶Mn,Zn∶Cu差异较大。结果明确了野菊花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差异并为野菊花的合理施肥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菜籽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及动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但有关不同品种油菜籽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研究较少。选取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正在种植的33个双低品种和12个传统双高品种,借助ICP-MS对比分析了两类甘蓝型油菜籽的矿质元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油菜籽中富含P,K,Ca,Mg,S,Fe,Mn等矿质元素,不同品种油菜籽矿质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别。双低油菜籽中P,K,Ca,Mg和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6,10.17,6.75,4.82和4.52 mg·g-1,Fe,Mn,Cu,Zn和B含量为96.20,37.10,3.84,41.61和12.16 μg·g-1;双高油菜籽中P,K,Ca,Mg,S和微量元素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7,10.14,6.31,4.50,9.06 mg·g-1和77.03,49.86,3.72,40.58,11.79 μg ·g-1。在测定的10种元素中双低品种有八种(P,K,Ca,Mg,Fe,Cu,Zn和B)高于双高品种,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油菜籽在矿质元素含量上的差异可作为推广应用双低品种的必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贾文庆  尤扬  刘会超  徐玲 《光谱实验室》2010,27(5):1837-1839
用浓硝酸-高氯酸(4∶1)的混合溶液对红提葡萄叶片样品进行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2种不同长势的叶片样品中Zn、Ca、Mn、Fe、Mg、B和K7种矿质元素含量。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103%,结果令人满意。K、Mg、Zn、Fe在长势旺盛的叶片中比长势弱的含量高,而Mn、B则相反,Ca在2种不同生长势叶片中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光杏梅花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光杏梅花粉的K、Ca、Mg、Fe、Zn、Na、Cu、Mn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50%—105.25%之间,RSD值在1.20%—2.10%之间,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花粉中含有丰富的K、Ca、Mg、Fe、Zn、Na、Cu、Mn。  相似文献   

8.
黄芩、黄芩茶及其水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年~3年生黄芩根、茎、叶、茶、茶水中几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芩根、茎、叶中富含K,Ca,Mg,P,Al,Fe等矿质元素,黄芩叶中Zn,Mn,Cu,Fe,Al,P,Mg,Ca,K的含量比例为1∶ 3∶ 6:15∶ 18∶ 19∶41∶ 333∶423;黄芩茎叶内Fe,Mn...  相似文献   

9.
矿质元素含量是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且与中药材生长发育、功效物质形成及其疗效发挥密切相关。矿质元素含量及比例因产地、采收时期、采收部位等不同存在差异,但种质是影响中药材矿质元素含量及比例最为稳定和重要的因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可快速同时测定多种矿质元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矿质元素含量测定。肉苁蓉为著名补益类中药,其矿质元素含量及比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研究以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为材料,经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后,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中的矿质元素K,P,Ca,Mg,Na,Fe,Mn,Zn,Cu和Mo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1)种质影响肉苁蓉矿质元素含量,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中均具有丰富的矿质元素K,P,Ca,Mg,Na,Fe,Mn,Zn,Cu,Mo,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2)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的常量矿质元素均以K含量和累积量最高,P含量和累积量最低;白色花种质K含量和累积量最高,为15.91 mg·g-1和727.76 mg·株-1;淡紫色花种质P含量和累积量最低,为0.45 mg·g-1和21.80 mg·株-1。(3)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的微量矿质元素均以Fe的含量和累积量最高,Mo含量和累积量最低;黄色花种质的Fe含量和累积量最高,达到了722.33 μg·g-1和30 251.29 μg·株-1;淡紫色花种质的Mo含量和累积量最低,为0.11 μg·g-1和5.12 μg·株-1。(4)白色花种质的K,Ca,Mg,Mn,Zn含量和累积量较高,而淡紫色花种质的K,Ca,Mg,Na,Mn含量和累积量较低。(5)种质影响肉苁蓉矿质元素比例,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中的矿质元素比例存在差异,其中K∶P和Fe∶Mn差异较大,而Ca∶Mg和Zn∶Cu差异较小。结果表明:肉苁蓉具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种质影响肉苁蓉中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及矿质元素比例,且不同花色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引起关注和重视。矿质元素为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且影响中药材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花色肉苁蓉种质质量评价、营养价值评价及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安徽茶园茶叶中四种大量元素(Ca,K,Mg,P)和七种微量元素(Al,Mn,Fe,Cu,Zn,Cd 和Pb)含量,并进行了生物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嫩叶中Ca,K,Mg 和 P的含量最高(Ⅰ, >3.0 mg·g-1),Al,Mn,Zn 和 Fe的含量次之(Ⅱ, 0.2~3.0 mg·g-1),Cu,Pb 和 Cd的含量最低(Ⅲ, <0.05 mg·g-1);而老叶中含量最高的是Ca,K,Mg 和Al(Ⅰ, >3.0 mg·g-1),P,Mn,Zn 和 Fe的含量次之(Ⅱ, 0.2~3.0 mg·g-1),Cu,Pb 和 Cd的含量最低(Ⅲ, <0.05 mg·g-1)。其中,P和Mn是茶叶中富集能力最强的;此外,Cu, Pb和Cd的含量低于相关的限量标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舒茶早和龙井43两个品种之间矿质元素的组成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黑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压密封消解罐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黑米中Mn、Cu、Fe、M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lCP-AES更佳.回收率为92.2%-10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67%.实验证明,黑米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55个云南省水稻改良品种精米、糙米及其相应的土壤18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与分析, 加标回收率在93.1%~110.2%之间, RSD为0.8%~5.1%。18种矿质元素(S, Mo, Ba, Ni, Fe, Cr, Na, Al, Cu, P, Sn, Zn, B, Mn, Mg, Ca, Sr和K)是功能稻米活性成分的重要部分,精米的平均含量依次为P>K>S>Mg>Ca>Zn>Na>Al>Mn>Fe>Cu>B>Mo>Ni>Sn>Cr>Ba>Sr, 糙米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 而土壤则为Fe>Al> Ca>K>Mg>P>S>Mn>B>Na>Ba>Zn>Cr>Cu>Ni>Sn>Mo>Sr;精米和糙米除S和P外, 16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土壤;精米和糙米间八种微量元素(Mo, Ni, Cr, Sr, Mn, Zn, Cu, Na)间相关性明显比六种宏量元素(P, K, Mg, Ca, S和Al)间关系密切。云南土壤以富铁铝高钙为主而精米和糙米则以磷钾镁硫为主;以精米为主食比糙米更易诱发慢性病。文章结果可能为功能稻米遗传育种、生产以及人类慢性病和矿质营养不良(Fe, Zn和Ca)问题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波消解-HG-AFS测定大米中痕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痕量砷的方法。建立了大米用微波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试验了酸、预还原剂用量等对测定砷的影响,并讨论了大米中其他伴生元素对测定的干扰情况,确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和最佳氢化反应条件。检出限为0.04ng/mL。此法测定标准物质大米粉(GBW 08502)中砷的含量,其结果与证书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为2.5%,回收率为93.9%-115.0%。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机元素分析对地理标志五常大米鉴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常大米是我国著名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品质高、产量低,导致制假售假的现象严重。为维护五常大米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利益,急需一种有效鉴别五常大米的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大米中无机元素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Fisher判别、人工神经网络(ANN)对五常大米鉴别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A法对样品的分类效果较差,采用Fisher判别和ANN则可准确识别五常地区的大米样品和其他地区的大米样品。Fisher判别法对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平均准确识别率分别为93.5%,而ANN法对同样的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的平均准确识别率为96.4%,优于Fisher判别法。可准确对五常大米进行鉴别,为该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ICP-AES测定米中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宁 《光谱实验室》2005,22(5):1079-1082
以全谱直读光谱法测定了米中11种微量元素。对米的消化方法、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背景校正、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试验表明测定元素的回收率在96%—109%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江西省环鄱阳湖水田污染区稻谷中铬元素的分析可行性,本试验以在该区收集的稻壳、糙米和白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样品进行LIBS测试,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AAS)对铬元素进行真实浓度检测。LIBS图谱显示稻壳中明显地检测到了铬元素的特征谱线,而糙米和白米则检测不到。AAS结果显示稻壳中Cr浓度远高于糙米,而白米中Cr未超标,同时,稻壳与糙米Cr浓度比率具有一定的梯度关系。结果说明,Cr在稻壳中的富集量高于糙米和白米,利用LIBS技术对稻壳中Cr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最终有望实现通过采集稻壳LIBS光谱信号,预测出糙米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而采用类似的方法获取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ICP-AES和ICP-MS法测定大米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ICP-AES)和质谱法(ICP-MS)测定大米中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学生所食大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与所患疾病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潘乐  梁林林 《光谱实验室》2013,30(5):2332-2334
建立了一种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糯米中汞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预处理,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糯米中的痕量汞.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67%-103.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7%.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糯米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稻谷是我国主要储粮品种。为快速、准确鉴定稻谷霉变状态,建立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稻谷霉菌污染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将四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黄曲霉3.17、黄曲霉3.3950、寄生曲霉3.3950、灰绿曲霉3.0100)分别接种在灭菌稻谷样品上。其次,将接种霉菌样品进行人工模拟储藏(28 ℃、RH 80%),并采集不同储藏时间(0,2,4,7和10 d)稻谷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号。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分析(D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建立稻谷霉菌污染的快速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近红外光谱可有效区分感染不同霉菌的稻谷样品,平均判别正确率达87.5%。稻谷霉变随储藏时间逐渐加深,近红外光谱对感染单一霉菌稻谷样品霉变状态的判别正确率达92.5%,多种霉菌的判别正确率达87.5%。稻谷中的菌落总数的PLSR模型定量结果为:有效决定系数(R2P)为0.882 3、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P)为0.339 Lg CFU·g-1,相对标准偏差(RPD)为2.93。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分析方法来判定稻谷霉菌侵染状况,确保稻谷储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