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pH 7.8~ 9.5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在CTMAB的存在下 ,钴 (Ⅱ )与新显色剂 (2 胂酸基苯基偶氮 ) 8 氨基喹啉 (o APAQ)反应生成蓝绿色络合物 ,在 610nm处有吸收峰。显色剂本身在此条件下的吸收峰位于 4 5 0nm处 ,对比度 (Δλ)达 160nm。显色反应须在 70~ 80℃的水浴中加热 10min完成 ,可稳定至少 12h ,对常见的共存离子作了干扰试验 ,将此反应用于维生素V12 注射液及废水中微量钴的光度测定。经试验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吡啶-(2-偶氮-4)-雷琐辛测定锌的新方法,此显色剂与锌在pH6条件下形成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10nm处,而显色剂最大吸收峰在415nm处,络合物组成为1:2摩尔吸光系数为ε510=3.1×10^4,锌在0~36μg/50ml范围服从比耳尔定律,在试验条件下,一些元素不干扰测定,此方法用来测定铝合金中常数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显色剂4-(2-苯并咪唑偶氮)-间苯二酚(BIAR)在TritonX-100存在下与铀(Ⅵ)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三乙醇胺缓冲介质中,试剂与铀(Ⅵ)形成2+1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6×104L·mol-1·cm-1。铀量在0~3.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经TBP萃取色层分离后,用于岩石矿物中微量铀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三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钴与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阶导数光谱技术,以meso-四(4-三甲铵基苯基)卟啉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微量的铜、钴与镉。方法中以铅离子掩蔽过剩试剂的吸收峰,然后进行三级微分求导,可以使铜、钴、镉吸收峰完全分开,于415nm、434nm及438nm处同时测定3元素含量,由三阶导数光谱的吸光值可求算出配合物的三阶导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106、3.95×105及6.47×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显色剂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存在下,pH10.1~10.8的Na2B4Or-NaOH缓冲溶液中,Zn^2+与试验能形成1:2的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同时在528nm处配合物表现有最大负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7.03×10^4L.mol^-1.cm^-1和ε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新显色剂1-(2,4-二硝基苯)-3-(2-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Hg(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11.75的三酸缓冲介质中,试剂与Hg(Ⅱ)能生成蓝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90nm处,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0nm处,对比高达280nm,其配合比为1:2,表观摩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Hg(  相似文献   

7.
对碘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钛(Ⅳ)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钛(Ⅳ)和对磺偶氯膦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3.0-4.8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钛(Ⅳ)和显色剂形成1:1的蓝绿色配合物。试剂的吸收峰位于564nm,配合物吸收峰在696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96=1.69×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显色剂2-羧基-4-溴苯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铂显色反应。在混合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SDS存在下,于pH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铂(Ⅳ)与该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105L·mol-1·cm-1,铂量在0.01~2.0mg/25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催化剂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7-(2-羧基-4-苯偶氮)-8-羟基喹吉林 -5-磺酸与锌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乳化剂OP存在下,酒石酸介质中新剂与锌形成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吸光系数为1.15×10^5L.mol^-1,Zn^ 2+浓度在0-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中微量锌的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合成显色剂2,6-二溴-4-羧基苯偶氮重氮氨基苯偶氮苯(BCADAB)理化性质及其与Cd(Ⅱ)的高灵敏显以反应。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11.2的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镉与该试剂生成1:2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处,Cd(Ⅱ)在0-18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4×10^-5,以硫代硫酸钠-酒石铵为掩蔽剂,用于水样中微量镉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氨)-5-二甲氨基苯胺与镍(Ⅱ)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在pH5.2~6.5范围内,试剂与镍(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5L.mol^-1。镍(Ⅱ)浓度在0~0.4μg.mL^-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以硫脲和氟化铵作掩蔽剂,可消除Cu^2+,Pd^2+  相似文献   

12.
5-Br-PADAB分光光度法测定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4-(5-溴-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Br-PADA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的反应,在乙酸介质中Pd(Ⅱ)与5-Br-PADAB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确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钯的新体系。在实验条件下试剂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38nm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6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0×10-4L/mol.cm,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摩尔比法测得络合比n(Pd(Ⅱ))∶n(5-Br-PADAB)=1∶1,钯离子的量浓度在4.27×10-8~1.54×10-5mol/L时,服从Beer定律。试验了30种离子在一定量下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3.
马东兰  张雷 《分析化学》1994,22(6):619-622
本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在pH3.6-5.4的HAc-NaAc体系中,铜和显色剂形成1:3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0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Cu(Ⅱ)在5-40μg/25ml遵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将此方法应用于铝矿样,头发和麦麸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  刘彬 《分析试验室》1995,14(6):6-10
新显色剂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用作为测定钴和铑的高灵敏度试剂,在586nm处,钴及铑与试剂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很好的加和性。本文利用该试剂与钴,铑显色反应的温度差异,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pH 8.7的硼酸-氯化钾-碳酸钠弱碱性缓冲介质中,且在CTMAB的存在下,钴(Ⅱ) 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05 nm波长处,而试剂空白的吸收峰为510 nm,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为95 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为6.06 ×104L·mol-1·cm-1,钴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Zn(Ⅱ)、Fe(Ⅲ)及 Ni(Ⅱ)对钴的测定有严重干扰,但加入氟化钠及硫脲可掩蔽。在测定5μg钴的条件下,共存的铜(Ⅱ)达3.2倍,钯(Ⅱ)达15倍不干扰测定。对钯-钴镀液试样进行6次测定,钴的平均值为 0.103 g·L-1,RSD为1.36%,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率试验,结果在101.2%-104.8%之间。  相似文献   

16.
5—Br—PADAP吸光光度法测定纯铝中微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测定铜已有报道。一般都是在微酸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光度法测定。本文研究了在乙醇存在下,于较高酸度下。在pH 2~3范围内,铜与显色剂形成1:1的紫红色络合物,试剂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40nm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5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_(550)=6.03×10~4,铜量在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5磺酸与铟的显色反应及分析应用,在曲拉通X-100存在下,于pH4.5的NaOAc-HOAc缓冲介质中,铟与显色剂组成比为1:3的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3.86×10^4,同时在550nm呈现负峰,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铟,ε=7.33×10^4,线性范围为0 ̄0.6mg·L^-1,方法用于硫化锌基颜料中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Mo(Ⅵ)与新试剂3,5-二溴-4-偶氮-8-羟基喹啉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在0.6mol·L^-1盐酸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4×10^5,钼浓度在0 ̄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体系反应酸度高,选择性好,忆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钴(Ⅱ)—β—巯基丙酸—NaNO2体系的极谱化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3.8的H2SO4-NH4Ac介质中,Co(Ⅱ)-β-巯基丙酸(MPA)-NaNO2体系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在-0.84V(vs.SCE)钴浓度在0.02~100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ng/mL。本文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法用于土壤中总钴和有效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显色剂 苦胺酸偶氮变色酸对化学镀钴基合金镀液中钴含量进行测定的试验条件,在pH11的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钴与显色剂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50nm波长处,钴(Ⅱ)在0~6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4L·mol-1·cm-1。该法测定钴的选择性好,在大量镍存在下,也能准确测定,对镀液样品进行了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