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RFH/6-31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类铝烯HAlLiF和HAlLiCl的结构,均得到了4个平衡构型和3个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构型,经动力学分析表明,其中各自的两种平衡构型是它们存在和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构型,文中分析了各平衡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给出了各构型的Mulliken集居数和基本平衡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并讨论了基本平衡构型的反应活性及卤素原子(F,Cl)对构型稳定性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类硼烯HBLiCl的构型及异构化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HF/6-31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类硼烯HBLiCl的结构,得到了4个平衡构型和3个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构型,并分析了各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文中还给出了各构型的Mulliken集居数和基本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并简单讨论了3种基本构型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氟原子与氯溴代甲烷反应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氯原子与三种含氢氯溴代甲烷(CH2BrCl,CHBrCl2,CHBr2Cl)反应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观察了这些反应的可见化学发光(300-900nm)和染料R6G波段(565-610nm)的激光诱导荧光,观测到HF基电子态振动泛频跃迁和Br2(A,B),BrF(B)分子电子激发态跃迁的发射谱以及BrF(X),CHF(X)的基电子态的激发谱,计算机模拟光谱求出了Br2(B),BrF(X  相似文献   

4.
使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对NaS和Na2S分子的基态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的结果表明,在HF/6—31和MP2/6—31G水平上,NaS分子的平衡键长和振动频率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Na2S分子在上述M种水平上,线性结构是不稳定的,而弯曲结构是稳定的。电子关联作用把优化键角从161°(HF/6—31G)降低到111°[MP2(fu)/6—31G],这个变化可以用电子相关作用降低了Na—Na之间的Coulomb排斥来解释。对于NaS分子理论子言的键长是2.43。Na2S分子理论予言的键长是2.45,键角是111°。  相似文献   

5.
低温宽带NaCl(OH^—):(F^+2)H色心激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碧洲  许承晃 《光学学报》1994,14(4):46-350
在NaCl晶体中掺入OH^-离子可以有效地提高F^+2心的稳定性。采用四镜折迭X型像散补偿腔,获得了峰值波长1.57μm、输出功率>250mW的低温宽带NaCl(OH^-):(F^+2)H色心激光。本文着重讨论OH^-对F^+2心的稳定作用和影响色心激光振荡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楼南泉  何国钟 《物理》1989,18(12):733-735,761
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束反应动态学及分子传能课题组自1979年以来研究工作概况,井对 Ba + Cl2反应产生 BaCl2*的机理、Ba+N2O反应机理、Sn+N2O反应机理、C_2d_3态在 Na+ CCl4反应中生成机制和能量传递过程及碱土金属原子与卤代烷反应中反应产物的能量配置规律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对[μ-CF_3CO_2)_2Ln(μ-CF_3HCO_2)Al(i-Bu)_2·THFl_2(Ln=Nd,Y)配合物单晶结构的X-射线分析指出,配合物具有中心对称性,配位中心由两个稀土和两个Al离子组成,稀土由两个THF和6个TFA分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盖三棱柱结构,Al由两个TFAG和两个i-Bu配位形成四面体结构。桥连Al与两个稀土的TFA分子的羧基发生歧化加氢,其碳原子由SP ̄2型转变为SP ̄3型.NMR研究表明,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保持了它在单晶中的配位结构,所不同的是两个i-Bu在溶液中有两种异构形成,二者间为慢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 ̄(19)FNMR研究了Al(Ttfac)_3-aeac、Al(Ttfac)_3-Al(aeac)_3体系分子间配体交换反应,其中Ttfac为非对称二齿配体噻吩甲酰三氟丙酮,acac为对称二齿配体乙酰丙酮(CH_3-C-CH_2-C-CH_3).实验结果证实了新物种的产生,求得了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自由能,发现这一非对称二齿配体金属络合物与对称二齿配体金属络合物体系的配体交换反应平衡时各物种的摩尔分数服从随机统计分布,并讨论了结构与能量及交换反应平衡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贵芬 《光学学报》1994,14(6):79-582
报道了掺硫和掺氧NaCl:(F2^+)H色心激光器最新实验结果。最高输出功率分别达3W和4.8W。实验比较了掺硫及掺氧(F2^+)H心的热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束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激光烧蚀金属Al原子与4种不同的卤代甲烷:CCl4,CF3Cl,CF3Br,CF4的气相反应,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的结果表明,Al与CF3Cl反应生成AlCl,而与CF3Br反应生成AlBr,与CCl4及CF4反应分别生成ACl及AlF。  相似文献   

11.
程兆年 《物理》1997,26(2):95-99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分子动力学模拟成为可能。这是一种直接方法用以更详细地了解液态的结构。文章介绍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产生的一系列平衡瞬态构型基础上的等近邻键序参数方法和使用这一方法对若干熔体局部结构的研究,包括若干碱金属卤化物熔盐,CaF2快离子态和熔融态,熔融态ZnCl2和Rb2ZnCl4,BBO熔体和晶体生长母液等。  相似文献   

12.
用共振拉曼光谱和UV Vis吸收光谱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四一(对一磺酸基)苯基卟啉二酸(H2+4TSPP)J 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少量的NaClO4有助于聚集体的形成,而Na ClO4的浓度过高则倾向于形成单体。NaClO4的加入不改变聚集体中分子的构型和排列方式,但高浓度的NaClO4可能在聚集体中引入某种缺陷,使激子态发生局域化。我们还得到了具有宏观尺寸的纤维状H2+4TSPP沉淀,并研究了其固体显微拉曼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K+对NaCl(OH-)中(F+2)H心的形成及其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K+的存在抑制了F+2型心的形成,改变了(F+2)H心的光谱性质,拓宽了发射谱的半功率谱宽。从而修正了Polock的实验结果。同时指出,研制具有更宽波长发射范围的Na1-xKxCl(OH-)复合基质F+2型色心激光材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在QCISD/6-331++(3df,3pd)水平上,优化出AlH2(X^2A1)分子稳定构型为C2v,其平衡核间距Re=1.592A、∠HAlH-118.68°,同时也计算出振动频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微观可逆性原则,正确地判断了离解极限。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AlH2(C2v)平衡结构,然后根据势能函数等值图讨论了H+AlH反应和Al+H2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结果表明在H+AlH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激光光解-荧光猝灭方法测定了CH3Cl对CH(A,B和C)及CH2Cl2、CHCl3和CCl4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氯代甲烷分子对CH(C)的猝灭速率常数近似于CH(B)的猝灭速率常数,而比CH(A)的猝灭速率常数大,但都具有与气动速率相当的量线,表明化学反应在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CH(A,B,C)的猝灭速率常数都随氯代甲烷分子中的C-Cl键数的增加而增大。我们用碰撞络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NaCl-RbCl-H2O及KCl-RbCl-H2O两种混合电解质体系不同离子强度配比下的电导数据,应用现代Onsager-Fuoss-Chen理论,以经验性线项代替理论中的高次项,得到关联方程,研究了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混合效应,发现不同配比下的呈负效应,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CH2体系激发态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SCF,MCSCF,SOCI方法计算了CH2的基态和三个激发态。讨论了总量,稳定性,平衡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等性质。所得结果与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文献值相吻合,并且预言了一个新激发态c^1∑^+g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Plaroid667高速感光底片和大型石英棱镜摄谱仪,首次成功地拍摄到3000~6450范围内激波管中H2─O2爆轰及杂质光谱。经识别确认出以下谱线和谱带:OH(0,0)、OH(0,1)和O1Schumann—Runge分子谱带,管壁物质及管内附积物Fe、Cr、Ca、Mn、Mg、Na的原子谱线以及管壁物质和管内附积物参与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分子谱带系FeO(黄带系)、CrO(红黄带系)、CaOH和Na2的无带头结构及AlO(绿带系)。并对上述谱线和谱带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表明:在H2—O2爆轰中,H2对金属氧化物有较强的还原性。光谱分析还发现:H2—O2爆轰产生的OH(0,0)和OH(0,1)两谱带强度与H2—O2火焰中产生的OH(0,0)和OH(0,1)两谱带强度比较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   

19.
Co(DC)2-NaDC凝胶复合络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谱,并配合ICP分析,对在水溶液中不同浓度和反应配比的NaDC脱氧胆酸钠和CoCl2反应生成的一系列脱氧胆酸金属络保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当NaDC的反应浓度在C.M.C以上,且Co^2+离子浓度较高时,或当NaDC的反应浓度在C.M.C以下时,Co^2+离子与单分子NaDC作用,生成结晶度很好的絮状Co(DC)2脱氧胆酸钴沉淀,其组成为Co(DC  相似文献   

20.
高温下CF4在H2中解离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单脉冲激波管研究了有少量CF3Cl参予下的CF4与H2的混合在高温下的反应动力学,发现主要产物为C2F4和CF3H。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为一个双中心链反应。始发反应为CF3Cl的C-Cl键的断裂,继之以由H2和CF4为媒介的双中心链传递,最后测得温度由1000至1080K,压力为0.1MPa下的CF4表观分解速率常数为keff=10^13.7exp(-55000/RT)l^1/2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