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蛋氨酸易被氧化为蛋氨酸亚砜,使生物体中氧化还原平衡失调,诱发各种疾病.蛋氨酸亚砜还原酶(Msrs)能将蛋氨酸亚砜还原成蛋氨酸,恢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调控多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介绍了Msrs的分类进化、结构特征、催化机理和基因工程表达;综述了Msrs与衰老、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探讨有关Msrs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Msr)是一类很好的抗氧化酶和蛋白修复酶,在生物体氧化还原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依据其反应特异性及分子探针发光机制,设计合成了可用于检测蛋氨酸亚砜还原酶活性的探针Msr-TFMCM,并详细研究了其与Msrs的相互作用及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将Msr-TFMCM进一步用于活细胞内Msrs活性的可视化检测.在培养的细胞中预先加入Msrs的底物蛋氨酸亚砜可以显著抑制荧光信号,说明了探针可以实现对Msrs的专一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蛋氨酸亚砜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依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仅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一种蛋白质功能调控开关可影响活性氧信号转导,与一系列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在许多生物体中,蛋氨酸亚砜还原酶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唯一能将蛋白质蛋氨酸亚砜还原为蛋氨酸的物质,可以修复氧化损伤蛋白,恢复蛋白质功能,调控细胞氧还平衡,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介绍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亚砜还原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综述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亚砜还原酶荧光探针的部分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报道一种简便高效地将亚砜脱氧还原的方法.在100℃条件下,无需外加溶剂,一系列脂肪和芳香亚砜可与二甲氨基硫代甲酰氯反应,以中等到优异的产率生成相应的产物硫醚.该反应可以兼容多种官能团,并且适合克级规模合成.反应可能经过硫代亚砜中间体的生成和分解成硫醚和硫单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硼氢化钠是一种温和的选择性还原剂,在一般条件下只能还原醛、酮和酰卤,对其它化合物,如亚砜、腈等则不起作用,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据文献据道,某些金属盐能有效地提高硼氢化钠的还原能力,最近我们报道了硼氢化钠和六水合三氯化铁在还原亚砜为硫醚的反应中,此复合还原剂比其它试剂具有明显的优点,本工作继续研究了硼氢化钠/铁盐还原腈类化合物为相应的伯胺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两种照相明胶与化学增感剂相互作用的机理.当两种照相明胶样品在HAuCl4溶液中反应5min后,明胶中的蛋氨酸、蛋氨酸亚砜均被氧化为蛋氨酸砜.与此同时,明胶吸附的大部分Au3+被还原为Au+,并且Au+以络合形态存在于明胶之中.根据与AuCl3反应之后明胶中Au3+与Au+的比例,法国明胶的还原性略高于包头明胶.添加到明胶中的Na2S2O3能将明胶大分子所含的蛋氨酸亚砜全部还原为蛋氨酸.S2O32-、蛋氨酸和蛋氨酸砜可以稳定共存于明胶体系之中,外加的S2O32-的还原性高于明胶中蛋氨酸、蛋氨酸亚砜的还原性.添加Na2S2O3后的两种照相明胶均可以将其溶胀吸附的Au3+全部还原为胶态金.此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基团是S2O32-而非明胶中的蛋氨酸残基.由于Na2S2O3的添加,照相明胶对AuCl3的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在照相明胶层中金催化的铜无电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位氩离子束溅射和ESCA技术,研究了无电沉积前后照相明胶中硫元素化学形态的变化,对无电沉积所形成的导电膜进行了深度剖析,探讨了照相明胶层中金催化的铜无电沉积机理.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3.20),明胶大分子的蛋氨酸亚砜对AU3 仍具有较大的还原能力,明胶大分子的蛋氨酸、蛋氨酸亚砜将Au3 最终还原为胶态金,而蛋氨酸和蛋氨酸亚砜均被氧化为蛋氨酸砜.在无电沉积初期,胶态金作为催化中心引发铜的无电沉积,之后的反应为Cu2 在新生态铜的自催化下的还原沉积.在无电沉积过程的碱性条件下(pH=12.50),明胶中的部分蛋氨酸砜又被甲醛还原为蛋氨酸.  相似文献   

8.
朱天培  于凤兰 《化学学报》1986,44(9):894-899
用循环伏安法在二氯甲烷,乙腈,丙酮,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体系中研究了硝酸铕与不同冠醚配合物的电还原反应.溶剂介质和冠醚结构对Eu^3+冠醚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有显著影响.在弱配位溶剂中冠醚的配位作用稳定了Eu^2^+,使Eu^3^+的还原电位向阳极方向移动200mV左右.由于强配位溶剂的作用,体系还原反应可能成为EC机制.同一冠醚配合物在不同弱配位溶剂中S差别不大,但在强配位溶剂中其S明显下降.同时,电还原反应的E~1/2越负,S也越小.  相似文献   

9.
纳米nah高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氢化钠;氯苯氢解;肉桂醛选择还原;二甲亚砜金属取代反应;烯烃催化加氢  相似文献   

10.
六氯化钨-正丁基锂(1)与六氯化钨-锌(2)能将亚砜还原为相应的硫醚,将N-氧化吡啶还原为吡啶,在合适的条件下,产率高于90%.分离了六氯化钨与正丁基锂在四氢呋喃中产生的低价钨化合物,运用物理分析方法(ESCA,IR,1H和13C NMR)测得其组成为WCl4(THF)n.  相似文献   

11.
用自行设计的反射光谱薄层电解池测定了二茂铁在NaClO_1/CH_3CN中的E~O′和n值、铁氰化钾在KCl底液中和亚甲蓝在KNO_3/DMSO中的扩散系数。对亚甲蓝在二甲亚砜介质中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证明有一电子还原产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卫应亮  邵晨  冯辉 《电化学》2007,13(2):207-211
将多壁碳纳米管填充在粉末微电极尖端的小孔里制成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研究氧单电子还原产生超氧自由基的电化学行为.在二甲亚砜(DMSO)介质中,该电极反应是一个近乎可逆的还原/氧化过程,峰电位差(ΔEp)120mV,并显示出良好的稳态伏安曲线.根据极化曲线算得该电极反应的异相电荷传递速率常数ks=9.8×10-3cm/s.此外,还研究了超氧自由基的氧化性和碱性,并对相关反应过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邻叔丁基亚砜苄胺与2-乙烯基苯甲醛(或2-苯乙烯-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制得亚胺,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合成了两个新型的NH-叔丁亚砜-烯类三齿柔性配体(4a和4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考察了4a或4b与Ir的络合物催化苯乙酮的转移氢化反应,转化率分别为94%和51%。  相似文献   

14.
亚砜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冶金和合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亚砜在贵金属中的萃取机理,实验合成了对称及不对称的亚砜,本文介绍了一种不对称亚砜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并用MS、FT-IR、1H NMR和13C NMR手段确定了它的结构是正丁基正辛基亚砜(BOSO).在合成中,亚砜易氧化成砜,不易控制,在硫醚氧化生成亚砜与砜后,必须有简捷的方法测出它们的含量,以便优化合成条件,减少生成砜的副反应,提高亚砜的产率,并保证所获亚砜的纯度.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亚砜硫含量[1],此方法烦琐,时间长,重复性差;近年来也有用气液色谱[2],其原理是用内标法,实验条件要求是易挥发,难分解的样品,但此方法标样不易获得,并且样品要求高.1H NMR方法的原理是:积分曲线面积与引起该组峰的核数成正比关系,其优点是,不需要引进任何校正因子或绘制工作曲线,可直接根据各共振峰的积分面积的比值,得到两者含量之比,并且在有其他杂质存在且不与亚砜和砜的特征峰相重合的情况下,采用标准加入法可得到亚砜和砜的各自含量.为此,本文介绍了在BOSO的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电合成具有绿色、高效、可控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有机合成发展的热点领域。但是有机电合成反应目前尚未在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予以推广。硫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传统合成方法需要使用还原剂且反应条件剧烈,最近我们发展了一种电化学促进亚砜还原的新方法来合成硫醚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以易得的二苯基亚砜为原料,在电化学促进室温条件下合成二苯基硫醚的绿色有机化学实验。本实验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绿色合成”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以手性类卟啉N_4配体与金属锰原位络合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环境友好型氧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金刚烷甲酸作为添加剂,对消旋芳香环亚砜进行了氧化动力学拆分.应用该催化体系对芳基烷基和芳基苄基类亚砜底物进行拓展,最高可获得手性亚砜产率为40%,对映体选择性为100%.与此同时,亚砜的进一步氧化产物砜的产率最高可达到72%.通过富电子亚砜与缺电子亚砜底物的竞争实验,发现此催化氧化体系更倾向于富电子亚砜.另外,克级规模的氧化动力学拆分的成功也说明了此类拆分方法在方法学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亚砜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砜亚胺(Sulfoximine)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原子取代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十年来亚砜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含有亚砜亚胺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合成和天然产物全合成.并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金属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促进加氢还原、亚砜脱硫、二元醇消除、混合醚制备等反应[1],在有机合成化学上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催化剂或反应试剂.但是迄今为止,除对格氏反应研究比较透彻外,金属镁和有机底物分子的基元反应研究报道极少,这导致了金属镁在很多有机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理往往不很清楚.  相似文献   

19.
亚砜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手性亚砜作为助剂、配体、催化剂和合成子的用途已得到充分证明,亚砜类化合物的亚磺酰基团也可作为药效团、羰基生物等排体或药物分子修饰基团应用于药物设计和药物开发之中.综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砜类化合物的结构骨架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近十年来通过构建硫立体中心制备手性亚砜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和新进展,具体到廉价金属铁络合物、多金属氧酸盐、有机小分子、生物酶和电化学催化的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以及基于次磺酸阴离子中间体的手性亚砜合成策略和最近涌现的新策略,其中也包括作者最近在手性亚砜合成领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化学技术和现场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2-甲基萘醌(MQ)在二甲亚砜(DMSO)和乙腈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当在0~-1.8 V电势范围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MQ在不同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行为.结合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收图(CVA)、导数循环伏吸图(DCVA)及变温电化学实验,推断MQ在DMSO中第一步被还原为阴离子自由基MQ~(·-),第二步被还原为二价阴离子MQ~(2-),该过程为连续的两步单电子转移过程;在乙腈溶剂中,MQ在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同时发生二聚:第一步还原产物阴离子自由基与二价阴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且二聚体在后继的电化学过程中被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