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PdCl2┐CuCl2/海泡石催化剂对苯一步氧化法制苯酚的催化作用*曹声春杨礼嫦黄孟光(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氯化钯,氯化铜,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苯,苯酚,催化机理国内外现行的由苯合成苯酚的方法有磺化法、氯苯法、Rasching-...  相似文献   

2.
Ni-海泡石催化剂催化苯气相加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海泡石催化剂催化苯气相加氢动力学曹声春,杨礼嫦,彭峰,黄孟光(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镍,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苯,加氢,反应动力学Ni一海泡石催化剂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可使其苯加氢催化活性、选择性、热稳定性和抗毒性都优于现工业...  相似文献   

3.
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S-1分子筛对苯羟基化反应有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无机酸,可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增加催化剂TS-1及H2O2的加入量,由于转化率的提高,反应选择性略有下降,而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减少,苯醌的含量增大.TS-1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串连反应过程,即首先是苯氧化为苯酚,然后苯酚进一步氧化为苯二酚(对苯二酚为主),苯二酚再进一步氧化为醌.提高反应温度,H2O2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随之提高,并且产物分布中苯酚的含量增大,醌的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热力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4.
Ni-海泡石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毒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i-海泡石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毒性曹声春,杨礼嫦,彭峰,周军,郭栋材(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镍,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耐热性,抗毒性,苯,环己烷国内外现行的苯加氢过程主要采用Ni-AI。O。催化剂.但它存在耐热性差、易中毒、活性温...  相似文献   

5.
首次介绍了一种以HZSM-5为载体,以La2O3为促进剂,采用浸渍法制成的Fe2O3-La2O3/HZSM-5新型催化剂,在常压,反应温度为300℃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使苯羟基化为苯酚,取得了苯的最高转化率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达到40.2%和94.0%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首次介绍了一种以HZSM-5为载体,以La2O3为促进剂,采用没演法制成的Fe3-La2O3/HZSM-5新型催化剂,在常压,反应温度为300℃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使苯羟基化为苯酚,取得了苯的最高转化率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达到40.2%和94.0%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高分子催化剂—Fe3+-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苯的羟基化合成苯酚反应中的应用。本催化剂具有操作简便、无腐蚀性,催化剂易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并能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TS-1分子筛催化苯的羟基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自制的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规律.着重考察了酸介质的影响和溶剂的作用,发现在水相和有机相中苯的羟基化和苯酚的进一步羟基化具有不同的规律,有机相中苯的羟基化是主要反应,水相中的主要反应是中间产物苯酚的进一步羟基化,溶剂的作用则是使苯和双氧水分子在TS-1分子筛表面上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发现以丙酮为溶剂,采用乙酸或乙酸酐作介质,较之硫酸介质能更有效地提高苯的转化率;同中性介质相比,苯转化率提高了32%;同硫酸相比,苯转化率提高了15%,苯酚选择性提高了45%.此外,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其它因素对苯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在实验基础上推测了TS-1分子筛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氯化氢-乙醇溶液或乙醇溶液中,2,4-二羟基苯乙酮与甲醛和芳胺的Mannich反应,分别得到了5个2,4-二羟基-3-芳氨基甲基苯乙酮和5个8-乙酰基-3-芳基-3,4-二氢-5-羟基-2H-1,3-苯并嗪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MS、UV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成功地实现了2,4-二羟基-3-芳氨基甲基苯乙酮和8-乙酰基-3-芳基-3,4.二氢-5-羟基-2H-1,3-苯并嗪二类化合物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间甲氧基苯酚为原料,分别经过异戊烯基化和保护羟基以及甲醛化,保护羟基,再通过缩合、环化、去甲氧基甲基等共七步反应,首次成功地合成了4’,5,7-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黄烷酮。  相似文献   

11.
Cu对Cu-Mn-Ce-O和Cu-Mn-Ce-Pd-O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火焰脉冲-微反装置考察了Cu-Mn-Ce-O和Cu-Mn-Ce-Pd-O两类催化剂的三效活性。结果表明Cu的加入有利于Cu-Mn-Ce-O的NOx和CO的转化,而不利于Cu-Mn-Ce-pd-O的NOx和HC的转化。XRD分析结果表明在Cu-Mn-Ce-O中加入Pd,原来的CuMn_2O_3消失,生成新相MnAl_2O_4;TPR分析结果表明Cu使Mn-Ce-O样品表面氧量增加,表面易于还原,而使Mn-Ce-pd-O样品表面难于还原。实验结果还表明Mn-Ce-pd-O催化剂的三效性能远远优于Cu-Mn-Ce-O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马军  卫伟  蔡小海  谢有畅 《催化学报》1999,20(4):385-386
Reduction of NO by hydrocarbons in an oxidizing atmosphere is an attractive way to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NOx abatement technology from a viewpoint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the deNOx systems of diesel and lean-burn gasoline engine exhausts[1~3].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novel catalysts Sn1 - xZrxO2 solid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by substituting some of the Sn4 + ions in a cassiterite lattice with Zr4+ ions.These solid solution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ctivity than pure SnO2 presented on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O with propene in the poresence of O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温煤气中的H2 和H2 O(g)对铁钙氧化物高温脱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还原态和非还原态脱硫剂 ,气氛中的H2 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前者 ,硫化气体中的H2 不利于脱硫 ;对后者 ,由于H2 首先会部分还原脱硫剂 ,提高其活性 ,因而有利于脱硫。H2 O(g)的存在对硫化和还原过程均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均分散氧化亚铜溶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粒子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体系,我们曾研究过尿素水解法和强制水解法制备均分散氧化铜微粒.手续上大大简化.因为均分散制备不同于机械粉碎、气相沉积等方法,体系是在液相中生成晶核后,各个晶核同步生长形成的.因此,溶液中的pH、阴离子、络合剂、反应物浓度以及温度都会影响粒子生长.McFadyen 等人曾研究过酒石酸铜用葡萄糖还原氧化亚铜微粒,由于条件不同可得不同形状大小微粒.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Hino和K.Arata于1979-1980年曾报道将四氯化钛、二氯氧锆分别用氨水水解,用0.5mol硫酸处理,然后在空气中煅烧所得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可以催化烷烃的异构化反应。我们参考文献合成了TiO_2和ZrO_2,并发现当热处理温度为425℃(TiO_2),575℃(ZrO_2)时,它们对醋酸和脂肪醇的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铁钙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目前高温煤气脱硫剂多采用复合型金属氧化物,而此类脱硫剂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中易烧结等情况,设计出以氧化铁为与氧化钙为主体的高温脱硫剂。结果表明,此脱硫剂由于氧化钙的加入,脱硫剂的起始烧结温度随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烧结过程主要按表面扩散及体积扩散机理进行,且动力学参数计算揭示出烧结活化能与指前因子间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7.
La-Ba系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烷氧化偶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_2O_3为基础,碱土金属作为第二组分的二元氧化物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生成C_2活性,特别是La-Ba-O系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甲烷氧化偶联活性和稳定性,当La/Ba原子比为2.5时,C_2收率可达20.3%。第三组分的添加有助于提高C_2选择性,特别是添加碱金属,可以抑制完全氧化反应,并提高乙烯/乙烷比。在La:Ba:Na=2.5:1:0.1的催化剂上进行了500/小时的寿命实验,在整个反应期间,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相当稳定。X-射线物相分析表明,新鲜催化剂除有少量的碳酸钡外,主要是氧化镧和氧化钡的混合物。500小时后的物相基本上是氧化镧和碳酸钡。使用前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表面La和Ba的分布均无改变。较高的CH_4/O_3比对提高C_2选择性有利,当CH_4:O_2=4:1时,C_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65.1%和19.1%。  相似文献   

18.
La—Cu—Fe—O/γ—Al2O3催化剂的抗烧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文  俞寿明 《应用化学》1992,9(4):107-110
  相似文献   

19.
尽管文献报道了三甲胺氧化物与Mn、Co、Ni、Zn、Cd、Cu等多种离子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但对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远不如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本文研究了它与希土元素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