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Mg-Fe-HTlc/高岭土悬浮体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g-Fe类水滑石(HTlc)/高岭土(kaolinite)悬浮体的质量比(R)对其流变性和触变性的影响, 发现控制剪切速率(D)得到的屈服应力(τy)和控制剪切应力(τ)得到的临界剪切应力(τc)皆随R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 小幅振荡剪切实验发现随R的增大, 体系由正触变性转化为复合触变性, 其中用小幅振荡剪切法在线性粘弹区发现复合触变性体系还是首次. 恒剪切速率(DL)实验发现了震荡现象, 即粘度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升高和降低的变化. 震荡现象与DLR有关, 较高的DLR可使震荡现象消失. 测定粘度随时间变化时采用的低剪切速率(DL)影响体系的触变性类型. 根据HTlc和kaolinite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戴肖南  侯万国  赵超 《化学学报》2011,69(2):153-156
恒剪切速率(DL)实验发现Mg-Al类水滑石(HTlc)/高岭土(kaolinite)分散体系中存在流变震荡现象,即粘度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升高和降低的变化.研究了HTlc/kaolinite分散体系的质量比(R)、剪切速率、pH、无机盐及聚合物等因素对振荡现象的影响,发现较高的DL与无机盐含量均可使震荡现象消失.pH值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AI-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称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发现在不同MMH/MT质量比(R)条件下,分散体系可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在所研究的R范围(0-0.91)内, 随R增大,体系的触变性发生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化。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测定粘度变化前的列置时间(ts)和测定粘度时的剪切速率(DL)对触变性的影响。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分散粒子-空间连续网络结构-密实聚集体”和“分散粒子-密实聚集体-密产聚集体簇”机理,较合理地解释了观察到的复合触变现象。  相似文献   

4.
Fe-Al-Mg-MMH/钠质蒙脱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称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发现在不同MMH/MT质量比(R)条件下,分散体系可分别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在所研究的R范围(0~0.091)内,随R增大,体系的触变性发生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化.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测定粘度变化前的静置时间(ts)和测定粘度时的剪切速率(DL)对触变性的影响.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分散粒子-空间连续网络结构-密实聚集体”和“分散粒子-密实聚集体-密实聚集体簇”机理,较合理地解释了观察到的复合触变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胃蛋白酶降解法从猪皮中提取了胶原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为Ⅰ型胶原;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胶原分子中存在三螺旋结构.分别采用小幅振荡剪切法、恒定剪切速率法及滞后环法研究了盐酸胍浓度及作用时间对Ⅰ型胶原蛋白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由假塑性流体逐渐接近于牛顿流体.在所研究的盐酸胍浓度范围(0~6.0 mol/L)内,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发生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随盐酸胍作用时间的延长(6~48 h),盐酸胍浓度为1.0 mol/L的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发生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触变性产生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采用胃蛋白酶降解法从猪皮中提取了胶原蛋白,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为Ⅰ型胶原; 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胶原分子中存在三螺旋结构. 分别采用小幅振荡剪切法、 恒定剪切速率法及滞后环法研究了盐酸胍浓度及作用时间对Ⅰ型胶原蛋白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由假塑性流体逐渐接近于牛顿流体. 在所研究的盐酸胍浓度范围(0~6.0 mol/L)内, 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发生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 随盐酸胍作用时间的延长(6~48 h), 盐酸胍浓度为1.0 mol/L的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发生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触变性产生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燕  毕浩宇  申双龙 《化学学报》2011,69(5):565-569
采用稳态剪切和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研究了镁铝类水滑石化合物(Mg-Al HTlc)/阳离子淀粉(CS)分散体系(HTlc与CS质量之比R分别为0, 0.02, 0.05和0.08)的流变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上述体系在实验pH值(5~11)范围内均为剪切稀释非牛顿流体, 其中, Mg-Al HTlc/CS (R=0, 0.02和0.05)分散体系的流变曲线符合幂律模型, 而Mg-Al HTlc/CS (R=0.08)体系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 上述体系先于1000 s-1剪切180 s, 再于1 s-1(或者3 s-1)低速剪切时均表观出粘度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振荡现象. 振荡现象缘于CS分子结构的周期变化. pH值、剪切速率和HTlc含量的变化可以改变振荡周期(频率)和振幅. 低pH值条件下, Mg-Al HTlc/CS (R=0.08)体系先于1000 s-1剪切180 s, 再于小振幅振荡剪切(剪切应力0.03 Pa, 频率0.5 Hz)时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也表现出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8.
Mg-Fe-MMH-钠质蒙脱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触变性是分散体系一种复杂的流变学性质,指流变性质随剪切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以往研究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切稀现象和切稠现象,即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复合触变性,即一个体系可先后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特征。研究了Mg-Fe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称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发现在不同MMH/MT质量比条件下,可分别呈现正触变性、负触变性,另外双观察到了复合触变性。在所研究的MMH/MT质量比范围(0~0.5)内,随MMH/MT质量比增大,体系的触变性发生负触变性-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化。考察了电解质NaCl对触变性的影响,发现不改变触变性的类型。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分散粒子-空间连续网络结构-密实聚集体”机理,较合理地解释了观察到的复合触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测定条件对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 称MT)混合悬浮体及纯MT体系触变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剪切速 率(D_L)对粘度(η)~时间(t)变化趋势的影响。发现纯的MT体系和MMH/MT质 量比(R)为0.013的Fe-Al-Mg-MMH/MT体系在所研究的D_L下(10,170,511和1 022 s~(-1))都呈现为正触变性,D_L不影响触变性类型。R = 0.051的体系,低 D_L时(10和170 s~(-1))呈现复合触变性,高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 正触变性;R = 0.091的体系在低D_L时(10和170 s~(-1))呈现负触变性,在高 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复合触变性。D_L增加,各体系η逐渐降低。对 D_L影响触变性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剪切速率对Fe-Al-Mg-MMH/钠质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测定条件对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 称MT)混合悬浮体及纯MT体系触变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剪切速 率(D_L)对粘度(η)~时间(t)变化趋势的影响。发现纯的MT体系和MMH/MT质 量比(R)为0.013的Fe-Al-Mg-MMH/MT体系在所研究的D_L下(10,170,511和1 022 s~(-1))都呈现为正触变性,D_L不影响触变性类型。R = 0.051的体系,低 D_L时(10和170 s~(-1))呈现复合触变性,高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 正触变性;R = 0.091的体系在低D_L时(10和170 s~(-1))呈现负触变性,在高 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复合触变性。D_L增加,各体系η逐渐降低。对 D_L影响触变性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pH值对Fe-Al-Mg-MMH/钠质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值对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钠质蒙脱土(简称MMH/MT)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发现pH值能影响其触变性类型:m(MMH)/m(MT)(下文中以R表示)较低时(0,0.013和0.051),随着pH增高,体系有由负触变性-复合触变性-正触谱性转变的趋势;而R较高的体系(R=0.091),随pH的增高,体系由复合触变性向负触变性转化。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和pH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含氰基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流变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合成、 表征了一系列新的含氰基咪唑类离子液体. 测定了该离子液体的密度、 熔点及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研究了其在稳态、 瞬态和动态条件下的流变行为. 结果表明, 当剪切速率在0.1~50 s-1范围内时, 其粘度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但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粘流活化能随取代基长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对于1-丁基-3-氰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维持剪切速率不变时, 其剪切应力和粘度均不随时间变化,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动态条件下, 在线性粘弹区, 复合粘度和损耗模量G″ 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Mg-Al-MMH-高岭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触变性是分散体系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外切力作用下,若体系的粘度随时间下降,静止后又恢复,即具有时间因素的切稀现象,称为正触变性(positive thixotropy);反之,若体系的粘度或切力上升,静止后又恢复,即具有时间因素的切稠现象,称之为负触变性(Negative thixotropy)^[1],若在外切力作用下,某个特定体系的粘度或切力随时间先后呈现出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特征,则称之为复合触变性(Complex thixotropy)^[2,3],目前,对各种触变性机理的认识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14.
Mg-Al MMH对除虫脲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Mg-Al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MMH)质量分数(w)、温度和无机电解质对除虫脲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 并采用Herschel-Buckley模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 实验结果表明, 稠度指数(KH)及屈服值(τH)均随w的增大而增大, w越大, 体系假塑性越明显, 且当w达到一定值后体系产生正触变性; 温度升高, KH和τH增大, 但不影响体系“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和正触变性; 不同浓度的电解质对体系KH和τH的影响程度不同, 对于相同浓度的NaCl 和CaCl2, CaCl2对体系的影响更为显著, 但电解质的加入不改变体系“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及正触变性.  相似文献   

15.
触变/非触变水凝胶的傅里叶变换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宇  杨凯  俞炜  周持兴 《高分子学报》2012,(12):1376-1382
通过傅里叶变换流变学(FTR)方法,考察了2种屈服应力流体(触变性凝胶和非触变性凝胶)在不同频率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LAOS)下的非线性流变行为.研究发现2种凝胶不同的内部结构对LAOS下的非线性行为和屈服转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对于非触变性凝胶,其非线性强度随应力的增大呈连续变化的趋势,并且转变过程体现了微结构单元形变、松弛以及相对滑移与振荡频率的耦合关系;而对于触变性凝胶,其非线性强度随应力增加呈现非单调变化,表明了固液转变过程是通过多次的局部结构破坏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SiO2/聚乙二醇非牛顿流体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应力控制流变仪考察了SiO2/聚乙二醇分散体系稳态和动态的流变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该体系具有剪切变稀和可逆的剪切增稠现象. 稳态应力实验中, 当应力较小时, 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现象, 而在剪切应力(σ)大于临界剪切应力(σcs, σcs=9.99 Pa)后, 体系粘度急剧增大. 在动态实验中, 剪切应力小于临界剪切应力(σco, σco=15.85 Pa)时, 储能模量G′减小, 耗能模量G″与复合粘度η*基本不变, 但σ>15.85 Pa后, G′、G″及η*同步增大, 且在所研究的应力范围内, G″均大于G′. 同时还考察了测试频率、分散相含量以及分散介质平均分子量的差别对流变性的影响. σco随测试频率的增大而变大; SiO2质量分数越大, σco基本不变, 但增稠现象变得更明显; 与平均分子量小的PEG200体系相比, 平均分子量大的PEG400体系, σco并未发生改变, 但在增稠之前体系的粘度较低, 增稠之后体系粘度增大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LDPE/EVA/纳米粘土复合体系为研究模型,考察了剪切作用下,分散良好的纳米粘土对聚合物基体熔体稳态及瞬态粘弹响应的影响.发现剪切作用下,纳米粘土增加了聚合物熔体粘弹特性对剪切速率、剪切应变及剪切作用史的依赖性,改变了相应的依赖关系.稳态剪切时,纳米粘土的加入使体系第一法向应力差(N1)在低剪切速率区变为负值,而在高剪切速率区N1与粘土的含量无关;同时就瞬态剪切应力及N1的应变依赖关系而言,复合体系明显不同于聚合物基体;预剪切对聚合物基体瞬态粘弹响应几乎没有影响,而当纳米粘土的加入量大于3wt%后,与未经预剪切的样品相比较,经预剪切的复合体系的瞬态剪切应力值、应力过冲程度以及稳态剪切应力值均明显下降,且预剪切前后复合体系达到稳态时其瞬态剪切应力差值随纳米粘土含量的增高而线性增加.此外,纳米粘土的添加对聚合物熔体受剪切作用的非线性粘弹响应存在影响.复合体系熔体呈现特异非线性粘弹响应,其缘由被认为是由于纳米粘土在聚合物基体中剥离分散,或聚合物分子链插层于粘土片层间,形成局部有序结构,受剪切作用而排列取向.  相似文献   

18.
由碳酸钠诱导形成的油酸钠蠕虫状胶束的流变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泉  于丽  孙立新  郑利强  李干佐 《化学学报》2007,65(17):1821-1825
当Na2CO3浓度逐渐增加时, 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NaOA)在溶液中从胶束转变成蠕虫状胶束的过程. 首先测量体系剪切粘度(η)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得到零剪切粘度(η0). 然后由动态振荡实验得到复合粘度(*|)、动态模量(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结构松弛时间τs)等物理量. 应用Cox-Merz规则和Cole-Cole图, 证明NaOA (0.040~0.080 mol/L)/Na2CO3 (0.25~0.50 mol/L)体系形成蠕虫状胶束, 且蠕虫状胶束的动态粘弹性在NaOA (0.050~0.080 mol/L)/Na2CO3 (0.35~0.45 mol/L)范围是符合Maxwell模型的线性粘弹性流体.  相似文献   

19.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负触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负触变性(负触变性通常只存在于某些高分子溶液及极少数粗分散体系中).总结出负触变性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负触变性的形成机理,认为负触变性的产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具有一定大小的层状胶团,当溶液流动时,层状胶团双层之间的平行排列方式被打乱,导致溶液粘度随时间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胶质液体泡沫的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V-30旋转粘度计和锥板式RS300应力控制流变仪, 采用稳态剪切方法和小振幅振荡剪切对胶质液体泡沫(CLA)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讨论了温度、 相体积比(油相与水相体积比, PVR)和剪切速率对体系流变性质的影响. 稳态剪切实验结果表明, CLA体系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特征, 其流变行为符合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式. 同时, CLA体系表现出剪切稀释特性, 不具有触变性. 粘弹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PVR(PVR=2~4)条件下, CLA无线性粘弹性区; 当PVR=8时,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粘弹性; 温度对体系的流变行为和粘弹性的影响不显著. 通过与高内相乳状液(HIPRE)体系比较, 发现CLA与HIPRE具有相似的流变特性, 这也说明两者在微观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