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3-(2-氰基乙基)胞嘧啶(CEC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CECT为分子光谱探针研究了CECT-蛋白质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与Δλ值、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CECT为分子光谱探针定量测定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ECT-HSA和CECT-BSA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分别在0~441.4和0~351.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分别为0.023和0.035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1.2%~3.3%, 加标回收率为97.2%~100.4%。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该法可直接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同步荧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5-甲基尿苷(5-Methyluridine)与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H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5-甲基尿苷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含量的新方法。文章考察了Δλ值、反应介质、试剂用量、离子浓度、试剂加入顺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的影响。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血清白蛋白在1.38~575.2 μg·m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1,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12 μg·mL-1。运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7%~103.8%之间。对11份5-甲基尿苷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差为1.56%。还考察了一些常见离子和有机物存在时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体系稳定、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该法可直接用于血清、唾液和尿样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光光度法研究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T(DBHP)P]作为新型光谱探针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发现在pH 4.17 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吐温-80(Tween-80)微乳液介质可以显著增强了体系的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了T(DBHP)P-蛋白质体系的吸收光谱特性,于425 nm处蛋白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用于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血清白蛋白(Ova),线性范围分别为0.50~6.00 μg·mL-1和0.05~0.60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11和0.039 μg·mL-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成功地用于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99.56%~100.2%,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2%。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灵敏方法并用于食品分析领域中。另外考察了离子强度及温度对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蛋白质对双嵌吲哚染料具有良好的荧光增强作用,以新型水溶性吲哚基同型二聚体探针I,建立了一种灵敏的蛋白质同步荧光分析体系。实验考察了吲哚探针的荧光特征、吲哚探针浓度、缓冲体系pH、盐浓度等参数对体系荧光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与探针I发生结合作用,同步荧光明显增强并向长波方向发生红移,且同步荧光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优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线性响应范围5.00×10-7~2.50×10-5 g·mL-1,检测限(3σ/K)为3 ×10-8 g·mL-1;测定了血清蛋白BSA的合成样品,不同浓度BSA样品回收率为98.6%~103.0%,相对标准偏差1.1%~1.9%;与蛋白质紫外标准测定法比较,测定偏差为0.4%~3.9%。  相似文献   

5.
新的光散射体系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己二胺二吖啶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共振散射检测体系。实验考察了该吖啶荧光探针的共振散射特征光谱、散射反应稳定性,研究了缓冲介质pH、探针浓度等参数对测定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 8.9时,1,6-己二胺二吖啶染料的散射波长为470 nm;加入BSA,反应约9 min后,体系光散射强度达到最大并维持稳定,2 h内无明显变化。当1,6-己二胺二吖啶探针(浓度1.00×10-4mol·L-1)用量为3.00 mL时,蛋白质与1,6-己二胺二吖啶的光散射增强作用显著,共振散射强度随着BSA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浓度范围为1.00~5.00 μg·mL-1,检测限(3σ/K)为0.085 μg·mL-1。测定了血清样品,浓度为2.00~4.00 μg·mL-1,回收率为98.0%~101.7%,测定偏差小于1.7%。  相似文献   

6.
基于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的多组分农药残留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的影响。在pH为7.8的条件下,选择Δλ=60 nm,在250~450 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两者混合溶液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扫描,并做一阶导数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完全得到了分离,消除了彼此间的干扰,能够对两者的混合溶液进行同时测定。西维因与克百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1.156 μg·mL-1与0.025~1.042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3 μg·mL-1与0.025 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8%~104%与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25%。  相似文献   

7.
吖啶红与铬(Ⅵ)的高灵敏度荧光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铬(Ⅵ)氧化吖啶红荧光增强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Ⅵ)的新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6 μg·L-1,线性范围为2.0~32 μg·L-1,对含量为4.0和28 μg·L-1的Cr(Ⅵ)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 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和1.0%。该法用于电镀液、废铬酸洗液及合金钢中痕量铬(Ⅵ)的测定,与标准样品和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照,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在不同pH条件下的光谱行为,发现诺氟沙星在pH 3.04的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与中性介质相比荧光发射光谱红移了30 nm。据此分别建立了药物制剂中和人体尿液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和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经样品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016~0.96 μg·mL-1,检出限为0.016 μg·mL-1, 回收率为99.7%~100.94%, 相对标准偏差为1.65%~2.86%。  相似文献   

9.
核酸-桑色素-铝(Ⅲ)三元荧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核酸对桑色素 铝 (Ⅲ )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 ,以桑色素 铝 (Ⅲ )为荧光探针 ,考察该探针与核酸的结合反应 ,建立了新的准确测定核酸的方法 ,并研究了该三元荧光体系的作用机理。在 pH 8 5时 ,fsDNA ,ctDNA ,smDNA和 yRNA的浓度与桑色素 铝 (Ⅲ )的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 ,响应范围分别为 0 2 5~1 5 0 ,0 2 5~ 2 0 0 ,0 10~ 1 6 0和 0 2 5~ 2 0 0 μg·mL-1,检测限 (3σ/K)分别为 3,2 ,2和 3ng·mL-1。测定了合成样品 ,回收率 93 3%~ 10 7 9%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3 6 %  相似文献   

10.
微乳液增敏高灵敏荧光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测定蛋白质的荧光光谱探针,在Triton X-100微乳液存在下,pH 2.0的HCl-KCl介质中,考察了钼(Ⅵ)-苯基荧光酮(PF)-蛋白质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65和525 nm。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蛋白质的浓度在以下浓度范围内与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6.00 μg·L-1牛血清蛋白,0~4.00 μg·L-1人血清蛋白;0~5.00 μg·L-1卵清蛋白;0~4.00 μg·L-1溶菌酶。将Triton X-100微乳液引入到蛋白质的测定中,改善了体系的微环境,显著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检测限分别为5.4, 5.2, 1.5和8.2 ng·L-1。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直接用于尿样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胶体化学方法合成和表征了功能性L-半胱氨酸包覆的ZnS纳米粒子。 在pH 5.12的NaAc-HAc水溶液介质中,当Δλ=190 nm时L-半胱氨酸包覆ZnS纳米粒子于268.0 nm处出现同步荧光峰。一定量蛋白质的加入能明显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并且峰强度增加值与蛋白质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方法。用L-半胱氨酸包覆ZnS纳米粒子作为探针,不仅克服了有机染料可能出现的光漂白等缺点,而且本身不具毒性。将该法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的测定, 其结果与临床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2.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液中依诺沙星含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研究了金属离子对依诺沙星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 6.3的Na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介质中铝离子对依诺沙星荧光具有增敏作用,在此基础上用同步荧光技术建立了测定人体尿液中依诺沙星含量的同步荧光光谱法,方法简便快捷,线性范围为0.04~1.0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018 μg·mL-1。在实际样品的测定当中, 回收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染料碱性藏花红(ST)及其二聚体可平衡转化,形成平衡体系。在适宜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蛋白质的定量加入可调节这一平衡,引起体系荧光有规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体系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实验表明,碱性藏花红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自聚程度增加,体系荧光降低。加入蛋白质体系荧光增强,且增强程度与体系中的蛋白质的加入量呈线性关系。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40 μg·mL-1,检出限为0.034 μg·mL-1。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人血清蛋白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pH 9.1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银纳米微粒在470 nm处产生一个荧光峰;它能被ClO2氧化导致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ClO2浓度在0.001 1~0.185μg·m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4 7μg·mL-1 ClO2.据此建立了测定ClO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用于饮用水中Cl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新型水溶性花菁双嵌染料荧光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蛋白质对双嵌花菁染料具有良好的荧光增强作用,以新型水溶性碳菁染1,1’-丙磺酸-3,3,3’,3’-四甲基吲哚三次甲基碳菁-5,5’-二磺酸钾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蛋白质荧光检测体系。实验考察了探针的荧光特征、浓度、缓冲体系pH、盐浓度和乙醇有机试剂等参数对体系荧光的影响。当pH2.0,花菁染料最大荧光激发波长为548 nm,发射波长为562 nm,血清蛋白与探针作用随着探针浓度的增加而加强,荧光增强值逐渐上升;当探针浓度为1.00×10-6mol·L-1时,牛血清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对花菁探针荧光增强作用最为明显,体系荧光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BSA和HSA线性响应浓度范围分别为0.20~15.00μg·mL-1和0.20~12.00μg·mL-1, 检测限(3σ/K)为0.01μg·mL-1。测定了血清蛋白BSA的合成样品,当BSA浓度为4.00,6.00,8.00μg·mL-1时,回收率为94.5%~103.3%。  相似文献   

16.
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快速同时测定蒽和9, 10-二甲基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建立了蒽和9,10-二甲基蒽的同时恒能量同步荧光分析法。它们的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和常规荧光光谱相比,分辨力明显提高。蒽和9,10-二甲基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 μg·mL-1和0~5 μg·mL-1,检出下限分别为2.2 ng·mL-1和1.7 ng·mL-1,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水样中蒽和9,10-二甲基蒽的回收率为85%~103%。该方法简便快速,无需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