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在不同pH条件下的光谱行为,发现诺氟沙星在pH 3.04的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与中性介质相比荧光发射光谱红移了30 nm。据此分别建立了药物制剂中和人体尿液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和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经样品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016~0.96 μg·mL-1,检出限为0.016 μg·mL-1, 回收率为99.7%~100.94%, 相对标准偏差为1.65%~2.86%。  相似文献   
2.
卟啉介导抗癌药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卟啉是一类具有特别生物功能的化合物,对于增殖异常的组织具有一定的亲和 力.利用这一特性,合成了四—对羟基苯卟啉(Zn^Ⅱ)甲氨蝶呤衍生物,并使用红 外、紫外、质谱、核磁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做了该化合物在 细胞水平上抗艾氏腹水型肿瘤实验,其IC50值为0.28μg/mL。同时在小鼠体内做了 抗艾氏腹水型肿瘤实验,抑瘤率为75.82%.初步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抗癌体内外活性及较小的毒副作用.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提出了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抗癌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近中性条件下,培氟沙星和Eu(Ⅲ)、EDTA反应形成配合物,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产生Eu(Ⅲ)的特征荧光(λem=615 nm,λex=278 nm),据此建立了灵敏、快速的检测培氟沙星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40 mg·L-1,检出限为0.02 mg·L-1,回收率为96.89/6~100.7%.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茜素和稀土镧离子所形成的三元配合物体系。结果表明,以水-乙醇作为溶剂,在pH为5.8的KH2PO4-NaOH缓冲液中,该三元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4.23×104L.mol-1.cm-1,盐酸环丙沙星在0.3~34.5 mg/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0.01 mg/L。已用于市售盐酸环丙沙星片和胶囊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诺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诺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对诺氟沙星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经分析研究 ,当诺氟沙星的浓度在 0 .0 3~ 0 .2 0 μg·ml- 1范围内 ,其荧光强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检出限为 0 .0 3μg·ml- 1,回收率为 95 .0 %~ 98.3%。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培氟沙星在胶束中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酸性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甲磺酸培氟沙星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分析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63mg.L-1,检出限为6.0×10-3μg.mL-1,回收率为99.8%~101.7%,相对标准偏差为0.43%~1.34%。  相似文献   
7.
应用洛美沙星(LMX)-茜素-镧形成的三元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明显的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286 nm,在0.7~12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4.2×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洛美沙星胶囊中LMX的含量,所得结果与文献[15]方法的结果一致。测定结果的平均RSD值为0.95%,回收率的平均值为101.1%。加入反应物的次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必须按照先加洛美沙星,其次茜素,最后加镧的顺序。反应物的最佳摩尔比为1∶1∶2(洛美沙星∶茜素∶镧),以氯仿作为溶剂。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反应产物在2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