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精心安排新课导入,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链,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也可以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好引线.为此,笔者以提问导入法为例,对新课的导入方法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和实践,特撰写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一年的高考复习早已开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不可能像讲授新课那样开展教学,其基本模式大都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把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逐个罗列出来,然后讲解事先准备好的例题.所以例题以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讲解成为一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当然,题目本身没有好与坏,好题是相对的,符合某个人或某群人的学习需要,能够使其数学知识和能力高效率地得到巩固和提高的数学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好题.但是“好”题还要讲“好”.教师精辟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3.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在新课导入中,究竟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2015年9月,我校与本市的薛窑中学、掘港中学在导师团的牵线下,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探究的是,对于高一基础较弱的学生如何处理初高中的衔接,怎样扎实地教好第一遍.在活动中,语数外三科各开设一节研讨课,笔者有幸教授了一节“函数的奇偶性”新课.经过说课、磨课,在备课组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本节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节课的说课稿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价值的表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由“课外—课内—课外”;教师从“加强备课—课堂教学—教后反思”入手;学生要配合教师以“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复习后完成作业—预习新课”为学习模式.一、实践研究(一)课前准备1.制订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略)2.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操作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方法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全局性…  相似文献   

6.
杨华文 《中学数学》2012,(19):59-61,3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想要的是:自由遨游在数学的天空中,自由呼吸在数学的花园里,自由徜徉在数学的长廊里.在数学的天空里,飞翔着生动,闪烁着鲜活,蕴育着智慧,然而,数学的抽象与逻辑就像一堵墙,在定格数学的同时,也凝固了人们对数学的兴趣.怎么办?……答案无他:实现数学的生活化,让数学课堂教学行走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导入新课要实现"生活化"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导入新课环节不是很重视,其实中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直线和平面垂直(第2课时)”.本文围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过程,谈谈在新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甘苦和教学反思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式的重要载体.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适当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认知期待,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设置精妙的数学情境导入新课?笔者以几个新课情境导入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其要求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突出课堂教学以“学”之当头,从学生的思、想、惑基本点设计教学,以主体间“活动”实施教学;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学习本位”“知识第一”的观念,做到“目中有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尝试权’、‘生成权’、‘展示权’、‘活动权’交给学生”.本文以“频率分布表”一节为例,频率分布表内容较简单,学生易掌握,一般教师在开设公开课时,都不愿选择这样的课上.简单的问题怎么上?这是新课程理念很关注的教学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讨的问题.笔者以“频率分布表”教学研讨活动为例,评析“活动”观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基本功差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对此我们谈谈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 .1 导入语一节课的导言 ,或一个新内容的出场的序幕 ,组织得好 ,它往往能显示教学内容的产生背景 ,暴露产生的过程 ,揭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说明其有用性 ) .新教师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再提出本节课的课题 .语言形式几乎都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今天我们将学习…… .这种千篇一律的导入语学生是越听越烦 ,对学习内容产生不了任何兴趣 ,教学效果也就大受影响 .其实 ,导入语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导入、用…  相似文献   

11.
这是浙江省2005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执教者尚俊获得了一等奖.课例给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讨论内容,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对这节课的重新设计.1.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三章第五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2.教学对象浙江省衢州二中(省一级重点)3.设计要点本教案在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以“设景—切入—探索—应用—反思”为基本教学过程,通过揭示知识的发现和发生过程,使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4日,笔者参加了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上课内容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本文围绕着这节课的设计、试教及修改的全过程,谈谈本人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点体会.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数列之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则是等差数列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前承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后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本节课是数列求和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倒序相加法”这一重要求和方法的典型载体.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个:(1)探究并获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初…  相似文献   

13.
新课导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注意力的集散,都与新课的导入有关.一堂课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成过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正态分布”的教学片段的精心设计,本节课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三角形”的第一节第1课时,本节课的内容为三角形的定义、三边的大小关系.在学习了平行线判定之后,学生已有了论证几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中可增加一些内容的理性和抽象性,就教材的几处进行再处理,笔者将新尝试的教学实录记录如下,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巧英 《中学数学》2012,(10):59+61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能依据现有的教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上好每一节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次调控的依据.在教学中,我们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精心安排新课导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本文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的引入的方法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总结:以科学故事引入新课;以日带新引入新课;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以身边事例引入新课;以生活趣味引入新课;使用类比引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入新课;以社会热点引入新课;以媒体课件引入新课.因此,只要恰到好处地引入新课,课堂实效就会更好.  相似文献   

17.
潘昱江 《中学数学》2023,(14):76-78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纯地进行数学知识教学,会让学生陷入厌烦的学习状态,而采用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中从新课导入的概念和要求出发,结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从旧知复习、生活应用、问题悬念、数学实验和推理类比这五个角度进行导入环节的创设,探寻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导入的几种形式张智平(湖北襄樊市工业学校441000)要想上好一堂课,新课引入很重要.它对于引导学生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实施课堂教学结构,展开知识线索,探寻知识规律能够起到“向导”的作用.下面是本人经过初步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供大家...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这是一堂学生活动较多的学习讨论课 .如何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来学习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本节课采用由学生从对比中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设计问题的设计思路是有新意的 .这节课总体上看是较成功的 .比教师平淡地“照本宣科”的教法效果更好 .好在教师正确处理了教材 ,师生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还在于有一个热烈轻松的环境 ,这是师生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的结果 .在热烈、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发展得更好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师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 .为此 ,教师要把握好“传统”和“创新”的关…  相似文献   

20.
<正>章起始课是伴随新课改涌现出来的新课型.20世纪相关的研究极少,更无对有关概念内涵的界定.进入本世纪,开始出现有关“章起始课”“章首课”等提法,研究者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呈递增趋势.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章起始课及其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经验,真正付诸教学实施的教师较少.[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数学内容结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