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尹海权  王明召 《化学教育》2012,33(12):1-2,19
介绍在现代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化学原理,涉及胶体电泳、琼脂糖凝胶的多级结构、DNA分子结构和粒子的电荷作用等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旨在为高中教育提供一级学科层面的知识联系,供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师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沈军 《化学教育》2000,21(4):15-16
学习化学离不开解化学习题,但历来主要是围绕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或重要知识与技术命题。即使是化学竞赛的命题也大致如此。这类习题固然有助于学生巩固与深入学习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有关知识点之间的综合与联系,但是一般难以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从各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不能不认为是这类习题的重要缺陷之一。  相似文献   

3.
化学知识的掌握,包括物质与化学反应等具体知识的积累,以及化学观念与概念方面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两者同时进行并相互制约。具体知识的积累扩大并发展了思维,在其中引入了新的对象,并使之能作出更为正确、清晰与广泛的概括与结论。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对化学现象的更深刻而自觉的领会。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与依赖。如缺乏具体的观念与概念,则思维不能导致正确的判断与结论,而思考的不足则削弱对化学现象的真正领会与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遇到两个问题:使学生得到有关化学事实的具体知识素养,并发展学生在化学概念与观念方面的思维力。这两个问题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同样的意义,如仅解决其中之一,则学生的知识尚  相似文献   

4.
邱长群 《化学教育》2011,32(11):56-58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讲究综合、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这门课程以学生的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属于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化学学科与技术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的技术素养高低对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呈正相关。通过调查表明,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运用技术课程的思想要求,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近代无机分析化学的应用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渗透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冶金学、考古学、海洋学以及化学学科的其他分支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放射化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分析化学。它与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事业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一些新兴的学科如“环境科学”、“宇宙科学”中也有大量的分析化学问题。近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分析化学的成长和发展,应用领域愈来愈广。近年来,“公害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分析化学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空气和水中有害物质的分析推动了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现代超痕量分析技术综合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巩固的基本化学知识,这是我们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巩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学生听课时很清楚,可是隔了一个时期就有些糊里糊涂一知半解了。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我发现我在教学中对巩固性原则的运用不够重视是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一年来,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巩固性原则的贯彻运用。现在把我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巩固化学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自然科学就是要了解改造自然、改善我们人类生活的系统知识,如果我们把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7.
王元莹 《化学教育》1986,7(2):10-12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正面临着“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爆炸”必然会引起学科间的渗透。近代化学发展中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知识的应用明显增多,这一趋势也必然反映到中学化学教学上来。下面着重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上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化学教学已经获得的一些成绩 (1)首先看一看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现在一般学生学习化学不感觉有负担,对化学这门课一般也都感到有兴趣,所以如此,首先是与教师用在教学上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 1.新课本编制的比较好,某些较重的内容(如原子量分子量的求法,当量浓度,化学平衡等)已经作了精简或取消。 2.化学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密切的联系,这门课易被学生接受 3.教师注意使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方法进行讲解,学生也能通过直观或实验对化学基本知识得以验证或巩固;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培养操作方面的技巧,这些都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覃孔彪 《化学教育》2007,28(1):30-33
将诗歌引入到化学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促使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文中介绍了对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穿插诗歌教学的理解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徐文基 《化学教育》2004,25(12):36-3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学科渗透与综合教学的能力,这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化学教师培养的更新更高要求。当前高师化学教学论的教学,无论在知识覆盖和学时数上都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创建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后续新课程——“化学综合教学教程”,培养师范生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是势在必行的课题。本文就创建“化学综合教学教程”课程的意义、定位、功能、目标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周贤亚  聂丽  黄磊  郑蕾  吕红  杨丽 《化学教育》2017,38(24):11-16
“趣味化学实验”是以化学知识科普、能力锻炼与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在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和通识课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强化信息收集、优化实验设计、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王忠  汪兆龙  周斌 《化学教育》2004,25(10):20-22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两大任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使两者有效结合,是我们化学教师始终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化学实验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许多原因(如教材的编写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以及高考模式等),高中化学实验一直是教学环节中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较严重的部分。部分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独立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解决常见问题,更谈不上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研究等较高要求了。笔者在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同时,兼任环境监测选修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能否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强烈兴趣,加强实验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环保知识的同时,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谈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文  张忠碧 《大学化学》1999,14(3):47-48,5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十分紧密的科学,其中充满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如何做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即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日益成为了广大化学教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认为,化学教育与美育密不可分,化...  相似文献   

14.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1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化学是 1门实验科学 ,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化学系的学生在低年级做各基础课实验 ,高年级做专门化实验和毕业论文。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基础理论、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在这些实验课中是分别学习的 ,各门课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分别学习和掌握的 ,学生缺乏大量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 ,缺乏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而高年级的专门化实验又由于专业划分过细 ,知识分割过窄 ,使学生学得的知识过窄 ,实验方法和技能也较单一 ,尽管基础扎实 ,但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 …  相似文献   

15.
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是针对化学生物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衔接本科-硕士教学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本文以“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蛋白质标记”科研融合型实验为例,结合化学生物学学科特点,将实验教学内容模块化,探索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六环节教学方式,应用于本科生综合实验教学。经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综合型实验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化学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真  陈鹏  刘磊  叶新山 《化学通报》2014,77(7):709-719
作为化学领域的一门新兴二级学科,化学生物学已经成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交叉研究领域,是推动未来生命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为依托,我国的化学生物学工作者以小分子探针为工具,充分发挥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对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分子事件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一些前沿方向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相关研究结果多次发表在顶级的国际期刊上。本文对近两年来我国化学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加以归纳和介绍:(1)基于小分子化合物及探针的研究。利用有机化学手段,通过设计合成一系列多样化的小分子化合物,以这些探针为工具深入开展了细胞生理、病理活动的调控机制、细胞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及重要靶标、抑制剂和标记物的发现、基于金属催化剂的活细胞生物分子激活等方面的研究;(2)以化学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着重发展了针对蛋白质、核酸和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特异标记与操纵方法,用以揭示这些生物大分子所参与的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3)采用信号传导过程研究与靶标发现相结合,以实现"从功能基因到药物"的药物研发模式,发展了药物靶标功能确证与化合物筛选的联合研究策略;(4)以化学分析为手段,发展了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或活体动物水平上,获取生物学信息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化学生物学的进步。共引用63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方法的一门科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与前期所学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有机化学知识在辅助高分子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实例和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窦洪庚 《化学教育》1990,11(5):28-29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知识源于实验,又应当在实验中得到发展。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应当用实验作为使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手段,而且应当用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实际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的化学知识能在实验中运用。权且称这种实验为“运用性实验”,按其思维过程的主要特征,又可分为分析型和综合型两类。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邹汉法  黄晓冬 《色谱》2003,21(4):311-315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手段(主要是分离、分析、测试手段)的创新和发展。而分析方法的发展也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向更高、更深入的层次进展。分析生物化学(ana lyticalbiochemistry)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利用现代的分析、分离手段来获取生物体系中的有关化学信息以及各种相互作用间联系的一门新兴学科。“21世纪生命科学的特点将首先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将密切地与功能研究相结合,而综合将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虽然过去存在对分析工作的生物学意义重视不够的问题,但这一情况正在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