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设计了测试记忆合金弹簧的形状记忆效应的物理实验.描述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结构,给出了实验内容的设计和实验方法,包括观察测试记忆合金弹簧的温度-形变记忆效应实验和电流-形变记忆效应实验.根据测量数据,描绘了用该仪器得到的温度-形变曲线和电流-形变曲线.该实验可作为设计性实验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开出.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近些年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和体会,分析了当前大学物理实验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演示性实验、仿真实验和网络选课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复摆实验、地磁实验和衍射光栅实验为例,说明在大学物理实验中,通过提供简单的实验器材,就可以将实验内容延伸扩展,将原来内容单一的实验扩展为多层次、多目的的实验项目,实现大学物理实验的简化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陈芳桂 《物理实验》2008,28(5):20-23
物理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实验理解、验证物理理论观点以及借助物理实验获得新认识的能力,它由实验基本能力、实验迁移能力和实验科研能力构成.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发展的特点,指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第一级和第二级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杰 《光谱实验室》2012,29(4):2354-2356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光学干涉实验和滤波实验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多光束干涉实验干涉图形和光强分布图,数值模拟了光学滤波实验字母滤波后的频谱图和字母成像图,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结果能够清晰的表达出实验和理论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光学实验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利军 《物理通报》2012,(1):123-12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高考要求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高考实验考查内容要求是来源于学生实验而又高于学生实验,要能充分体现平时认真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答题时有很大区别.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验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探究、创新和迁移能力.熟悉平时所做过的每一个实验,特别是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从而触类旁通,利用所给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及探究.下面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之间的关系为例来谈谈做这一实验时的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7.
主要参考了国内外高校物理实验模式,将创新性模式与传统实验模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和研究性实验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创新性实验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突出实验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增强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不能不开展实验创新.实际创新的内涵为实验改进、自制教具、实验管理和实验教研;实验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实验效果,还兼有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术和科学素养的广泛迁移功能.  相似文献   

9.
谭司庭  何毅  徐富新 《物理实验》2012,(9):18-21,28
为了满足开放式实验的需求,采用Flash开发了物理实验仪器库,根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流程,分别采用Excel和Flash嵌入Visual Basic的方式,开发了实验教学辅导系统.该系统既能够实现实验讲解、实验演示和成绩管理功能,又可以根据指定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模式,以已开发的仪器库为核心,实现指定实验和设计实验的仿真、数据处理;将实验报告分成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主观部分由教师评阅,客观部分由计算机自动评阅.  相似文献   

10.
高考物理科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生应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能力.其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独立的完成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瓜吸收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子吸收光普法研究了南瓜对铅的吸收特性, 结果表明:南瓜对铅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培养液pH 7时对铅的吸收量最大;这一结论与南瓜对重金属镉的吸收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12.
Microperforated panels (MPPs) can provide wide-band absorption without fibrous and porous materials and are recognized as next-generation absorption materials. Although the fundamental absorbing mechanism of an MPP absorber is Helmholtz-resonance absorption, sound-induced vibration of an MPP itself can affects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There have been some studie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sound-induced vibration and there even is a proposal to widen the absorption bandwidth by positively utilizing the vibration of an MPP itself. On the other hand, in a previou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PP absorbers and panel-type absorbers was investigated with infinite theory.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mholtz-resonance absorption and panel-type absorption in finite flexible MPP absorbers has not been clarified. Herein, from the viewpoint of an absorption-characteristics transition with the perforation rati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mholtz-resonance absorption and panel-type absorption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eigen-mode vibrations of the panel i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analytical model considers a finite flexible MPP supported in a circular duct, and the predicted data for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under normal incidence is validated by an experiment using an acoustic tube.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panel-type absorption due to eigen-mode vibrations of the panel occurs independently from Helmholtz-resonance absorption, while panel-type absorption due to a mass-spring resonance of a panel and a back cavity has a trade-off relationship with Helmholtz-resonance absorp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erforation ratio.  相似文献   

1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瓜吸收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南瓜吸收重金属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南瓜对镉的吸收量增大;随着水培时间的延长,南瓜对镉的吸收量增加,水培8 h后吸收量基本趋于饱和;吸收高峰在水培后2 h时出现,而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酸性和碱性条件较中性条件下南瓜植株对镉的吸收量均有下降,在pH 3条件下吸收量最小,pH 7条件下吸收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皖景天对镉和锌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皖景天对镉和锌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皖景天对镉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皖景天对锌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海滨  李岳  赵宏刚  温激鸿  温熙森 《物理学报》2013,62(15):154301-154301
利用层多重散射法分析了一种含圆柱形谐振散射体黏弹 材料吸声层在钢背衬条件下的低频吸声特性. 该吸声层由包覆软材料的圆柱空腔周期嵌入橡胶材料中构成, 其中, 散射体轴线与吸声层平行. 结果表明, 20 mm厚吸声层在1000–3000 Hz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通过综合分析单个散射体的吸收截面、单层周期散射体的声吸收、 结构内部位移场以及耗散功率密度分布, 揭示了该吸声层的低频吸声机理. 关键词: 水声吸声 吸收截面 耗散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16.
3-羟基黄酮在不同极性和酸碱度溶剂中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观测了3-羟基黄酮(3-HF)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现在吸收光谱中有3个吸收带,峰值位于300和345 nm的两个吸收带较强,位于415 nm处的吸收带较弱。用345 nm作为激发光,观测到两个荧光带,其中峰值位于400 nm的荧光带为3-HF稀醇式构型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增强,峰值位于526 nm的荧光带为3-HF互变异构体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减弱,这表明溶剂极性阻碍质子转移的发生。用415 nm的光激发样品,在荧光光谱中发现了3个新荧光谱带,峰值分别位于440,471和515 nm,这3个荧光谱带归属至今未见报道。为了指认这3个荧光谱带,分别观测了3-HF在不同酸碱度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其吸收光谱,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分析研究,指认出荧光峰位于440和471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两种阳离子的发射,峰值位于515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阴离子的发射。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a V-type three-level atom when the laser beam interacts only with one of its two transitions. With the presence of vacuum-induced quantum interference,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shows some new interesting features, which include ultranarrow absorption line, transparency, and a reverse-saturated absorption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r absorption with increasing laser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8.
用1.05,0.53μm激光辐照Au盘靶的吸收规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散等离子体卡计测量等离子体能量,研究~0.8ns,1.05,0.53μm激光辐照Au盘靶产生的Au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规律.报道了吸收与激光入射角度和功率密度关系的实验结果.根据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了吸收的定标规律.实验结果与一维平面等离子体模型模拟结果相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李鹏马红  马国宏 《光子学报》2014,39(7):1223-1228
利用开孔Z扫描技术研究了吸收峰分别为553 nm和503 nm的两种尺寸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溶液的非线性吸收性质.对于532 nm,6 ns激光脉冲,两种材料均表现出饱和吸收向反饱和吸收转化的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吸收峰波长大于激光波长时,饱和吸收过程由快、慢两种机制组成,分别对应基态载流子被激发至不同的激发态,而强光下的反饱和吸收与快过程相关;当吸收峰波长小于激光波长时,饱和吸收主要由快过程机制引起,强光下的反饱和吸收源自激发态吸收和双光子吸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量子点是研制光开关和光限制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Atmospheric Interfering Absorption on Measurement of BTX by DO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研究了去除BTX(大气中芳香烃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测量中O2、O3和SO2的干扰吸收. 针对O2的非线性吸收以及特征吸收结构随柱浓度的不同而变化的特点,研究了O2吸收组成成份-各个吸收带的非同步变化,即三个Herzberg吸收带与O2二聚体吸收带间的非同步变化,以及三个Herzberg吸收带之间,O2-O2和O2-N2两种二聚体吸收带之间也存在的非同步变化;结合各个吸收带的来源与特点研究了各个吸收带在O2吸收中的比重,以及对O2吸收在大气谱中校准误差的影响,最后得出最佳去除方法并证明了光程插值去除O2吸收的可能性. 针对大气中含量较高的O3与SO2的吸收,主要研究了吸收谱主要的影响因素-温度效应对于O3和SO2吸收结构去除误差的影响,讨论了用插值方法去除O3吸收结构时应选择的最佳温度条件. 最后,通过对实际大气进行了实际监测,获得了与点式仪器GC的检测结果的较好相关性,并得到了较低的BTX的检测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