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邻苯二甲酸酐(PA)与环氧丙烷(PO)、邻苯二甲酸酐与环氧氯丙烷(ECH)开环交替共聚 . 研究了Fe/Al、 Fe/α,α′-联吡啶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替度, 测得共聚物中邻苯二甲酸酐含量达46%以上. 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共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及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PA-PO、 PA-ECH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09.3和99.7 kJ/mol.  相似文献   

2.
用 Fe(acac) 3- Al(i- Bu) 3- α,α′-联吡啶 (acac=乙酰丙酮 )催化邻苯二甲酸酐 (PA)与环氧丙烷 (PO)、邻苯二甲酸酐与环氧氯丙烷 (ECH)开环交替共聚 .研究了 Fe/Al、Fe/α,α′-联吡啶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替度 ,测得共聚物中邻苯二甲酸酐含量达 46 %以上 .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共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及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PA- PO、PA- ECH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10 9.3和 99.7k J/mol  相似文献   

3.
Fe—A1—α,α′—联吡啶催化PA与PO,PA与ECH开环共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房江华  章哲彦 《分子催化》2000,14(2):129-132
用Fe(acac)3-A1(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邻苯二甲酸酐(PA)与环氧丙烷(PO)、邻苯二甲酸酐与环氧氯丙烷(ECH)开环交替共聚。研究了Fe/A1、Fe/α,α′-联吡啶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替度,测得共聚物中邻苯二甲酸酐含量达46%以上。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及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PA-PO、PA-  相似文献   

4.
Fe(acac)3-Al(i-Bu)3对马来酸酐与茴香脑共聚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茴香脑(ANE)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A与ANE共聚对单体的浓度呈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31.0kJ/mol.用IR和13CNMR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交替的,其中酸酐的含量为45.6%.用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分子量的分布较窄,PDI=1.19~1.42.用DT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其分解温度为501.1℃.  相似文献   

5.
马来酸酐与环氧丙烷开环共聚,所得聚酯具有功能团(C=C),可以通过接技、交联待方法改变其性能,马来酸杆与环氧化物开环共聚合成聚酯,所用催化剂通用有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稀土 事物等,我们在铁系催化丁二聚合和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的基础上,首次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催化剂用于马来酸酐与环氧化物开环共聚,发现该催化剂催化共聚反应具有时间短、收率高、共聚物交替度高等优点,并测定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氯丙烷(ECH)交替共聚,发现Nd(naph)3-Al(i-Bu)3(naph=环烷酸)是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及催化剂浓度毕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92.3kJ/mo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kJ/mol.  相似文献   

8.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了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并\r\n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r\n的结构与组成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r\n合的特点.结果表明,含ZnCl2和叔丁醇的非晶态DM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r\n催化活性.该催化体系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控,不饱和度很低(<14μ\r\neq/g),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n/Mw<1.4\r\n8).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环均聚物的链结构具有无规立构\r\n的特点,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尾方式.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r\n环-环氧乙烷共聚物的链结构是无规分布的.  相似文献   

9.
黄士力  房江华 《化学研究》1999,10(4):34-36,40
研究了马来酸酐与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及Fe(acac)3 Al(i Bu)3 α,α’ 联吡啶络合物(acac= 乙酰丙酮) 催化马来酸酐(MA) 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的特征,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异戊二烯催化脱氢环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钼-乙酰丙酮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M\r\noO2(acac)2.以MoO2(acac)2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r\n异戊二烯一步脱氢环氧化制3-甲基呋喃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r\n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之比、温度、时间、溶剂和助剂等)对该\r\n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at)∶n(CH2∶C(CH3)CH∶CH2)∶\r\nn(H2O2)=1∶100∶100,θ=40℃,t=6h的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r\n转化率为70.8%,3-甲基呋喃选择性为54.8%.提出了异戊二烯脱\r\n氢环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马来酸酐与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及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络合物(acac= 乙酰丙酮) 催化马来酸酐(MA) 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的特征,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发现Nd(naph)_3-Al(i-Bu)_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113kJ/mo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Fe(acac)3-A 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 kJ/mol.  相似文献   

14.
Nd(naph)3-Al(i-Bu)3催化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交替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发现Nd(naph)3-Al(i-Bu)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11kj/mol.  相似文献   

15.
HY沸石上2,6-二叔丁基萘的择形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张辉  刘中民 《催化学报》2002,23(2):137-139
 研究了脱铝HY沸石(n(Si)/n(Al)=3.8)上萘(naph)的\r\n选择性叔丁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八面沸石对该反应过程有较好的择形\r\n催化作用,两种异构化产物(2,6-二叔丁基萘和2,7-二叔丁基萘)\r\n之间存在着热力学平衡,即两种异构化产物可在酸性中心位上相互转化\r\n.在以叔丁醇为烷基化试剂,WHSV=2h-1,n(t-BuOH)/n(naph)\r\n=3,反应温度为120℃的反应条件下,萘的转化率可达98.43%,β-\r\n位选择性可高达100%,二叔丁基萘收率可达74.34%,2,6-二叔丁\r\n基萘/2,7-二叔丁基萘质量比为6.24.  相似文献   

16.
镍配合物[N,N]NiBr2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齐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啶甲醛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缩合形成有机配体[N,N],\r\n它与金属镍的卤化物NiBr2作用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N,N]NiBr2.这\r\n种配合物在含铝助催化剂存在下显示出较高的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所\r\n得乙烯齐聚物具有较高的支化度和较低的α-烯烃含量.实验结果表明\r\n,吡啶环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催化反应的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助催化\r\n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溶剂和乙烯压力等对该体系的催化反应活性及产\r\n物结构具有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催化聚合反应的工艺条\r\n件,有可能实现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提高产物中\r\nα-烯烃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r\n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r\n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r\n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r\n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对于在较低温度(30\r\n0℃)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时,最佳Ni/\r\n(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时,最佳\r\nNi/(Ni+W)原子比为0.23.当催化剂在300~450℃下硫化时,其噻\r\n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r\n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8.
β沸石催化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Hβ沸石及改性Hβ/Al2O3对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r\n应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和NH3-TPD方法表征了Hβ沸石及改性Hβ/\r\nAl2O3的酸性和结构特性,讨论了其酸性对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r\n结果表明,Hβ沸石和Co改性的Hβ/Al2O3的催化性能都优于目前文献\r\n报道的最好水平,对催化邻苯二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具有良好应用开\r\n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α,α′-联吡啶对H_2O_2氧化靛红的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本文建立了测定α,α′-联吡啶的新催化光度法,灵敏度为2.25×10 ̄(-9)mol·L ̄(-1),测定范围为0~4×10 ̄(-8)mol/25m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 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 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 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 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