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雌甾-卟啉仿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构型与反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淑华  陈焰  李恒光 《化学学报》1997,55(7):716-722
17β-雌二醇与氯乙酰氯反应所得产物2与卟啉1反应, 合成了雌甾-双卟啉二聚体3及雌甾单卟啉4。引入金属后得到雌甾-卟啉钴仿酶模型化合物3a及4a。它们的结构与构型经UV-Vis,IR, 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考查了3a对氢醌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龚良初  杨燮龙 《化学学报》1985,43(3):302-305
铁卟啉的衍生物为重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大量的研究使人们清楚地理解了它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例如β-取代基、轴向配体、铁离子的氧化态和自旋态等因素,对铁卟啉的氧化还原性质、配位能力等都会产生影响.然而关于 meso-取代基对铁卟啉(TPP 类除外)的性质和电子结构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两种新的 meso-硝基铁卟啉 Fe(5-NO_2OEP)Cl(2)及 Fe[5,15-(NO_2)_2OEP]Cl(3)的合成并研究 meso-硝基对八乙基卟啉铁(1)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雌酚酮、雌二醇及炔雌醇与Grignard试剂交换后在HMPA存在下与聚甲醛反应, 实现了雌甾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甲酰化, 合成了一系列2-甲酰基雌甾化合物. 测定了它们的^1^3C NMR和MS, 讨论了分子中互为邻位的酰基和羟基对甲酰基碳、A环dmdo及其它碳的δc的影响; 讨论了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途径及有关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4-雌甾烯-3,17-二酮(5)为原料,经四步得到17β-羟基-△~(4,6)-雌甾二烯-3-酮(4),(4)与二甲基铜锂试剂经1,6共轭加成合成了目的物7α-甲基-17β-羟基-雌甾-5-烯-3-酮(2b)。经药理试验表明2b具有明显的抗着床及抗早孕活性。  相似文献   

5.
黄枢  丁力  王先元  李广年 《有机化学》1987,7(3):189-192
通过2-和4(或5)-咪唑基甲醛分别与吡咯缩合,合成了 meso-四(2-咪唑基)卟啉和 meso-四[4(或5)-咪唑基]卟啉,并考察了它们的水溶性性质。最后用这两种四咪唑基卟啉制备了10种金属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吡嗪双甾体的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伟生 《有机化学》2000,20(1):11-21
吡嗪双甾体,包括从海洋寄生虫Cephalodiscusglichristi体内分离得到Cephalostatins和从海洋生物Ritterellatokioka体内分离得到的Ritterazines以及它们的人工合成类似物,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甾体-生物碱杂化体,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表现出极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自从1988年,第一个吡嗪双甾体cephalostation1被报道后,至今许多新的天然的或非天然的吡嗪双甾体出现在各种科学期刊中。本文重点综述了1988年至1998年期间有关吡嗪双甾体结构与合成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_(12)等都是不对称的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叫,1975年Anton等首次合成了几种不对称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其后,Leznoff,Molinaro等也发表了有关工作.我们模拟叶绿素的结构合成了三个系列13个具有不同长度碳链的单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铜、锌、钴、镍等金属配合物(图1).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表征了它们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寻找新的甾体口服避孕药的研究中,设计了A-失碳-3,9(10)-二烯-18-甲基甾体(1)作为全合成研究的目的物.前文已报道从5’-甲基呋喃二噻烷阴离子2b与消旋甾体CD环合成原3b的共轭加成,合成了两个新的消旋3-氧杂-A-失碳甾体4b和5b.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9.
CO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 IV: 光透薄层电极(OTTLE)研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薄层电极的光谱电化学技术, 确定了催化剂碘化四[4-(三甲铵基)苯基]卟啉合钴(Co TMAPI)当恒电位控制在0.6-0.3, -1.0V时分别得以一价, 二价, 三价中心离子的可见紫外光谱, 检测到在咪唑存在下, CO2与一价钴卟啉生成的配合物, 并用易于与一价钴卟啉配位的碘甲烷来进一步证实, 从而肯定了CO2的电催化还原是通过形成CO2配合物中间体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合成7α,18-二甲基-19-去甲基-甾体物的关键中间体10a是通过从3a与4的缩合物5经氢化、环合、再氢化而得到,同样地可获得7β,18-二甲基雌甾二醇衍生物10b即:6→7b→9b→10b。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1β-羟基或11β-甲氧基雌甾-4,9-二烯衍生物A环芳构化反应, 我们发现在质子溶剂中,酸催化能促进雌甾二烯衍生物转变成雌甾-1,3,5(10),9(11)-四烯.推测反应经过一个雌甾-4,9,11-三烯-3,17-二酮中间体机理. 这一机理通过进一步研究部分得到证实.碘同样可以催化这种芳构化.  相似文献   

12.
甾体类药物由于其特有的生理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本文采用一锅法及分步合成法,通过胆甾-4-烯-3,6-二酮及22-降-3β-羟基胆甾-5-烯-22醛与水合肼反应,然后进一步与不同的芳香醛反应,合成了5个新的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甾体芳杂环腙化合物,合成物经IR、NMR及HRMS进行结构表征。同时对合成物进行了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13.
肟醚类化合物往往表现出很好的杀虫、除草、抗菌、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胆甾醇、豆甾醇出发,通过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得到系列3-取代、6-取代及22-取代甲氧基肟醚和苄氧基肟醚甾体化合物,通过IR、NMR及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分别采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Bel-7404)和鼻咽癌细胞(CNE-2)对合成产物及部分合成中间体进行了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具有22-取代结构的甲氧肟醚及苄氧肟醚甾体化合物对这些肿瘤细胞株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22-降-3β-羟基-22-苄氧肟基-豆甾-6-缩胺硫腙(15)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IC50值为5.7μmol/L.  相似文献   

14.
周维善  戴伟民 《化学学报》1986,44(5):472-478
本文报道两个新的(±)-3-氧杂-A-失碳甾体1a和1b的合成,5'- 甲基呋喃二噻烷阴离子5b与消旋甾体CD环合成原6在THF-HMPA中进行共轭加成得到9,10-开环-3-氧杂-A-失碳甾体22,后者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23,继而进一步水解生成1b.23用Raney-Ni脱硫则生成1a.  相似文献   

15.
改变甾体的甾核结构,在甾核或支链中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得到一些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按照不同类型甾核结构分类,结合本课题组在具有特殊甾核结构甾体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理活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对近年来具有A-失碳甾体化合物、B-失碳甾体化合物及C-失碳-D-增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进行讨论,并展望了此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国发  张元福 《化学学报》1985,43(11):1104-1106
我们曾简化和改进了Horrocks方法制得乙酰丙酮-5,10,15,20-四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在此工作基础上,研究了邻硝基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本文报道乙酰丙酮-5,10,15,20-四(邻氯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o-Cl)Tppacao(Ln:Tb,Dy,Tm;(o-Cl)Tpp:四邻氯苯基卟啉;acac:乙酰丙酮根)和间氯苯基配合物Ln(m-Cl)Tppacac(Ln:Tb,Dy,Ho,Er,Tm,Yb,Lu;(m-Cl)Tppacac:四间氯苯基卟啉),并表征了它们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张功成  谭镇 《应用化学》1989,6(4):50-53
地质体内古生物遗体的某些成分,经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演变成某些稳定的、特征性的化合物,地球化学上称为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s或biomarkers),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它们的生物前身物的对比可用于研究沉积环境、古生态特征,特别可为石油的成因、迁移,油源对比,地质模拟实验等提供重要依据。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烷等都是石油、煤和近代沉积物中已知的生物标志物.前文报道了4α-甲基-5α-胆甾烷,  相似文献   

18.
庄治平  周维善 《有机化学》1983,3(6):405-416
近年来,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已广泛用于甾体化合物全合成,其主要一步是由取代的苯并环丁烯热裂而成的5,6-二亚甲基-1,3-环己二烯发生区域专一和立体选择性的环加成反应,构成甾体骨架。现在用此法已合成了一系列消旋和光学活性的甾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蔡祖恽  倪元  张量 《化学学报》1993,51(6):607-611
(+)-3-甲氧基-7α-甲基-17α-氰甲基-17β-羟基-1,3,5(10)-雌甾三烯12是通过从1与2的缩合物经氢化、环合、锂氨还原、去叔丁基、氧化、次甲基化以及开环氧共七步反应合成而得.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光 《有机化学》1986,6(2):98-107
本文对几种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系统,做一个简单的综述,其中包括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二聚体,卟啉二聚体;卟啉-苯醌共价键络合物以及其他合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