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王敬  艾连峰  马育松  张海超  李玮  于猛 《色谱》2015,33(11):1175-1185
在系统优化固相萃取吸附剂填料类型、洗脱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基础上,建立了牛奶和奶粉中21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方法。试样用乙腈均质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后,用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7种农药在10~1000 μ g/L,16种农药在50~1000 μ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3~7.59 μ g/kg,定量限(S/N=10)为0.10~21.94 μ 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6.9%~12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17.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相比其他多残留分析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日常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萃取净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建立了人参中11种农药同时检测的方法。样品用1%冰乙酸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离心后,上清液经填有无水硫酸镁、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硅胶和石墨化炭黑的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复溶后进行GC-MS/MS测定,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当11种农药加标水平为0.004,0.01 mg/kg时回收率为54%~10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出限(S/N=3)不高于6μg/kg;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农药的多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3.
彭晓俊  秦汉  温绮靖  梁伟华  梁优珍 《色谱》2016,34(8):817-822
以自制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分层填装的双层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建立了测定陈皮及其制品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经Agilent RTS-1701毛细管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考察了填料类型、填料用量、洗脱方式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20~1.0 mg/L,相关系数为0.9990~0.9998,检出限为3.5~9.6 μ g/kg。样品在10、25、100 μg/kg 3种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50.8%~109%,相对标准偏差为2.7%~8.5%。该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检出限能满足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自制固相萃取柱可降低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艺羡  陈萍虹  聂丹丹 《色谱》2018,36(6):531-54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动态多反应离子监测(dMRM)模式,结合串联双色谱柱检测茶叶中53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QuEChERS缓冲盐,用乙腈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为减少农药在GC-MS/MS分析中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标准溶液中加入古洛糖酸内酯和山梨醇作为保护剂,用蒽醌-D8和磷酸三苯酯作双内标定量。结果表明,除了氯氰菊酯的线性范围是40~1000 μg/L外,其他52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20~5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有28种农药的定量限(LOQ)小于10 μg/kg,其余25种农药的定量限为10~2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2.5%~13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9.4%。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茶叶在GC-MS/MS上的基质效应,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质联用法(ASE/SPE/GC-MS)测定稻谷中1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以乙腈为溶剂,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30 m L萃取池中,10.34 MPa压力、80℃条件下,加热5 min,用乙腈静态萃取3 min,循环2次,再用池体积60%的乙腈冲洗萃取池后用氮气吹扫100 s)后,过自制固相萃取柱净化(萃取速率:1滴/秒),洗脱旋蒸后正己烷定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在优化条件下,18种农药在0.05~1.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以3倍标准偏差和8倍标准偏差计算检出限和定量限,18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104~0.647 mg/kg,定量限为0.276~1.724 mg/kg.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82.5%~105.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6.4%.方法适用于稻谷中18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何建丽  彭涛  谢洁  胡雪艳  常巧英  陈辉  范春林  李存 《色谱》2016,34(7):708-714
建立了使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同时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全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的方法。分别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质谱条件等进行了比较和优化,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经Oasis W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Atlantis T3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结合定量。16种PFAS在0.5~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68.6%~109.2%,RSD为2.5%~18.1%(n=6)。检出限为0.2~0.5 μg/kg,定量限为0.5~1.0 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样品中PFAS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以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紫皮石斛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GPC去除类脂杂质和大分子物质,后经Envi-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SIM)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26min内10种农药得到很好的分离,农药残留量在0.02~0.5μg/mL,方法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3~0.999 9,农药加标浓度为0.05mg/kg和0.2mg/kg时,加标回收率在70.4%~115.8%,相对标准偏差在2.8%~9.6%,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检出限为0.005 2~0.011mg/kg。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能够运用于石斛中多组分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韭菜中的多种农药残留。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匀质提取,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在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对Qu ECh ERS方法的提取和净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44种农药残留在10~5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R~2)在0.9971~0.9999之间。在10μg/kg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4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91.5%~119.6%,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1%。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葡萄干中105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采用TPH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待测物经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3.0 mm×100 mm,1.8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105种农药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检出限(S/N≥3)为0.03~3.0μg/kg;定量限(S/N≥10)为0.1~10.0μg/kg;3个加标水平(1,2,10倍定量限)下,回收率在67.3%~11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20%之间。适用于葡萄干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0.
余璐  宋伟  吕亚宁  赵暮雨  周芳芳  胡艳云  郑平 《色谱》2015,33(6):597-612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建立了茶叶中20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和确证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Carb-PSA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乙腈-甲苯(3:1, v/v)洗脱,采用UPLC-Q-TOF/MS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204种农药的一级精确质量数据库和二级谱图库,通过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保留时间、同位素比值等信息对检测结果进行自动检索,从而在无对照标准品的情况下完成了204种农药的定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对茶叶中204种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筛查,在10、20、5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8.1%~117.2%,相对标准偏差为3.1%~18.9%。定量限均小于10 μg/kg。采用本方法对4份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与GB/T 23205-2008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茶叶中20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1.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蔬菜、水果中129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试样用1%乙酸乙腈均质提取,采用混合型固相分散萃取剂净化后,用G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9种药物在一定的含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不同基质在10 μg/kg添加水平下大部分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6.2%~12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4.4%;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3~16.7 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经济有效,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农药多残留的同时快速筛查测定。  相似文献   

12.
曹赵云  牟仁祥  吴俐  林晓燕  朱智伟  陈铭学 《色谱》2014,32(12):1390-1399
建立了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3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石墨碳黑串联丙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GC-MS全扫描模式采集,结合解卷积技术定性分析,内标法定量。分别对程序升温和大体积进样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方法选择性和耐用性。在最优条件下,32种农药的响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各农药的方法检出限为2.0~5.0 μg/kg,以菠菜、四季豆和黄瓜为代表基质,进行3个水平(0.010~0.50 mg/kg)的加标回收试验(n=6),回收率为65.2%~12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22.3%。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耐用,能满足蔬菜、水果中多类多残留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种酰基吡唑类农药(呋吡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苯胺、吡唑特、苄草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冷冻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净化,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在20~1000 μg/L范围内,所有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均低于2 μg/kg,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01、0.02、0.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所有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均处于82.7%~11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12.3%。该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酰基吡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中常见的隐性农药、禁限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蔬菜样品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QuEChERS、色谱和质谱条件下,41种农药在1.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1.00 μg/kg,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4.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8%~11.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用于蔬菜中41种农药的快速测定,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采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果蔬中2,4-滴、噻苯咪唑、乙萘酚、邻苯基苯酚、二苯醚和联苯6种保鲜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同时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提取液经酸性氧化铝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以甲醇-0.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35 nm,外标法峰面积定量。6种保鲜剂在0.5~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6种保鲜剂在样品中添加1、2和10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84.2%~99.1% (n=6),相对标准偏差为1.67%~10.3%;方法的定量限为1 mg/kg。该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果蔬中6种保鲜剂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蔬菜、水果中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环氟菌胺、嘧菌胺、双炔酰菌胺和硅噻菌胺6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检测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合新型核壳型填料色谱柱(Poroshell 120 EC-C18)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固相萃取结合新型色谱柱分离解决了酰胺类农药分析中基质效应强的难点问题。6种杀菌剂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0;对7种蔬菜及3种水果进行0.5、5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5%~124%,相对标准偏差(RSD, n=5)为1%~18%; 6种杀菌剂的方法检出限(S/N≥3)为0.10~0.17 μg/kg。该净化、分离模式显著降低了蔬菜、水果中6种新型酰胺类农药的基质效应,方法简单准确,可满足蔬菜和水果中啶酰菌胺等6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种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蔬菜、水果、茶叶、大豆等10种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以乙酸乙酯(蔬菜、水果、茶叶样品)或乙腈(大豆样品)为提取剂,上层有机相经浓缩、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流动相定容后,采用HPLC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上,以甲醇和缓冲盐溶液(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四溴菊酯的质量浓度在2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在0.01、0.02、0.1 mg/kg(粮谷类、茶叶、大豆样品)和0.005、0.01、0.05mg/kg(果蔬类样品)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92%,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0%~12.6%(n=6),定量下限(S/N≥10)为0.01 mg/kg(粮谷类、茶叶、大豆样品)和0.005 mg/kg(果蔬类样品)。该方法不受溴氰菊酯干扰,可直接测定四溴菊酯,克服了以往方法只能测定四溴菊酯和溴氰菊酯总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同时检测谷物、蔬菜和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1%(体积分数)乙酸丙酮溶液提取,以无水硫酸镁(MgSO_4)脱水,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无水MgSO_4、多壁碳纳米管(MWCNT)混合净化剂净化,经C_(18)色谱柱分离,用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外标法定量。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在20.47~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在0.02~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 0,加标回收率为70.02%~11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19.62%(n=3)。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的检出限为6.15~16.67μg/kg,定量限为20.47~55.5μg/kg。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的检出限为0.006~4.44μg/kg,定量限为0.02~14.79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谷物、蔬菜、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