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d(naph)3-Al(i-Bu)3-α,α'-联吡啶(naph=环烷酸)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用凝胶色谱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 表观活化能为49.34 kJ.mol-1.  相似文献   

2.
研究Nd(naph)3-Al(i-Bu)3-α,α′-联吡啶(naph=环烷酸)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用凝胶色谱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49.34kJ.mol^-1。  相似文献   

3.
 用Fe(acac)3-Al(i-Bu)3-α,α′-dipy(acac乙酰丙\r\n酮,dipy联吡啶)催化邻苯二甲酸酐与环氧环己烷开环交替共聚反应,\r\n研究了Fe/Al,Fe/α,α′-dipy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核磁\r\n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替度,测得了共聚物中邻苯二甲酸酐含量达\r\n31%以上.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得了共聚物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共聚\r\n物分子量的分散度很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对单体的\r\n浓度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6.1kJ/mo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kJ/mol.  相似文献   

5.
在低温下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1,4-脱水-2,3-二-氧-(对迭氮基苯甲基)-α-D-核糖(ADABR)的阳离子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首次合成了具有1,5-开环α-结构的聚合物。单体ADABR由1,4-脱水-α-D-核糖在DMF溶剂中与对溴甲基迭氮基苯反应获得。聚合物的结构由比旋光度、1H-NMR和13C-NMR及IR谱确认。用五氟化锑为催化剂则得到了同时含有α-呋喃单元和β-吡喃单元混合结构的聚合物。研究了催化剂及其用量、聚合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聚合反应机理。为研究1,4-脱水-2,3-二-氧-(对迭氮基苯甲基)-α-D-吡喃核糖的聚合活性以及便于测试迭氮基的含量对聚合物光刻性能的影响,还初步研究了单体ADABR与1,4-脱水-2,3-二-氧-苯甲基-α-D-吡喃核糖(ADBR)的共聚反应。从共聚物的结构分析可以认定共聚物具有1,5-α-结构,并且单体1,4-脱水-2,3-二-氧-苯甲基-α-D-吡喃核糖在实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低温下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1,4-脱水-二-氧-(对迭氮基苯甲基)-α-D-核糖(ADABR)的阳离子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首次合面了具有1,5-开环α-结构的聚合物。单体ADABR由1,4-脱水-α-D-核糖在DMF溶剂中与对溴甲基迭氮基苯反应获得。聚合物的结构由比旋光度、^1H-NMR和^13C-NMR及IR谱确认。用五氟化锑为催化剂则得到了同时含有α-呋喃单元和β-吡喃单元混合结构的聚合物。研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Fe(acac)3-Al(i-Bu)3对马来酸酐与茴香脑共聚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茴香脑(ANE)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A与ANE共聚对单体的浓度呈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31.0kJ/mol.用IR和13CNMR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交替的,其中酸酐的含量为45.6%.用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分子量的分布较窄,PDI=1.19~1.42.用DT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其分解温度为501.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Fe(acac)3-Al(i-Bu)3-8-羟基喹啉(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MA)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布很窄,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39.1KJ/mol。  相似文献   

10.
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EPMA)含有两个可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基团,即α位C=C双键和酯基上的环氧基。控制适当的聚合条件可使α位双键选择性地进行阴离子聚合而一步合成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带有环氧基团的窄分布(Mw^-/Mn^-≤1.10)PEPMA^[1]。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过程、温度对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并通过改进单体的精制方法,试图合成单分散Mw^-/Mn^-≤1.05)官能性PEPMA。同时,通过与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阴离子共聚,对单体的聚合顺序、共聚物组成比、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进行探讨,并对所得聚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固定化酶Novozyme435(NV435)催化聚乙二醇(PEG)开环聚合己内酯(CL)得到端基带有羟基的ABA型三嵌段聚合物,用2,2-二氯代乙酰氯将聚合物的端羟基功能化形成H型大分子引发剂,在CuCl/HMTETA体系中引发4-乙烯基吡啶(4VP)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得到了具有两亲性的H型五嵌段聚合物(PVP)2-b—PCL-b.PEG-PCL-(PVP)2,用红外光谱(FT IR),核磁共振(^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与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型五嵌段聚合物分子量46121g/mol,分子量分布1.30.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H型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呈球形结构,平均直径为70nm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两种炎氮杂冠醚聚合物作三相催化剂,研究了其对α-对氯苄基-α-(1,2,4-唑-1-基)频哪酮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介质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叔氨结构的类氮杂冠聚合物(Ⅱ)在苯及苯-水溶剂中均有良好的活性和较好的重复催化性能,而含仲胺结构的相应聚合物(I)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两种炎氮杂冠醚聚合物作三相催化剂,研究了其对α-对氯苄基-α-(1,2,4-三唑-1-基)频哪酮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介质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叔氨结构的类氮杂冠醚聚合物(Ⅱ)在苯及苯-水溶剂中均有良好的活性和较好的重复催化性能,而含仲胺结构的相应聚合物(Ⅰ)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PCL-PEG-PCL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氮气保护下,以辛酸亚锡和聚乙二醇为共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在聚乙二醇(PEG)链段分子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盛了不同分子量聚己丙酯链段的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以及不同分子量PEG链段而聚己内酯链段相同的嵌段共聚物。采用GPC、DSC、FTIR、^1H-NMR及吸水性测试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聚合反应为可控反应,可通过调整聚乙二醇与ε-己内酯的比例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聚乙二醇组分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聚合物的亲水性,并破坏了其结晶性。  相似文献   

15.
直接缩合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聚合反应-共沸精馏耦合的方法,直接缩合合成低分子量聚乳酸,系统研究了分子筛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催化剂对聚合物产率及分子量的影响。采用IR、GPC、^1HNMR等测试手段时聚乳酸进行了表征,并与丙交酯法所得聚乳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锡(Sn)是理想的乳酸缩合聚合催化剂,而直接将分子筛加入到聚合反应体系中可有效地提高聚合物分子量。采用γ-Al2O3负载的催化剂可以得到分子量较高且分散和  相似文献   

16.
在70~90℃对标题化合物外消旋异构体引发的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内消旋异构体、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反应条件下,上述四种引发剂均能使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续而增大,但C-C键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链增长的影响远大于BPO和AIBN,这一现象应与α-氰基-α-乙氧甲酰基苄基自由基的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70~90℃对标题化合物外消旋异构体引发的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内消旋异构体、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反应条件下,上述四种引发剂均能使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续而增大,但C-C键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链增长的影响远大于BPO和AIBN,这一现象应与α-氰基-α-乙氧甲酰基苄基自由基的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8.
Y(AcAc)3/n—BuMgCl络合催化ε—己内酯本体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稀土乙酰基丙酮盐[Y(AcAc)3]与格氏试剂(n-BuMgCl)络合催化ε-己内酯聚合。研究了单体与催化剂摩尔化、助催化剂用量、温度、时间及第三组份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增加助催化剂用量或选择合适的第三组份如二甲基亚砜能有效地提高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为2.1。X-衍射分析表明聚己内酯为结晶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引发剂结构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引发剂,溴代乙酸乙酯(EBrA)、α-溴代丁乙酯(EBrB)、α-溴代异丁酸乙酸(EBriB)引发的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发现EBrA引发的苯乙烯的ATRP不是“活性”聚合。EBriB引发的苯乙烯的ATRP引发效率不够高,也不是典型的“活性”聚合。EBrB引发的苯乙烯的ATRP是较为典型的“活性”聚合: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调节单体/引发剂的投料量及反应时间来控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很窄,且有随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变窄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α-氯代乙苯/TiCl4/Ti(OiPr)4引发β-蒎烯活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条件下,在CH2Cl2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TiCl4和Ti(OiPr)4混合物为Lewis酸活化剂,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单独使用强的Lewis酸TiCl4时,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Lewis酸Ti(OiPr)4后,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变窄,当Ti(OiPr)4/TiCl4摩尔比为1/3时,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这种活性聚合特性由单体添加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