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宗彪  成克军  吴世晖 《化学学报》1997,55(10):1004-1008
本文报道从稀土金属氧化出发, 在THF中与TMSCl/CH3OH反应, 制备无水稀土氯化物LnCl3.nTHF的方法。此法具有产物纯度高, 产率好, 制备条件温和, 操作方便等优点, 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无水稀土氯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取无水EuCl3,ErCl3和LuCl3。稀土氧化物为原料 ,无水氯化铝为氯化剂和传输介质。Ln2 O3与过量的氯化铝在3 0 0℃反应 ,生成LnCl3。LnCl3在高温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气态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低温分解。控制适当的温度梯度场 ,可实现LnCl3与其他固体分离。残余氯化铝在 2 0 0℃加热除去。产物收率 >90 % ,纯度 >99 5%。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无水LnCl3。  相似文献   

3.
稀土荧光粉预制品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温固相合成生产稀土荧光粉和湿法共沉淀预制备法生产稀土荧光粉的特点,表明通过湿法共沉淀可以在较短时间和较低温度下合成稀土荧光粉, 介绍了Y2O3∶ Eu, LaPO4∶ Ce, Tb和SrAl2O4∶ Eu2+的湿法共沉淀预制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合金具有成本低、成份均匀且容易控制、质量较好、易实现连续化生产等优势.本文结合稀土合金在金属结构材料、磁性材料和贮氢材料中的应用,在介绍熔盐电解的知识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稀土分别与镁、铝、铁、钴、镍、铜等组成的合金的熔盐电解制备研究进展,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周子咎  沈琪 《应用化学》1992,9(2):96-98
稀土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特别是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稀土化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对于某些难进行的Diels-Alder反应,使用Lewis酸作催化剂可缓和反应条件,提高产物收率,改善产物选择性。其中,含稀土离子的Lewis酸在某些反应中显示了比其它Lewis酸更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本文报道以丁二烯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用7种简便易得的稀土氯化物催化这一Dies-Alder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工作, 主要内容有: 低钕快淬Fe3B基钕铁硼新型纳米晶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相结构与磁性, 快淬Pr2Fe14B/α-Fe型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微结构与永磁性, 快淬Sm-Co基稀土永磁材料的织构与磁各向异性的关系, 以及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矫顽力机制和模拟计算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稀土纳米化将有助于发现新性质、开拓新材料,因此,稀土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各种形态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复合与组装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制备并提纯了酸性媒介红稀土(La, Nd, Y, Er)染料, 稀土及元素分析测得其稀土与配体酸性媒介红染料物质的量的比为1∶1; 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 在酸性媒介红稀土染料的结构中, 稀土离子(La3+, Nd3+, Y3+)与配体染料分子中的羧基、羟基产生配位作用, 其中Y3+同时还与偶氮基(-N=N-)作用,在3个稀土染料中稀土离子与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SO3-)也产生作用; 所有样品的羊毛布料染色实验及其各项牢度测试结果表明 酸性媒介红稀土染料羊毛染色比相应配体酸性媒介红染料色光纯正, La, Nd染料染色增深, Y, Er染料染色增艳, 但均比铬金属络合染料颜色鲜艳, 钇染料的各项羊毛染色牢度比配体染料好, 与Cr金属络合染料相当, 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汪燕鸣  王飞 《合成化学》2008,16(1):107-109
采用无水无氧Schlenk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芴基配体--四氢糠基芴(LH).LH与稀土氯化物反应制备了5个芴基稀土配合物,收率57%-73%,其结构经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镁电解槽中,采用电解法制备出稀土含量<10%的镁稀土合金;研究了熔盐中RECl3和CaCl2的含量、电解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合金中RE含量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并采用循环伏安实验和还原实验研究电解制备镁稀土合金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制备镁稀土合金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熔盐中RECl3和CaCl2的含量分别为3%和10%(质量分数),电解温度为948 K,阴极电流密度约为8 A.cm-2。其电解过程机制为:阴极上只电解出金属镁,而后金属镁把稀土元素还原出来,形成镁稀土合金。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方法制备稀土材料及稀土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绮琴  童叶翔 《电化学》1998,4(2):121-129
电化学方法制备稀土材料及稀土在电化学中的应用①杨绮琴童叶翔(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元素内层4f电子的数目从0向14个逐个填满,造成它们之间在光学、磁学、电学性能上出现明显差异,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高新材料.我国的稀土资源非常丰...  相似文献   

12.
制备并提纯了酸性媒介深黄GG稀土(La, Nd, Y)染料, 稀土及元素分析测得其稀土与酸性媒介深黄GG染料物质的量的比为1∶2, 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 在酸性媒介深黄GG稀土染料的结构中, 稀土离子(La3+, Nd3+, Y3+)与配体染料分子中的羧基、羟基产生配位作用, 并与磺酸基作用;所有样品的羊毛布料染色实验及其各项牢度测试结果表明 酸性媒介深黄GG稀土染料羊毛染色比相应配体酸性媒介深黄GG染料和相应的铬络合染料染色颜色鲜艳, 酸性媒介深黄GG稀土染料的多项羊毛染色牢度比相应的配体酸性媒介深黄GG染料好, 但比相应的铬络合染料差.  相似文献   

13.
高含量稀土玻璃在激光防护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对稀土玻璃析品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制备出透明的高稀土含量稀土玻璃.分别制备了透明的铒硼硅酸盐稀土玻璃和富B2O3、富SiO2、富Al2O3的铒硼硅酸盐稀土玻璃,并在1100℃下对各种玻璃样品进行热处理.采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Er2O3-B2O3-SiO2-Al2O3系玻璃的析晶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玻璃组成对析晶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铒硼硅酸盐稀土玻璃的局部结构与ErBO3晶相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富B2O3,富SiO2、富Al2O3的铒硼硅酸盐稀土玻璃会发生失透现象.稀土玻璃发生失透是由玻璃析晶引起的,其中铒硼硅酸盐稀土玻璃中最易析出的晶相是ErBO3.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聚乙烯醇磷酸酯缩丁醛(P-PVB)的制备方法, 考察了它对稀土离子Y3+, La3+, Eu3+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体系pH值, 温度, 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P-PVB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强, 25 ℃时Y3+, La3+, Eu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88.52, 134.88, 165.30 mg*g-1, 另外它还具有重复使用性,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湿法共沉淀制备了Cu和不同稀土(RE=La,Ce,Nd,Y)改性的甲烷分解制氢Ni-Al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TPR,SEM,TEM等技术表征和催化制氢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是比铜更理想的改性剂,稀土改性对催化剂具有良好热稳定作用,并提高催化制氢高温活性,La改性效果最佳;稀土改性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制氢稳定性能,700℃下连续制氢12 h后未出现失活.稀土改性可促进纳米碳管形成,大幅改善纳米碳形貌,并对固态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不同稀土掺杂的钒钼磷杂多酸催化剂,采用XRD、TG、IR、TPR等手段表征了杂多酸催化剂体系上添加不同稀土的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的掺杂对钒钼磷的晶相形成有利,促进了催化剂表面V物种、Mo物种的还原.  相似文献   

17.
微波合成在稀土荧光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波合成的方法制备稀土荧光材料,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小分子的种类、加入量及微波辐照时间对微波反应的进行和材料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中,微波合成的方法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光学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晶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者已用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前驱体热解法、静电纺丝法等成功地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膜、多面体纳米晶、复合结构纳米晶、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等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本文总结了上述几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纳米稀土氟化物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化学性质,使其在高性能磁体、发光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成像和光学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材料的这些性质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利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形状的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纤维和纳米片等。本文综述了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有机/无机前驱体热分解法和超声辅助合成法等,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利用离子束外延(Ion-beam Epitaxy, IBE)技术制备生长高纯稀土功能薄膜的新方法. 以纯度要求不高的低成本稀土氯化物为原材料来产生大束流稀土元素离子, 通过准确控制双束合成或单束浅结注入掺杂的同位素纯低能离子的能量、束斑形状、沉积剂量与配比及生长温度, 在超高真空生长室内实现了稀土功能薄膜的高纯生长和低温优质外延. 文中除了对新方法的技术特点、实施方式和应注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还结合CeO2, Gd2O3, GdxSi1-x等薄膜的制备研究, 讨论了离子的束流密度、剂量配比、能量和生长温度等生长参数对成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