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本校制盐与盐化工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传统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践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工+”课程体系,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人人做设计、专业课-科研实践项目-毕业论文直通车等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支适应新工科教育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经过近4年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在一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师生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制盐与盐化工行业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周玉良 《化学教育》2002,23(11):34-35
本文从实验实际认真研究了镁与水、铝与水的反应,对高中课本中关于镁与水反应的知识介绍进行了质疑,提出了修订意见。并对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识别特性与功能使其在生物传感与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 得益于自身独特的光学性质, 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备受关注. 特别地, 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产生新的性质与功能, 在生物传感与成像领域展现出优势, 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本文综合评述了基于DNA与上转换纳米颗粒相结合的生物传感与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重点聚焦于相关方法的分类与设计原理, 简要概述了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前言     
张礼和 《化学进展》2007,19(12):I0001-I0001
当今,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基本过程的研究和阐述进入了一个定量和系统整合的新阶段,它显示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此,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与融合就成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淑慧  高吉刚  周杰 《分析试验室》2008,27(Z1):239-242
通过鸟苷与H2O2光解反应,形成了荧光物质8-羟基鸟苷,分析了8-羟基鸟苷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形式及不同存在形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探讨了羟基自由基产生及其与鸟苷反应的条件,根据荧光强度与羟基自由基的量效关系,研究了羟基自由基与鸟苷作用的分子机理,探讨了茶叶提取液和大蒜提取液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对鸟苷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水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内外许多高校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革新,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还是在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上均与原来有很大不同。在这种大的趋势下,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并且走访了北京周边多所农林院校,就基础化学的理论与实验课教学与相关教师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四种方法:杂化密度泛函B3LYP与B3PW91、Perdew-Wang91交换与相关泛函WP91PW91、局域自旋密度近似SVWN,研究了A15、Al5-和Al5+团簇的多种可能结构,找到了它们稳定的结构与自旋态,与已有的理论结果作了比较,并计算了Al5-的绝热与垂直电子离解能、Al5的绝热与垂直电离势,同有关的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较好.同时对四种密度泛函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一些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张映明 《化学教育》2011,32(8):61-64
列举了不同时期同一版本教材和同一时期不同版本教材在书写同一反应方程式的条件时存在的几个问题:通电与电解不分,光与光照不分,点燃与加热不分,加热与高温不分,并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N,N′-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与己二酸及丁二醇缩聚,合成了同时带有端羧基与端羟基的聚酯酰胺预聚体,研究了不同扩链剂的扩链反应,获得了特性黏度达1.05 dL/g的聚酯酰胺.对预聚体及扩链后聚合物进行了红外与核磁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并对聚合物进行了DSC与TG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安杰 《分子催化》2011,25(1):11-16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与Cu-Ni/γ-Al<,2>O<,3>催化剂结合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结果表明:DBD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与单纯放电或是单纯催化相比较,DBD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反应活性及稳定性.通过XRD,H<,2>-TPR,XPS及O<,2>-TPO表征发现,Cu与N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各自的还原性能;同时Cu的加人提高了Ni的分散程度;等离子体的引入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积炭的形成,提高了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赵建新  乔义涛袁直 《化学进展》2009,21(10):2123-2131
由于在蛋白质分离,生物传感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基础的生物医药研究等领域的潜在重要应用,合成受体与短肽(3-20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受体与短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小分子受体与个别氨基酸残基的相互作用,小分子受体对短肽的序列选择性识别,小分子受体对短肽二级结构的诱导与识别以及高分子受体与短肽的相互作用,并对短肽受体的设计进行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兵 《化学教育》2010,31(6):23-25,28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高中化学新、旧教科书中的科学素养主题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素养主题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注重知识与技能,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关注不够;新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突出了科学过程与方法,拓展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陆真  马宏佳 《化学教育》2010,31(12):60-63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在化学学科教师教育转型期间,以"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Ⅱ)"的构建与实践,对系统提高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做了专题性研究。从课程设计理念、目标及要求、结构与计划、评价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不同金属离子与DNA碱基的作用位点以及不同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职业岗位群,并进行了化验员职业的顶层设计,探索了校企合作的“工学交替、能力递增”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化验员工作过程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和四进阶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开发及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教师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CNDO/2方法计算了氧络血红素中O2与铁卟啉的键合,优化得到的O2与Fe络合的几何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同时研究了氧络肌红蛋白与略远组氨酸E7上氢的氢键作用,得到氢键能为10.5kJ/mol,计算了CO与铁卟啉的络合几何。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应用原理、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等角度,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细胞与分子水平的水质生物识别与安全评价方法,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与不足,指出了水质生物监测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先锋 《化学教育》2016,37(3):26-29
界定了笔记覆盖率的概念,对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覆盖率与学业成绩、记笔记习惯与学业成绩以及合成变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提出了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覃孔彪 《化学教育》2007,28(1):30-33
将诗歌引入到化学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促使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文中介绍了对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穿插诗歌教学的理解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27Al NMR技术,研究了不同茶叶中茶多酚与铝形成配合物的形态。考察了在不同pH值和配体/金属(L/M)下铝的存在形态,系统地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儿茶酚等官能团模拟化合物与铝的配位体系中铝的形态,探讨了配体取代基的个数与焦性没食子酸-铝配合物的δ27Al的关系,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规律,并确定了茶多酚与铝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