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无水乙醇和氯仿混合溶剂中使重希土硝酸盐与2,2′—联喹啉—N,N′—二氧化物(BiqO_2)作用,制得了固体配合物Ln(BiqO_2)(NO_3)_3·2H_2O(Ln=Tm,Yb,Lu,Y)。通过元素分析、X光粉末衍射物相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2.
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O_2)与稀土的二元配合物已有报道,其三元配合物的报道较少。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制备出轻稀土与biPyO_2、水杨酸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邻羟基苄胺—O,N,N—三乙酸(o-Hydroxylbenzylamine-O,N,N—Triaceticacid)简称HBATA(见图)是一种既含有氨羧酸又含有醚氧羧酸二种配位基团的配位剂。在报告(Ⅰ)首次合成了HBATA,测得其与碱土金属和钴(Ⅱ)、镍(Ⅱ)等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报告(Ⅱ)中表明HBATA为五齿配体。为了进一步确定HBATA与一些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能,尤其是其中醚氧原子的配位作用,作者将制得的钴(Ⅱ)与HBATA  相似文献   

4.
沈娟  蒋琪英  钟国清 《化学进展》2007,19(1):107-116
含锑(Ⅲ)配合物涉及到许多化学及生物化学的过程,特别是它的一些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杀菌等生物功能,其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也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本文按照O供电子配体,含N供电子配体和含S供电子配体分类,系统地综述了各类锑(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表征手段,介绍了锑(Ⅲ)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晶体学参数和配位环境中孤电子对空间化学活性,展望了锑的生物无机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Cu)2L•H2O(2), (Ni)2L(3), (Zn)2L•H2O(4), (MnCl)2L•2H2O(5)], (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 3,5-叔丁基水杨醛、 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元素分析、NMR、FT-IR、UV-Vis、CD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与单核的Salen配体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性质.发现双核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与单核的配体和配合物基本一致,而吸收峰的强度有近似两倍的关系.另外, 用激子偶合理论解释了此类手性化合物圆二色谱的Cotton效应和Cotton分裂. Cotton分裂的方向依赖于环己二胺的构象.(R,R)环己二胺决定了Salen化合物的手征性为负, Cotton分裂的正负两部分分别处于高能区和低能区.  相似文献   

6.
以2-(2,4,6-Me3C6H2N=CH)C4H3NH为配体与铕配合物[(Me3Si)2N]3Eu(μ-Cl)Li(THF)3反应,合成了三价铕金属配合物[2-(2,4,6-Me3C6H2N=CH)C4H3N]3Eu(THF),以此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芳胺与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反应,得到一系列胍产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溶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铕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以2%mol的催化剂用量、在THF中加热60℃反应8 h,得到高于80%产率的相应胍产物。  相似文献   

7.
以往含硫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大都是配体和相应金属的盐在乙醇溶液中完成[1,2],而用金属阳极在含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氧化直接合成金属配合物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作者首次用金属阳极电化学氧化合成了2—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Cu(Ⅰ)、Fe...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_3L_2~2X_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_3L_2~2(SCN)_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子氮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第一个分子氮配合物[Ru(NH_3)_5N_2]~(2+)被发现以来,关于 N_2配合物的合成及配位N_2的反应和活化有极其广泛和大量的文献报道。尤其是在七十年代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我国也进行了分子氮配合物的大协作研究。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分子氮配合物的研究虽然还是重大基础研究课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金(Ⅲ)、铂(Ⅳ)和钯(Ⅱ)与标题化合物形成的五种新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与有关性质、可分为含氢键的离子缔合物和含金属一氧键的混配螯合物两类.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1)取代5-氟尿嘧啶乙酸、5-氟尿嘧啶丙酸与铜(Ⅱ)、钴(Ⅱ)、镍(Ⅱ)和锰(Ⅱ)的十种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电子光谱的表征。讨论了各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状态。在Cu(Ⅱ)配合物中,Cu(Ⅱ)是与配体的N3原子和C4上的羰基氧原子配位,其他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是与配体的C2的羰基氧原子和羧基配位。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新的(2-(2’-吡啶)苯并咪唑)(L-丙氨酸根)铜(II)配合物:[Cu(HPB)(L-Ala)(ClO4)(H2O)]2 H2O[HPB=2-(2’-吡啶)苯并咪唑,L-Ala=L-丙氨酸根].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电喷雾质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900(2)nm,b=0.80500(16)nm,c=1.9700(4)nm,β=94.78(3)°,Z=2,Dc=1.672 g cm-3,F(000)=968,残差因子R1=0.0427,wR2=0.1106[I>2σ(I)],S=0.999.在配合物分子中,2-(2’-吡啶)苯并咪唑和L-丙氨酸根以双齿配位方式在分子平面上与中心铜(II)离子配位,而水分子及高氯酸根单齿弱配位于分子轴向上,构成了一拉长的八面体结构.利用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并且研究了配合物对pBR 322 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枯草杆菌(B.subtilis,G+),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G+),大肠杆菌(E.coil,G-)和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G-)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50~80μg mL-1,在维生素C存在下能够通过羟基自由基OH氧化断裂pBR 322 DNA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Ⅱ)与维生素D_3(VD_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_3)条件下,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且△log 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常结果的可能原因,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高氯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的两个固体配合物;[Co(α-bprse)_3](ClO_4)_2·H_2O及[Co(β-bprse)_2(H_2O)_2](ClO_4)_2·H_2O(α-bprse和β-bprse分别表示外和内消旋的C_3H_7S(O)(CH_2)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磁化率和电导等研究,指明两个固体配合物是以氧原子配位的高自旋、畸变八面体配合物,配位数为6。从合成条件及配位场参数Dq的计算说明双(正—丙基亚砜)乙烷对钴(Ⅱ)是比水还弱的配体。  相似文献   

15.
汤昆  徐俊  付丽娜  贾春辉  张付利 《化学通报》2012,(11):1036-1039
合成了2-吡啶甲醛缩苯二胺双席夫碱Zn(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评价配合物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通过光谱法和粘度测定法研究生理pH条件下Zn(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吡啶甲醛缩苯二胺双席夫碱Zn(Ⅱ)配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6.
喻聪聪  徐余幸  管全银  赵国良 《化学通报》2015,78(12):1095-1095
用缩合氧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个新的咪唑羧酸配体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4CPhIDC)。在水热条件下以H4CPhIDC为主配体,邻菲咯啉(phe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镉的六核金属有机配合物[Cd6(CPhIDC)(HCPhIDC)2(H2CPhIDC) (phen)6]?H2O (MOF)。H4CPhIDC配体在该配合物中呈现出不同的去质子模式H2CPhIDC2-、HCPhIDC3-、CPhIDC4-,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六核(3,3,4,5)-连接拓扑结构。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并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及BS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更强些。CCDC:969815。  相似文献   

17.
应用NBT-光照法研究了配合物[Cu(DPPZ)(L-Val)(H2O)]ClO4.2H2O(1),[Cu(DPPZ)(L-Ile)]ClO4(2),[Cu(DPPZ)(L-Tyr)(H2O)]ClO4.1.5H2O(3)(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L-Val=L-缬氨酸,L-Ile=L-异亮氨酸,L-Tyr=L-酪氨酸)在水溶液中的SOD活性,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SOD活性,表观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2.27×107,1.46×107和1.23×107mol-1.L.s-1.  相似文献   

18.
含双二苯基膦甲烷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含双二苯基膦甲烷铜(Ⅰ)配合物的化学进展,总结了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置换法、还原法、电化学方法和直接加成法,全面论述了双核、三核、多核和异核配合物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类配合物的重要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二茂铁芳酰腙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能与细胞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抑制许多酶催化反应。它与金属离子容易形成深色配合物,常用于分析化学和金属离子萃取剂。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甲酰基邻位存在一个有配位能力的酚基,有可能产生新形式配位,Patil和Hundekar已分别报道了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一些过渡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该配体的Zn(Ⅱ)、Cd(Ⅱ)和Pb(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光谱、UV光谱、TG-DTA和NMR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 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