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2.
氟在γ—Al2O3及NiW/γ—Al2O3催化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谋  石亚华 《分子催化》1990,4(2):104-111
  相似文献   

3.
CO和氢在Pt/Al2O3和Pt/TiO2催化剂上的吸附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茂松  郭燮贤 《催化学报》1990,11(4):278-283
  相似文献   

4.
CO在Ir/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及与O2相互作用的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5.
V2O5-Ag2O/η-Al2O3催化剂上甲苯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Ag—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V205负载量为12.5%、Ag2O负载量为7.5%并经773K活化的4号催化剂,在空速467.6h-1,温度663K时反应,得到了甲苯转化率49.58%、苯甲醛选择性29.22%的较好结果.用XRD、XPS、SE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Al2O3负载Pt单金属催化剂和负载Pt-Cu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了二者不同还原温度对其催化CCl4氢化脱氯反应性能的影响。 单金属Pt催化剂上主要生成CHCl3,而双金属Pt-Cu催化剂上产物随催化剂制备时的还原温度不同而异,当催化剂经4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HCl3,而当催化剂经800 ℃用H2还原后产物主要为CCl2CCl2。 由于CCl4氢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催化剂表面局部过热使得在反应中生成的C2等产物聚合结焦,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导致催化剂失活。 因此,通过加入甲醇作为稀释剂以带走部分反应热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同时也降低了CHCl3的选择性,提高了CCl2CCl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MoO3负载在新型TiO2/γ-Al2O3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MoO_3担载在TiO_2或γ-Al_2O_3载体上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比剂, 其表面状态和表面性质国内外已有过许多报导, 本文报导~[1-5], MoO_3负载在我们所研制的新型TiO_2/γ-Al_2O_3载体(指以γ-Al_2O_3为骨架, 表面上铺以TiO_2物种的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相似文献   

8.
用以分解氟利昂-12的新型催化剂WO3/Al2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臻  华伟明 《应用化学》2000,17(3):319-321
  相似文献   

9.
H2的吸附对Rh4/Al2O3上CO吸附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过渡应答法研究Fe-Co-K/Al2O3催化剂上的CO氢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鑫  刘旦初  郑绳安 《催化学报》1990,11(4):272-277
  相似文献   

11.
负载性Pt助燃剂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助燃剂能促进CO的转化成CO_2,对焦炭本身的燃烧速度无明显影响,故欲强化催化剂再生过程应提高其表面结焦的燃烧速度。我们制备了一系列Bi_2O_3/γ-Al_2O_3助燃剂以取代较为昂贵的Pt系助燃剂,并考察了Bi系助燃剂的物相结构、表面吸附性能、抗硫性及CO催化氧化活性和烧碳速度。结果表明,在高温实用区域,Bi系和Pt系对CO催化氧化活性相近,Bi系尚具有较好的去焦性能,有利于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NO或/和CO吸附的TPD-MS方法, 结合IR和XPS对还原态的Co, Mo, Co-Mo/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深入考索. 结果表明, 还原态的Co-Mo/Al_20_3表面上存在着两种吸附NO的Mo中心. 弱吸附NO(T_(max)为100 ℃)可被吸附的CO取代和强吸附NO(T_(max)为300 ℃)不能被CO取代. 同时存在三种吸附NO的CO中心, T_(max)分别为80 ℃、180 ℃和330 ℃. 前两者能吸附CO, 后者只吸附NO. IR结果对这些不同的Mo中心和Co中心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旁证. XPS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温度, Mo/Al比保持恒定, 但Mo~(4+)浓度增加, 而Co/Al比却因部分Co进入Al_2O_3体相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Rh/Al2O3上H2的化学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由Ru_3(CO)_(12)和RuCl_2制备的Ru/Al_2O_3催化剂进行的氧化预处理,显著地改变了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选择性.在未经过氧化预处理或氧化预处理温度低于200℃时,主产物是C_2以上的烃类;而当氧化预处理温度在300℃或300℃以上时,主产物是甲烷.用H_2化学吸附法、TEM和XRD对y—Al_2O_3 载体上Ru粒子表征的结果表明:在H_2还原之后,载体上的Ru是一些粒径为10(?)左右的超微粒子或者这种超微粒子的聚集体,而在经过300℃或者更高温度下的氧化预处理及随后的还原之后,这些超微粒子或其聚集体转变成大的单晶.Ru粒子的这一微观形态的变化是引起催化剂选择性显著改变的根本原因.这—结果表明,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不仅载体上金属粒子的分散度,而且这些金属粒子的微观形态也是决定催化剂在某些反应中的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焙烧温度对NiO/δ-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XRD,TPR,H2-TPD技术研究焙烧温度对NiO/δ-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增高,NiO与载体Al2O3之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直至最后生成NiAl2O4尖晶石。同时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明显增高。另外,TPR结果还表明NiAl2O4仅仅是与载体发生强相互作用的那部分NiO进一步进入Al2O3晶格的结果,而游离态的NiO不参与形成NiAl2O  相似文献   

18.
The storage and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n efficient way to reduce NOx emission of lean-burn gasoline and diesel engines1-5. At present, NOx storage and reduction (NSR) catalysts based on Pt and Ba have been extensivel…  相似文献   

19.
CO在Pd-Pt/Al2O3及其单金属催化剂上的吸附型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丙烯在Re2O7/γ-Al2O3催化剂上歧化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