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一阶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建民  肖汝诚 《力学季刊》2004,25(2):297-303
本文建立了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其中以斜拉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以各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的应力及索力为约束条件,采用一阶分析法进行求解,用以确定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在计算中,考虑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并列出了优化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及优化过程中的关键求解策略。应用该法和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了某千米级斜拉桥方案的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概念和现有的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然后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实用方法,序列二次规划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斜拉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以各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并计人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运用该方法和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了某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海  沈祥福 《力学学报》2006,38(3):381-384
提出了一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实用方法-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 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斜拉索的索力为设 计变量,结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计入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 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 运用该方法对 某斜拉桥进行索力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确定斜拉桥索力的有约束优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建立了斜拉桥索力调整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其中以斜拉桥梁和索塔的拉压及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以结构的位移,弯矩及索力为约束,采用梯度投影法进行求解用以确定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索力优化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本文首先介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概念,然后通过广义影响矩阵,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这种方法既可用于确定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也可用于施工阶段的索力优化和成桥后的索力调整,实现程序化计算十分方程,最后给出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斜拉索各参数取值对索力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确保频率法测定斜拉索索力的精度,以某斜拉桥中的拉索为例,采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探讨了斜拉索各参数取值对索力值的影响,并讨论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利用分析结果找到了不同的测试单位在该斜拉桥的索力联测中存在较大索力偏差的原因,可对施工过程中的索力精确测定提供帮助.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悬索桥和悬挂屋顶等索结构的索力测定.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在车辆通过时,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形,致使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变得显著.针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特征及铁路桥的特点,建立了结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以广西红水河铁路斜拉桥和主跨300米双线铁路斜拉桥方案为例,模拟机车过桥的全过程,计算了斜拉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铁路斜拉桥,非线性分析结果与线性分析结果相比,具有明显差别.在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振动模型与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一直都是力学、结构和桥梁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新材料(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索)和新施工工艺的发展,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在桥梁建设中更具有竞争力.然而,斜拉桥跨度的增大和新材料的应用使结构变得更轻和更柔,使结构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可能危及桥梁安全.基于课题组近年来对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围绕大跨度斜拉桥的非线性建模理论及动力学问题,较为详细地评述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从斜拉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索-梁组合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斜拉桥整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理论、以及斜拉桥的非线性振动实验等几个方面对斜拉桥非线性建模方法、力学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及相应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斜拉桥由于多柔性索和大跨度梁的耦合问题,以及环境载荷的复杂性,导致其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同时由于高维非线性系统求解方法的欠缺,整体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又相当复杂,深入研究面临很大困难.最后,基于未来斜拉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斜拉桥非线性振动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甬江特大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其整个联塔结构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针对模型试验中加载斜拉索的布置位置、数量及索力的确定,提出了最少索数的索力优化方法,编制了相应的数值程序.在满足预期目标的前提下,以最少斜拉索数量为原则,确定了试验中斜拉索的优化布置及相应的优化索力及各级加载索力,对优化索力和试验中的测试索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索力优化方法可行,两联塔之间索力相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导读     
《力学学报》2016,(3):514-518
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振动模型与理论研究进展(519–535, doi:10.6052/0459-1879-15-436)康厚军,郭铁丁,赵跃宇
  从非线性建模方法、力学/数学模型、求解策略和动力学分析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以下5个课题的研究进展:(1)斜拉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2)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3)索-梁组合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4)斜拉桥整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理论;(5)斜拉桥的非线性振动实验。  相似文献   

11.
梁栋  孙利民  程纬  黄洪葳 《力学学报》2009,41(4):563-574
应用拉索索端阻尼器是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减振的主要措施之一. 将主梁、索与阻尼器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振动体系,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由索、梁和Kelvin阻尼器组成的简化理论模型; 设计了索、梁和阻尼器组合系统的简化力学试验模型; 详细研究了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 理论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容易发生索、梁耦合振动的拉索,主梁振动明显降低拉索附加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减振设计中,需考虑主梁参与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千米级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主梁的预转折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拉桥安装、张拉、起拱等系统的施工金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是一项涉及斜拉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某千米级斜拉桥为例,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以成桥后主梁的线形为目标函数,施工中主梁节段的预转折角为设计变量,建立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钢箱主梁的悬臂拼装过程,求出各施工阶段节段的预转折角。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拉索的振动问题一直是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揭示拉索大幅振动的力学机理,课题组建立了斜拉桥的全桥精细化模型,本文测试和研究了单频激励下的斜拉桥可能的非线性振动行为。首先,通过自由振动试验测试了模型的模态参数,并与两类有限元模型(OECS模型和ME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良好。其次,试验研究了在单个竖向简谐激励下斜拉桥模型的非线性响应。研究发现:当激励频率与斜拉桥某阶全局模态频率接近时,主梁产生主共振,并引起多根长索产生大幅的参强振动;当激励频率与某根斜拉索面内一阶频率之比为1:2或者2:1时,可以观测到索中产生超谐波和亚谐波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基于索和浅拱的经典动力学运动方程,结合拉索与浅拱之间的耦合边界条件,并且考虑两者的几何非线性,建立了斜拉桥的多索-浅拱面内自由振动模型。将浅拱分段处理,结合索、浅拱连接处的动态平衡条件,应用分离变量法,建立多索-浅拱模型的面内自由振动理论。以双索浅拱模型为例,求解其特征值问题。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理论分析吻合良好。最后针对CFRP索斜拉桥的关键参数,基于本文的索-浅拱理论,对面内自由振动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浅拱的矢高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仅对某一阶频率产生影响,而其他各阶频率几乎没影响;CFRP拉索能显著改善索-浅拱组合结构的基本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