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李华明  叶兴凯 《分子催化》1997,11(4):253-257
考察了在乙腈酸性水溶液中Pd(OAc)2/氢酯(HQ)/酞青铁(FePc)和Pd(OAc)/FePc对环已烯、环戊烯、苯乙烯、正癸烯氧化合成相应酮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催化体系对环戊烯的酮基化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环戊酮收率可达98%,在其它烯烃的氧化反应中,三元催化体系Pd(OAc)2/HQ/FePc的催化活性刘于二元的Pd(OAc)2/FePc。这表明,在Wacker类催化体系中,电子  相似文献   

2.
K2O修饰γ—Al2O3的表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构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羟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的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细纳米TiO2/Al2O3复合体的制备及其组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纳米尺寸的TiO2/Al2O3复合体,并用XRD、XPS和I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体的结构组成及TiO2和Al2O2的分布状态,进一步探讨了机械研磨法制备TiO2/Al2O3复合体等因素对其组成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Al^+3〕:〔Ti^+3〕=1:1(或0.5)情况下,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Al2O3复合体,其TiO2主要分布在Al2O3的表面层,在含T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经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在γ-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了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表面碱性中心种类增多、碱性增强、分布增宽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氧的电负性增强和铝在一定程度上的还原。  相似文献   

5.
甲烷单加氧酶的催化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来源于Methylomonassp.GYJ3菌的甲烷单加氧酶(MMO)催化机理,结果表明,用还原剂处理基于酶可得么不同还原态的羟基化酶,其中全还原态的羟基化酶具有MMO催化活性,还原酶和调节蛋白单独存在的均没有MMO活性,确定了羟基化酶组分是MMO的催化活性中心,用紫外光谱法证实了NADH和还原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还原酶接受NADH的电子,使氧化态的FAD转化为还原态的FAD,MMO的电子传  相似文献   

6.
以VISUALBASICforWINDOWS(V3.0)为开发工具,编写了在WINDOWS3.1环境下运行的元素周期表显示程序。该软件测试版可显示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同位素、原子量、原子序数等内容。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用YAG四马SO2分子从电子基态X^1A1激励到电子激发态A^1A格B^1B1的高振动耦合区,获得了320-380nm范围内SO2(B^1B1→X^1A11)的激光诱导荧光色散谱,并给出初步标识:提出一个三能太模型来处理266nm激光激励的SO2(X^1A1,A^1A2,B^1B1)体系的态间转移,并获得了A态和B 高振动能区的耦合系数ζ及耦合达到动态平衡的弛豫时间τ,发现二者反映的是被研究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霍丽华  陈耐生 《结构化学》1996,15(2):150-153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四核钼簇合物Mo4S4(μ-OAc)2(dtp)4在CH4CN,DMF,DMSO等溶剂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E1/2),对其氧化还原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在CH3CN中存在一个单电子的氧化过程和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而在DMF和DMSO中只存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同时还探讨了溶剂的DN数对该簇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旋转环(Au)-盘(热解石墨,PG)电极研究了氧在聚钴原卟啉二甲酯膜(PolyCoPP)上的电催化还原,实验发现在0.1mol.L^-1NaOH,O2饱和的溶液中,当盘电位在低极化区时,氧的还原主要是二电子还原过程,HO2为主要产物,不会再进一步还原为OH^-而在高极化区时,氧既有四电子的直接还原,也有HO^-2的进一步还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γ-Al_2O_3中银物相由Ag ̄0和Ag_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_2和Mn2O_3组成.Mn/γ-Al_2O_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_2和Mn_2O_3的还原.Ag促使MnO_2和Mn_2O_3的还原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_2和Mn_2O_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Ag/γ-Al_2O_3的TPD有三个脱氧峰,随着Ag含量增加,峰Ⅰ向高温方向移动,Mn ̄(4+)2p3/2的电子结合能增加,并且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增强.催化剂CO的氧化活性与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INDO/S方法计算研究了O2或CO络合血红素模型化合物电子结构和低激发态电子跃迁光谱,给出了FeP(F8)AB(AB=O2,CO)的电子结构.光谱计算结果表明,Q带计算值与实验符合很好,而B带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四核钼簇合物Mo_4S_4(μ-OAc)_2(dtp)_4在CH_3CN,DMF,DMSO等溶剂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E_(1/2)),对其氧化还原峰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在CH_3CN中存在一个单电子的氧化过程和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而在DMF和DMSO中只存在二个单电子的还原过程。同时还探讨了溶剂的DN数对该簇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苊酮(ANO)对9,10-二氰蒽(DCA)的荧光猝灭与激基络合物形成的动力学与机理,基于瞬态荧光双指数衰减,测定了激基络合物的光化学动力学和有关速度常数,论证荧光猝灭作用主要由ANO/DCA激基络合物的生成以及快速正向电子转移所致。  相似文献   

14.
固相法合成中温固体电解质La-Bi-Al-O和La-Bi-Al-Zn-O系列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La-Bi-Al-O和La-Bi-Al-Zn-O系列材料,确定了其物相为LaAlO3,BiAlO3和Al4Bi2O9的混合相。在La-Bi-Al-Zn-O系列材料中,Zn^2+加入到LaAlO3和BiAlO3的晶格中,且可使材料的导电率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苊酮(ANO)对9,10-二氰蒽(DCA)的荧光猝灭与激基络合物形成的动力学与机理。基于瞬态荧光双指数衰减,测定了激基络合物的光化学动力学和有关速度常数,论证荧光猝灭作用主要由ANO/DCA激基络合物的生成以及快速正向电子转移所致。  相似文献   

16.
NO与Ag(110)表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信和  Wild.U  Muhler  Pettin  Schlog  Ertl.G 《催化学报》1998,19(1):18-23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电子能谱和原位Raman光谱研究了NO和O2在Ag(110)表面的吸附和反应。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NO在银表面不发生明显的吸附和分解,氧的加入导致了NO在角表面的氧化反应生成吸附态的氮氧化物和原子态氧。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MNDO和AM1研究了具有Oh对称性的碳笼烯C32和碳笼烷C32H3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及其稳定性,AM1水平下,评论C32的基态性质和分子振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CH3OH,CO,O2等在5%Ag/γAl2O3上的吸附情况及CH3OH和O2共吸附时表面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表面纯净的Ag/γAl2O3催化剂上,甲醇的解离吸附仅发生在γAl2O3上;表面预吸附氧后,可大大增强Ag对CH3OH的解离吸附,当吸附的[CH3O]与[O]在Ag/γAl2O3上相互作用时,出现吸附态甲醛、甲二氧基、甲酸根等中间物种.O2在Ag/γAl2O3上存在非解离吸附(O-2),在真空中较易脱附,但在氧气氛下可于100℃时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9.
抗癌药物博莱霉素伏安行为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博莱霉素(BLEO)A5在0.05mol/L H2SO4溶液中出现两个还原波,峰电位分别为EP1=-0.83V和EP2=-1.09V(vs.,Ag/AgCl)。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恒电位库仑法、脉冲极谱、交流极谱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及反应机理。实验表明,P1为BLEOA5分子中嘧啶环第一步两电子还原的吸附波,P2为嘧啶环第二、三步还原和催化氢还原的具有吸附性的重叠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四(对-氯代甲基)苯基-甲基紫精卟啉及其Zn,Co,Mn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TEOA中光照使M。TCMPP-mv^2+发生了分子内从卟啉到甲基紫精的电子迁移反应。在ZnTCMPP-mv^2+/TEOA/DMSO-H2O体系中可发生光敏化还原mv^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mv^+。在Mn(Ⅲ)TCMPP-MV^2+/CH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