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CH3OH、CO、O2等在Pd/γAl2O3上的吸附情况及CH3OH和O2共吸附时表面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纯净的Pd/γAl2O3催化剂对甲醇具有很好的解离吸附性能,在无氧条件下,CH3OH可在其上脱氢产生HCHO及CO。Pd对O2的吸附力强,氧均以解离方式吸附于Pd/γAl2O3上。当吸附的[CH3O]与[O]在Pd/γAl2O3上相互作用时,可产生HCHO、CO、甲二氧基、甲酸根等中间物种  相似文献   

2.
朱兵  汪仁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5):445-448
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CH3OH,CO,O2等在Pd/γ-Al2O3上的吸附情况及CH3OH和O2共吸附时表面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纯净的Pd/γ-Al2O3催化剂对甲醇具有很好的解离吸附性能,在无氧条件下,CH3OH可在其上脱氢产生HCHO及CO。Pd对O2的吸附力强,氧均以解离方式吸附于Pd/γ-Al2O3上。当吸附的「CH3O」与「O」的Pd/γ-Al2O3上相互作用时,可产生HCHO,  相似文献   

3.
F在硫化态NiW/γ-Al2O3催化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改性的γAl2O3(F/Al2O3)广泛用作加氢、裂化和异构化等反应的催化剂或载体[1].在γAl2O3表面引入氟能显著改善其对上述反应的催化活性,并影响金属组分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状态及相互作用.但迄今为止,文献中对氟的作用仍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以银氨络离子和氯钯酸铵为前驱体制备了5%Ag01%Pd/γAl2O3催化剂,其低温深度氧化性能明显优于Ag或Pd单组分催化剂;T50和T95(CH3OH)分别为125℃和170℃,且不受O2及CO的阻抑.O2TPD的结果表明,随着在Ag组分中加入Pd及Pd加入量的增加,O2的低温脱附峰(Tp<200℃)逐渐减弱至消失;中温脱附峰(250℃<Tp<400℃)则向低温位移;高温脱附峰(Tp>500℃)峰面积逐渐增大,峰温比单组分钯的氧脱附峰高.Pd与Ag的相互作用(电荷转移)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对负载钯催化剂上甲醇、甲醛的深度氧化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Pd/Al2O3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和一定的深度氧化活性。以(NH4)2PdCl4为浸渍液、还原气氛下焙烧所得的0.1%Pd/γAl2O3性能最好,当进气O2/CH3OH比为6、并无CO存在时,其T50、T95分别为90℃、200℃,生成甲醛的最高转化率为17%左右。另外,反应原料气组分如O2、CO等也将严重影响Pd/γAl2O3对甲醇氧化的活性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CeO2在Pd/γ-Al2O3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色谱微反流动法技术考察了富氧和贫氧条件下,添加CeO2对Pd/γ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影响,并运用TPR、TPDMS及SEM等技术研究了CeO2Pd/γAl2O3催化剂.结果表明:CeO2、Pd的共助作用使CeO2Pd/γAl2O3催化剂TPR还原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CeO2的存在使Pd/γAl2O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容易脱出,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氧化活性;CeO2、Pd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催化剂上Pd元素的分散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2.9%(wt)Ni/Al2O3催化剂上用insituFTIR研究了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碳物种与化学吸附的O原子反应生成CO;CH4/O2(2:l)混合气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IR谱图表明只有H2O和CO2存在,说明CH4和CO2的重整反应没有发生。因此,我们认为CO和H2是一级产物。  相似文献   

8.
制备方法对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上CO2+H2合成甲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方法对超细Cu/ZnO/Al_2O_3催化剂上CO_2+H_2合成甲醇的影响张玉龙,王欢,邓景发(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超细粒子,合成甲醇,Cu/ZnO/Al_2O_3催化剂,CO_2+H_2CO2+H2合成甲醇是目前的热门课题[1~...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ZrO2/Al2O3和ZrO2(MgO、K2O、CeO2、La2O3)/Al2O3催化剂.用XRD、BET、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CO2和CH3OH为探针用原位红外对催化剂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氧化物有效的阻止ZrO2晶粒的团聚,并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CeO2的添加有利于碱性中心数的增多,La2O3有利于酸性中心数的提高.原位红外结果表明CH3OH能在ZrO2(CeO2、La2O3)/Al2O3催化剂表面发生解离吸附,而CO2在催化剂表面均出现单齿态吸附.CO2和CH3OH在常压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中ZrO2(CeO2、La2O3)/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笼形聚偕胺肟树脂的研究HX/ACAO树脂吸附贵金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氢卤酸、硝酸、硫酸、磷酸和硼酸处理的笼形聚偕胺肟树脂(HX/A-CAO)对Ag+和等贵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按如下顺序:PdCl42-:H3BO3/ACAO>BCAO>H3PO4/ACAO>HI/ACAO>H2SO4/ACAO>HCl/ACAO>HNO3/ACAO>HF/ACAO.IrCl62-:BCAO>H3PO4/ACAO>H3BO3/ACAO>HCl/ACAO>HF/ACAO>HI/ACAO>H2SO4/ACAO≥HNO3/ACAO.PtCl62:BCAO>H3BO3/ACAO>H2SO4/ACAO>HNO3/ACAO>HCl/ACAO>HF/ACAO>H3PO4/ACAO>HI/ACAO.Ag+:BCAO>H3BO3/ACAO>HI/ACAO>H2SO4/ACAO>HF/ACAO>HCl/ACAO>H3PO4/ACAO>HNO3/ACAO.AuCl4-:BCAO>H3BO3>H3PO4/ACAO>HF/ACAO>HCl/A-CAO>H2SO4/ACAO>HI/ACAO>HNO3/A-CAO.研究了H3BO3/ACAO树脂对Ag+和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讨论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周钰明  丁莹如 《催化学报》1993,14(5):387-391
用XPS,IR和Cahn微量天平技术研究了Fe2O3/γ-Al2O3,Fe2O3-La2O3/γ-Al2O3和Fe2O3/La2O3/γ-Al2O3催化剂的表面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部分镧履盖了催化剂表面,这部分镧优先堵盖CO的桥式吸附位,同时由于部分镧的覆盖,减少了CO和H2的化学吸附量,但大大促进了(CO+H2)的共吸附,提高了催化剂的再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表面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采用XRD、ESR、XPS和XAES等技术对于二氧化碳加氢低压合成甲醇用CuO,CuO-ZnO,CuO-ZnO-Al_2O_3,CuO-ZnO-ZrO_2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表面Cu、Zn、Al、Zr的存在价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发现催化剂在还原前Cu以Cu ̄2+存在,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以Cu ̄0存在;Zn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有部分被还原为Zn ̄(2-δ)(0<δ<2),Zr和Al仍保持其还原前价态。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为:Cu ̄0/Zn(2-δ) ̄+/Zr ̄4+/Al ̄3+/O ̄2-。  相似文献   

13.
应用XPS,XAES和紫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CuO-ZnO/氧化物上CO2/H2合成甲醇的反应活性中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中心是存在于CuO-ZnO固溶体中的Cu-Zn-O("□"为氧空位),活性中心的Cu价态为Cu-和Cu0.反应活性中心在CuOZnO-ZrO2催化剂上比在其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如CuO-ZnO,CuO-ZnO-MgO,CuOZnO-Al2O3和CuO-ZnO-r2O3上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CO加氢反应机理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负载的Rh是CO加氢反应的优良催化剂.CO在Rh上吸附态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7],而对H2有关的吸附态的研究却少见报道.Worley等[8]利用高压超纯H2在2.2%Rh/Al2O3膜上首次观测到Rh—H...  相似文献   

15.
PdCl2在碱式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胺肟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与H2PdCl4不同,主要表现在高的超当量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H2PdCl4在碱中和过程中逐步转变为Na2PdCl4、PdCl2、和[Pd(OH)2Cl2]2,它们被树脂吸附时首先形成AO-Pd2和AO2-Pd3络合物,随后被还原为单质钯,汇聚成微粒吸着在树脂表面。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反应性能。考察了助剂和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一金属氯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当低,而双金属氯化物催化剂PdCl2CuCl2/AC可明显提高碳酸二甲酯的产率。不同的活性炭载体显著地影响反应活性。碱性助剂K、Mg能大幅度增加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和对CO的选择性,但必需是以乙酸盐的形式加入。PdCl2CuCl2CH3COOK/AC催化剂在130℃时碳酸二甲酯的收率最高为217.0mg/mlcat.h。  相似文献   

17.
还原温度对Ni/Al2O3催化剂上H2,CO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常伟  陈豫 《分子催化》1996,10(5):345-349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与程序升温逐步活化、H2、CO室温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上还原活化温度对其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Ni/Al2O3催化剂上,在不同温度还原的不同Ni氧化物物种,经相应温度活化后可形成不同性质的H2、CO吸附中心.催化剂经523K及573K活化后可形成极细的与Al2O3有一定相互作用的吸附中心,在这类中心上,H2的室温吸附量极小,但有一定的高温H2吸附量,且高温吸附的H2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脱附,CO在其上则可能是按单金属中心多CO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和723K活化后均形成较强的H2、CO吸附中心,CO在这些中心上可能是按线式和桥式两种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活化后,形成的中心上吸附的H2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脱附.Ni/Al2O3经773K处理会发生烧结,因而丧失室温H2、CO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研究了Rh2Co2/Al2O3上的CO加氢反应.该反应在200℃以上发生,反应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H2/CO比的增大而增大.利用TPIR动态方法研究了Rh2Co2/Al2O3上CO和H2的共吸附及其动态行为.结果表明,在Rh2Co2/Al2O3的Rh上的孪生和桥式中心及Co上的线式中心上,CO和H2室温共吸附时即有部分孪生、桥式CO及Co上的线式CO转化为相应的羰基氢化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剩余的孪生、桥式CO及Co上的线式CO向羰基氢化物转化,而羰基氢化物又向多氢羰基氢化物转化.在CO加氢反应温度下,Rh2Co2/Al2O3的三种吸附中心上只存在多氢羰基氢化物.与CO加氢反应和CO歧化的吸附态动态研究结果相关联,可以认为在Rh2Co2/Al2O3上CO加氢生成CH4经由了羰基氢化物多氢羰基氢化物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甲醇在催化剂MgO(100)面上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哲明  吴念慈 《分子催化》1995,9(2):132-138
本文用CNDO/2半经验最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H3OH分子在(MgO)4(100)面上的28种可能的吸附态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以CH3OH分子中-CH3取向吸附在(MgO)4(100)面的O^-原子上,且为重叠式构型最稳态。此构型中由于-CH3上的三个氢原子形成结构适应的三氢正电集团与氧的静电作用的结果。从吸附态的能量及Mulliken集居数上分析得甲醇在MgO催化剂上有利于形成CH4和CO,这一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ESR谱和XPS谱对这类催化剂作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Al ̄(3+)掺杂的ZnO-Al_2O_3体系上,观测到g=1.9606±0.0002,△H_(pp)=(2.8±0.1)×10 ̄(-4)T的顺磁信号,该信号强度(以自旋数/克表示)随ZnO中Al_2O_3掺杂量增加而增长;当Al/Zn达2/100(原子比)时,逐渐趋于平稳。相关体系的ESR和XAES比较研究结果排除了该顺磁信号系产生于顺磁氧物种(诸如,O_2-、O-或O_3-)或Zn+的可能性,而有利于关于三价金属离子(AL ̄(3+))掺杂在ZnO晶格中诱导生成正一价缺位的推断。这类Shottky缺位在催化剂表面富集,有利于表面Cu ̄+物种的稳定,从而促进了CO加氢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