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毛细管电泳的光学检测器作了简要评述。根据所采用的检测原理。光源检测器可分为紫外检测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化学肆光检测器、荷耦合器件检测器、折射指数检测器等许多种类,具有简单方便、使用广泛,信息量较大等特点,是一类有良好诉检测器。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毛细管电泳多道电化学检测器的研制及其应用,安培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并联在同一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中,在同一缓冲体系,同一工作电极下对同一复杂的分析体系同时进行电导和安培检测;整个装置综合了电导检测和安培检测两种检测器的优点,性能优良,造价低廉,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朱东红  何国琛 《分析化学》1995,23(7):858-861
本文介绍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研制和应用。采用凹面全息光栅、光导纤维分束器等新技术,以及锥形流通池设计,构成双光束光学系统,以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新型功率器件构成灯电源电路,单片微机控制系统完成时各个机械部件的控制,以及提供固定波长、时变波长两种工作模式。本文还以NO2-和Br分离检测例证实时变波长工作模式,将显著地提高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新版本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5–2014)中3种变动较大检测器的检定方法,如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率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检定不同厂家检测器设定的特定检定条件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5.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微流控芯片应用的3种主要检测手段:质谱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人们在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多种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而与微流控芯片配套的高灵敏度微型检测系统更是研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及其性能研究江桂斌,徐福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现有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Brody和Chaney在1966年首先设计使用的 ̄[1],这种检测器所用的氢火焰周围是空气,属于一种气相发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包括电导、电势和安培检测)的研究现状,重点是检测器的研制及接口的制作技术。对各种电化学检测器的应用情况也进行了总结。展望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种使用叉指式带列微电极的电流型微检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dd.  BJ 彭文峰 《分析化学》1992,20(7):857-860
本文研制了一种微型电流型检测器,它使用带宽为6μm、间距为4μm的叉指式带列微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并通过光刻技术把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一起制作在一块细小硅片上,检测器的面积只有约5mm~2。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对于可逆氧化还原物质尤其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特性,且需要的样品量甚微,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微型检测器。  相似文献   

9.
摘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化学检测器,该检测器具有噪声低、基线漂移小、检测限低、整体体积小及便于现场使用等优点.在集成ITO电极的PDMS/玻璃毛细管电泳芯片上,利用多巴胺标准样品对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复方清开灵注射液中5类主要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ELSD),根据各类成分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分别在240,254,280和330 nm波长下检测栀子苷、核苷(包括尿苷和腺苷)、黄芩苷和有机酸(包括绿原酸和咖啡酸)等4类成分,同时使用ELSD测定胆酸、熊去氧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等3种甾体化合物,从而实现了清开灵注射液中5类有效成分(共9个化合物)的同时分离和定量测定。用该法测定了3个不同厂家的19批清开灵注射液成品。该法快速、准确,操作相对简单,为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的多组分定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合理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毛细管电泳(CE)是当前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及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CE基本原理和特点;CE的六种分离模式和分离机理;CE的关键技术之一-检测器以及CE的一些应用。根据CE特色,介绍了CE作为一种纳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CE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广泛使用,CE和质谱联用成为生物分子分析的手段及CE在小分子及离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用于气相色谱的直流放电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等三种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测器进行了评述。对气相色谱用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测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所开展的一些工作,对多工作电极流动薄层电化学检测器及其电解色谱的一些新进展作了评述。着重介绍了三种结构类型即串联型、并联型和对向并列型的双工作电极检测器的设计和用途。本文还就双工作电极薄层电化学检测器与液相色谱结合的基本原理、优点和一些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要地介绍了电解色谱的基本原理、进展及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14.
张维冰 《色谱》2007,25(3):347-347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2004—2005)”的课题“液相色谱仪及检测器的研制与开发”于2007年5月15日在浙江大学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主持,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和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参与相关研究,其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负责课题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手性固定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熊艳  陈士恒  关亚风 《化学进展》2009,21(6):1325-1334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LED-IF)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化荧光检测器,在流动注射、毛细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芯片电泳等微流动分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LED-IF的4种光学结构,并对其主要器件,包括光源、滤光片、透镜、光纤、光电检测器以及检测池作了详细讨论,还介绍了LED-IF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微波等离子体是一种良好的激发光源和离子化源,可应用在气相色谱法中作通用或选择性检测器。其中表面波激发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测器(MIPID)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具有较好灵敏度,并且对某些永久性气体也有很好的响应。我们在完成MIPID检测器对有机和无机物响应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考察这种MIPID检测器的可靠性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本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无泵阀毛细管等速电泳仪的积木式分离管路结构及电位梯度检测器,该管路结构及检测器构造均较现有的仪器简单、合理,拆卸和组接方便,造价低廉,用其构成的无泵阀毛细管等速电泳仪分离分析阴、阳离子样品,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及重现性等均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柱、双泵和双阀,通过住切换技术对尿中的香草扁桃酸(VMA)进行直接进样分离,并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样品先进入柱Ⅰ,初步分离后,包含VMA的组分被切换入柱Ⅱ进一步分离。结果显示,此法操作简单、快速,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Ar放电型检测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纯Ar在国防、科技、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纯Ar纯度的分析,对提高气体质量,保证用户合理使用,开发新材料和净化工艺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要求发展一种新的、灵敏度更高、价格适宜的检测器,以解决目前普遍采用多台色谱仪和组合式分析仪在分析和定量上的困难。本文研制的检测器采用直流高压放电式园筒型结构,与国内、外研究及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谱微型检测器,包括微型检测器主体、检测电路和温度控制系统,微型检测器内安装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和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微型检测器主体通过接口连接一个微型检测室,检测室设置有一个气体导出孔,所述检测室通过密封嵌入式连接接口连接一个气敏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检测电路电连接,微型检测器上设置有尾吹气接口和色谱柱接口,通过尾吹气接口连接气敏传感器表面吹扫部件,通过色谱柱接口连接色谱柱。它具有一体化、微型化、模块化和通用性的结构设计,有着优异灵敏度和选择特性及良好的S/N和稳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