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维斌 《物理通报》2006,(11):28-29
高中物理课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探索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习知识的方法很多,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改进,发现采用“课题研究式教学法”进行物理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好方法.现就一节“课题研究法”教学过程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黄勇 《物理通报》2005,(11):25-26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当前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然而,能力培养的关键何在?在日常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想就执教新版高职物理教材《技术物理基础》(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编:陈永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下称新版教材)时的一些体会谈谈笔者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课堂中,两位老师都对教材中“做一做——估算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问题进行了教学.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进入了教育教学领域.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自制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摩课、课件展示和评比等活动也产生了.各种教学比赛、赛课活动中,教师们各显其能,制作的课件各有特色.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走入如下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在上海成功召开了“第十一届华东地区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暨2008年海峡两岸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有14位台湾物理教授、专家组团莅临会议.本刊已于2008年第5、第6期刊登了几位台湾老师在会上的报告文章.会后,由与会的两位台湾老师,邱韵如教授(长庚大学)和戴明凤教授(新竹清华大学),撰写了长达20多页的总结报告,题为《缘起不灭——两岸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之成长与交流》(2008年海峡两岸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暨参访活动之见闻),该文刊登在台湾物理学会的杂志《物理》2008年第10期上.经有关方面同意,本刊特摘登该文的第六部分,以向读者报告台湾老师参加此次会议的心得、收获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专教师有一个普遍的感受: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是越来越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做学习的主人呢?老师要做的,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在中专物理教学中,课堂小实验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种实验,取材广泛,都是身边一些常见的材料,而且不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辅助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目前,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应是一种积极主动、学会思维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中几个教学片断的反思,介绍笔者对如何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的粗浅思考,以期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暗含时代对人的要求,同时也回应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与之相关的教辅材料,无不把探究性学习提到相当的高度,使之处于教学的最前沿.于是,探究便成了教师们所热衷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滥用或死套公式,无法正确地求解物理问题.因此,搞好公式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关于公式教学的“一个理解、二个掌握、三个注意”,经实践检验,效果很好,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物理绪论课教学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物理是理科和工科大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而要上好这门课,就要重视绪论的教学.第一次课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要解决好学生学习目的问题,同时要让学生领悟教师的物理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的开发、教育的目的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的教育改革必将在教师的努力下一步步走向成功!下面分别是1998年和2004年同一位物理教师讲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2.
1原教材中实验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可通过实验现象笼统地来说明,如砂轮打磨物体产生的火星、飞出的链球、由转动的雨伞边缘飞出的雨滴,等等.如何通过实验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按照人教版教材“演示”的实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多用“管”作轨道进行实验设计,有两种常见情况.一是软管喷墨实验,把弯曲的软管置于水平面内,用注射器使墨水沿软管做曲线运动,并从管口喷出,喷出的墨迹显示出喷出点瞬时速度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物理教学更是得天独厚.由于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许多抽象过程、微观过程、极端过程和结构复杂的实验仪器等,这些都特别适于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表现,因此给这门古老的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下面以个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谈些对多媒体教学的粗浅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高考历来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因此每年的高考试题也往往成为老师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08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个关于自感的题目,引起不少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进人高三,教学的重心将由学习新知识逐步转移到旧知识的消化、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做题,物理习题教学成为高三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做题的多少与高考成绩并不成正比,这里有科学方法和学习效率的问题,也有选题质量的高低问题.很多学生和老师面对茫茫题海感到无所适从.如何精选习题,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6.
郑兴桃 《物理通报》2005,(11):32-33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进而形成对学科的刺激泛化,这无疑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着重从4个方面试述一孔之见,愿与教育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最近有机会听了一些老师的初中物理课,在一些老师的“内能”概念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他们总是在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强调如下两个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普遍觉得难学;不少高中生感叹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一教就会、一做就错”.虽然有些问题老师已作反复讲解,但学生还是考不好.尽管考题难度不大,且有些考题平时都讲过,而每次考试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还是很不满意.对此,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需要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日常的教学行为,积极探索一种能够真正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学得主动,教学效果才会好.最近,笔者随堂听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课.恰巧他们讲解同一例题,由于讲授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课改后, “探究式教学”成为老师们常用的一种上课模式.因为,中物理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他们的物理学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很好的体现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这一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