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N-甲基,N-取代苯胺为原料,用环己烷作溶剂,以DMF和SOCl2替代经典的DMF和POCl3组成的Vilsmeier试剂,合成了5个4-(N-甲基,N-取代)氨基苯甲醛,确立了较优反应条件,一次收率达85~91%,溶剂可循环利用。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IR,1HNMR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2-溴苯胺和氰乙酸为原料,经N-烷基化、酰胺化和α-烷基化反应合成了4种新型的N-甲基-N-(2-溴苯基)-2-取代基-2-氰基酰胺类化合物(5a~5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N-甲基-N-(2-溴苯基)-2-氰基乙酰胺(3)1.7 mmol,n(3)∶n(溴乙烷)=1∶1,DMF为溶剂,Cs2CO3为碱,于室温反应6 h]下,5a收率83%。  相似文献   

3.
发展简单有效的方法从价廉易得的原料制备各种功能有机分子一直是合成化学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N,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常见的、优良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多功能合成反应试剂.从羰基化、甲酰化、氨基化、氨甲酰化及提供碳源、氢源和氧源几个方面综述DMF作为多功能合成反应试剂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N-苯基吩噻嗪(PHZ),N-(α-吡啶基)吩噻嗪(PYZ)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的溶剂效应及温度效应,证明了在PYZ发射光谱中表现出很强的分子内扭曲引起的电荷转移态(TICT),还研究了PHZ,PYZ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所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并通过闪光光解观察到了在极性溶剂中由激基复合物解离而形成的正、负离子的瞬态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通报》2021,(3):30-37
用浊度法研究了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在不同浓度的几种非质子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1, 4-二氧六环和质子溶剂(几种低级醇)的水溶液中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NVCL的LCST随DMF、THF、1, 4-二氧六环和CH_3OH在其水溶液中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DMF和1, 4-二氧六环对PNVCL的LCST的影响较大,其次是THF,而甲醇对其LCST的影响最小。乙醇、1-丙醇、2-丙醇在低浓度时导致PNVCL的LCST降低,随着浓度增加其LCST升高。与其他溶剂不同的是DMSO,PNVCL的LCST随DMSO在水溶液中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6.
吴晓静  张楠  潘燕 《化学通报》2011,74(6):545-550
利用红外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LiNO3/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现象,得出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DMF分子间自身的内部结构,并对(DMF)n结构进行了优化及热力学性质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阳离子进入溶剂化层的机理是,DMF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形式的(DMF)n...  相似文献   

7.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和二甲胺源,发展了用于合成芳基-α-酮酰胺衍生物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该过程采用I2/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催化氧化体系,一系列芳基-α-酮酰胺衍生物以良好的收率合成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光照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一氧化碳源的烯烃氢酯化反应. 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光照射条件下DMF可以分解得到CO,新生成的CO在光促进下可以直接与CH3OH-DMF溶液中的底物1-辛烯在温和条件和非贵金属钴化合物(Co(OAc)2,CoCl2,Co(en)3Cl2和大环钴[Co(14)4,11-二烯-N4]I2)催化下进行氢酯化反应,反应中DMF既是溶剂,又是原料. H13CON(CH3)2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 在反应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产率及选择性. 13CO2同位素示踪实验表明,CO2并未参与产物的形成,其作用是中和DMF分解产生的HN(CH3)2,从而有利于DMF的光促分解.  相似文献   

9.
对叔丁醇钾参与下芳甲基叠氮发生脱氮、水解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芳甲醛.实验中,探讨了碱、水解条件、溶剂及碱量对苯甲醛反应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叔丁醇钾(t-BuOK)为碱,反应效果最佳,以83%的产率得到苯甲醛.同时,对不同结构的叠氮化合物进行了考察,取代苯甲基叠氮能够顺利反应,得到相应的芳醛和芳酮,产率38%~87%,其他芳甲基叠氮化合物反应效果差.根据控制实验,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中压汞灯为光源,采用吸收光谱法,观察了UO2(NO3)2•6H2O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光化还原时的吸收光谱随照射时间、铀浓度及溶液酸度的变化.经短时间光照后,在UO2(NO3)2-DMF溶液中有铀(Ⅴ)形成,其吸收峰在755和635nm处.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UO2+-DMF和UOOH2+-DMF的特征吸收,溶液中铀(Ⅴ)的岐化反应与H+浓度密切相关,UOOH2+是岐化反应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
以中压汞灯为光源,采用吸收光谱法,观察了UO2(NO3)2·6H2O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光化还原时的吸收光谱随照射时间、铀浓度及溶液酸度的变化,经短时间光照后,在UO2(NO3)2-DMF溶液中有铀(Ⅴ)形成,其吸收峰在755和635nm处,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UO-DMF和UOOH2+-DMF的特征吸收,溶液中铀(Ⅴ)的岐化反应与H+浓度密切相关,UOOH2+是岐化反应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两个新的合成路线,在青藤碱D环的N原子上构建了N-四氮唑和N-1,3,4-噁二唑取代的杂环衍生物,共获得了34个新的青藤碱杂环衍生物.以青藤碱为原料,通过溴化氰取代生成N-CN青藤碱,再与叠氮化钠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了N-四氮唑青藤碱.苄氯类试剂与四氮唑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青藤碱N-四氮唑杂环衍生物;酰氯类试剂与四氮唑通过酰化反应和惠思根重排反应生成青藤碱N-1,3,4-噁二唑杂环衍生物.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产率优良.此工作为天然产物结构修饰提供了新的方法,扩大了青藤碱衍生物库,为潜在的青藤碱药物活性研究提供了药物分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报道了N-氰甲基苯甲亚氨酸乙酯(1a)的烷基化反应、Micheal加成和与芳醛的缩合反应。本文报道碱催化下N-氰甲基亚氨酸乙酯在醇中的成环反应结果。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N-氰甲基苯甲亚氨酸乙酯(1 a)与丙烯酸甲酯反应,生成Micheal加成产物。当用乙醇钠作碱、乙醇作溶剂时,1a与丙烯酸甲酯反应没有生成Micheal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种醋酸钯催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各类胺高效合成甲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体系简单,具有催化效率高,不需要其它溶剂及共催化剂,底物普适范围广的优点,为合成甲酰胺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线型(饱和N-杂环化)和(苯并N-杂环化)低聚硅烷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性质以及溶剂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各体系的基态电子结构在B3LYP/6-31G(d,p)水平上进行了全优化,讨论了电荷分布和前线分子轨道性质.在获得基态稳定构型的基础上,用B3LYP/6-311+G(d)方法计算了电子吸收光谱的性质,探讨了主链的线型增长和溶剂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主链的增长,低聚硅烷的电子结构发生明显扭曲,在(苯并N-杂环化)聚硅烷中形成了邻近苯并N-杂环之间π-π堆积作用,有利于结构的稳定.两类低聚硅烷的吸收光谱都随着主链的增长而发生明显的红移,(苯并N-杂环化)聚硅烷最大吸收光谱红移幅度要比(饱和N-杂环化)聚硅烷大得多.溶剂效应使得光谱略向短波长移动,溶剂的极性改变对吸收波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纯溶剂、不同浓度LiCl/DMF和LiNO3/DMF溶液的红外光谱,得到随着温度升高,发生溶剂化作用的DMF分子比例不断降低,阴阳离子对构型比例逐渐增加的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验证了红外谱图随温度升高变化的实质,得出溶液中存在的团簇构型主要为阴阳离子对构型(LiCl(DMF)n和LiNO3(DMF)n),阳离子构型[Li(DMF)n]+和阴离子构型([Cl(DMF)n]-,[NO3(DMF)n]-)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氨基酚和马来酸酐反应制取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HPM),并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PM在甲醇、四氢呋喃及二氯甲烷3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结果发现,在这3种溶剂中,HPM在210~250 nm范围内的吸收峰对溶剂极性及溶液浓度敏感;而275 nm左右的吸收峰在各种极性不同溶剂中位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A与B法)制备十五种O,O-二甲基-S-(N-取代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方法A是用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与N-取代α-氯代乙酰胺在碳酸钠的存在下及在丙酮溶剂中进行反应.方法B是利用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钠盐与N-取代α-氯代乙酰胺的反应.产率在21-78%之间.  相似文献   

19.
吲哚-3-乙醛酸甲酯和3-吲哚乙腈在碱存在下,以烷基卤或硫酸烷基酯为亲电试剂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N-烷基化吲哚化合物。 研究了吲哚化合物及烷基化试剂的结构、溶剂和碱对N-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具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吲哚-3-乙醛酸甲酯使用弱碱Cs2CO3在室温就可顺利进行烷基化反应,产率达到93%;而具有较弱吸电子取代基的3-吲哚乙腈,需要使用强碱NaH才能进行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NaNO3和NaClO4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发生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的相互作用, 分析结果表明, DMF的OC-N谱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定量计算了在Na+浓度为0.22~1.24 mol/kg范围内的溶剂化数为1~4. 对谱图中酰胺基上C-N和CO的特征峰强度随Na+浓度变化的对比, 推测离子溶剂化作用导致DMF的酰胺基内部形成共轭键.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进行优化及热力学性质计算, 得到C-N键伸缩振动频率及红外光谱强度变化规律. 优化结构与实验结论相符合. 由NaNO3的ν2谱带及NaClO4的ν1谱带的解析得到溶液中阴离子缔合效应的一般规律, 并通过阴离子缔合特征峰与酰胺基上的N-C-N面外振动峰(865 cm-1)的变化情况, 讨论了溶液中的离子溶剂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