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芥子碱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文 《分析试验室》2008,27(5):115-117
探讨了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小鼠前列腺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方法。流动相为V(乙腈)∶V(0.5%乙酸)=20∶80,色谱柱为ZorbaxXDB-C18(150 mm×4.6 mmi.d.,5μm),流速为0.6 mL/min。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准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分别为m/z 304和m/z 251,方法的检出限为0.7μg/L,线性范围为2.7~80.5μg/L,r为0.9934,相对标准偏差为7.5%~12.9%,样品的回收率为81.2%~102.5%。  相似文献   

2.
李明昕  王倩  朱婧  任琳  雍莉  邹晓莉 《色谱》2017,35(8):826-831
建立了测定人尿液中尼古丁和可替宁含量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HILIC-MS/MS)方法。尿样加入尼古丁-d4和可替宁-d3同位素内标后,用水稀释10倍,经过滤后的滤液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分离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HILIC色谱柱(50 mm×3.0 mm,1.7μm),以甲醇和体积分数为0.1%的氨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测定尿液中尼古丁和可替宁的含量,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尼古丁和可替宁在1.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9和0.995 8;检出限分别为0.082μg/L和0.077μg/L;定量限分别为0.27μg/L和0.26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4%~103.5%和93.0%~10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0%~6.21%和4.22%~7.1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200份尿样,结果表明,吸烟人群尿中尼古丁含量为26.68~854.30μg/L,可替宁含量为36.66~1 191.18μg/L(n=86,M_(nicotine)=76.00μg/L,M_(nicotine)=83.52μg/L,M为中位数);非吸烟人群尿中尼古丁含量为5.08~69.66μg/L,可替宁含量为3.16~28.21μg/L(n=114,Mnicotine=7.53μg/L,M_(nicotine)=3.79μg/L)。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单,适用于尿样中尼古丁和可替宁的批量测定,能满足烟草暴露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On-line SPE-HPLC)同时测定水样中双酚A(BPA)和双酚S(BPS)的新方法。水样经过滤,用C18柱在线富集,用Spherigel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进行HPLC分析,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乙腈-水由70/30(V/V)变为80/20(V/V)),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波长为323 nm。BPA在0.05~5μg/L范围内,BPS在0.07~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BPA和BPS检测限(LOD)分别为0.017和0.028μg/L,定量限(LOQ)分别为0.033和0.057μg/L。加标0.2μg/L BPA和BPS时,回收率在90%~98%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2%~6%内。本法适用于环境水样中BPA和BPS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磷霉素关键中间体丙二烯磷酸和顺丙烯磷酸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NH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V(25 mmol/L KH2PO4):V(乙腈)=70:3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0 nm。丙二烯磷酸和顺丙烯磷酸质量浓度在25~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8,检出限分别为13.4μg/g和6.3μg/g,定量限分别为44.3μg/g和20.8μg/g,精密度(RSD,n=6)分别为0.91%和0.26%,稳定性(RSD,n=6)分别为0.87%和0.6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方法适用于磷霉素合成反应中丙二烯磷酸和顺丙烯磷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准确测定废弃环保催化剂中铂、钯、铑含量,是实现废弃环保催化剂贵金属高效回收和处置的重要保障技术条件之一,对回收铂族金属、湿法冶金生产物料平衡考察、保证买卖双方公平、公正交易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碱熔分解废弃环保催化剂样品,碲共沉淀富集铂、钯、铑并与共存离子分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铂、钯、铑含量。结果表明,在1.2~2.7 mol/L盐酸体系中,加入碲沉淀剂,以二氯化锡为还原剂,能完全沉淀富集铂、钯、铑。铂、钯、铑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0~50.00 μg/m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8、0.99996、0.99997;铂、钯、铑的检出限分别为2.6 μg/g、0.9 μg/g、1.2 μg/g;方法中铂、钯、铑的测定范围为25~25000 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废弃环保催化剂中铂、钯、铑,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3.6%;加标回收率为96%~109%  相似文献   

6.
Li+在p H 10.5 B-R缓冲溶液中能抑制钙指示剂和H2O2形成络合物,1.0×10-4mol/L钙指示剂和1.2%的H2O2在0.16 mol/L的B-R缓冲溶液中,于起始电位-0.0 V(vs.SCE),峰电位(Ep)-0.628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波,Li+能与H2O2和钙指示剂结合使络合物的峰电流下降,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Li+质量浓度在0.8~8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146μg/m L。回收率为94.4%~102.9%。方法已用于碳酸锂片中Li+的测定,并讨论了其机理。电极反应物是钙指示剂和H2O2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麦类中麦角克列斯汀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麦类样品中麦角克列斯汀碱的方法。麦类样品经V(乙腈)∶V(0.1 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1∶4提取,以C18小柱净化,C18色谱柱(4.6×250 mm,5μm)分离,V(水)∶V(乙腈)=3∶2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以HPLC-FLD定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在1.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9,样品在10.0、50.0、250.0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6%~8.8%(n=8),方法检测限为5.0μg/kg(S/N10)。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测定土壤中8种烷基酚(AP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4∶1,V/V)混合溶剂进行3次超声提取,经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Waters PAH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水(85∶15,V/V)溶液等度洗脱,在16 min内完成分离,通过荧光检测器(λ_(ex)/λ_(em)=228/300 nm)检测。结果表明,8种组分在10.0~5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1.2~3.0μg/kg,测定下限为4.8~12.0μg/kg。在高、低浓度基体加标测试中,8种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69.9%~81.8%和70.3%~84.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6.8%和5.1%~12.1%。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且便于推广,可用于土壤中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海栽培何首乌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 i.d.×250 mm,5μm);V(甲醇)∶V(水)∶V(H3PO4)=750∶250∶0.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μL。用此方法测定青海栽培何首乌不同部位中的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94~1.50μg(r=0.9992),0.094~1.50μg(r=0.9997),回收率分别为大黄素95%、大黄素甲醚102%。实验发现青海栽培何首乌块根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成分较藤、叶中高,大黄素含量比大黄素甲醚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的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yp)。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以水-乙腈(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60nm、λ_(em)=340nm。Tyr和Typ的含量分别在0.10~6.0μg/mL及0.050~6.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L和0.02μg/mL。在三个添加水平的回收中,两种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6.3%~12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51%。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健康人、普通病人和癌症患者晨尿检测,结果发现:癌症患者尿样中色氨酸的水平与健康人和普通病人相比偏低。  相似文献   

11.
铂(Ⅳ)—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铂与钼酸铵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9.26×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3.0μg Pt/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3周。测定铂的条件为C_(HClO_4)=1.4mol/L,C_(MoO_4~(2-)=1.1×10~(-3)mol/L,C_(BRB)=3.8×10~(-5)mol/L,0.08%PVA。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形成杂多酸的元素外,大多数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催化剂和某些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氟的单扫描极谱测定改进体系研究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电极系统, 在HCl条件下, 利用氟对锆(Ⅳ)-水杨基荧光酮(SAF)二元络合体系的竞争抑制及聚乙二醇的增敏作用, 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多样品中各含量的氟. 最佳底液组成是: 1.2 mg/L Zr(Ⅳ)-0.24 mol/L HCl-1.4×10-4 mol/L的水杨基荧光酮-1.6 mg/L的聚乙二醇(20000). 其起始电位为-0.30 V, 峰电位在-0.68 V (vs. SCE)左右, 测氟的线性范围为16.0~800.0 μg/L, 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4 nA)=1.3551+0.0048c (μg/L) (n=21, r=0.9996), 检出限为12.2 μg/L. 本法适用于土壤、水样、蔬菜及人发中各含量氟的测定. 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氟的极谱行为, 证明了电极反应物为水杨基荧光酮而非ZrFp4-p, 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 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1-[二(4-氟苯)甲基]哌嗪、溴丙炔及氯代肟为原料以21%~76%的收率制得了12个含有1-[4-二(4-氟苯)甲基哌嗪单元的异噁唑衍生物5a~5l.合成的12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在20μg/m L的浓度下,有10个化合物对细胞周期分裂蛋白25B(CDC25B)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64.15%~97.96%,IC_(50)为35.62~13.67μg/m L.在40μmol/L的浓度下,其中四个化合物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IC_(50)为36.51~15.25μg/m L,2-(2-氟苯基)-5-(1-(二(4-氟苯)甲基)哌嗪)甲基异噁唑(5g),2-(2-氟苯基)-5-(1-(二(4-氟苯)甲基)哌嗪)甲基异噁唑(5h)对肺癌A-549肿瘤细胞的IC_(50)分别为21.09和35.36μg/m L.  相似文献   

14.
在磷酸盐介质中,氰化物在p H 5.30时与氯胺T、异烟酸、巴比妥酸进行Konig反应,p H 6.95时,该反应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790 m V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氰化物在0~0.2 m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1μg/L,定量限为0.4μg/L;极谱波由反应产物中嘧啶环上的一羰基还原产生,呈现吸附不可逆特征;用于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回收率在95.7%~102.1%之间,测定值与标准方法值吻合。  相似文献   

15.
铑(Ⅲ)-偶氮氯膦pA-溴酸钾褪色反应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以铑(Ⅲ)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pA为基础测定痕量铑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测定痕量铑(Ⅲ)的新方法。铑(Ⅲ)含量在5~3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5μg/L,本法用于铂-铑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分离分析呋喃西林及其制备杂质5-硝基糠醛二乙酯的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考察了缓冲液的种类、浓度和p H,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20 mmol/L SDS-10 mmol/L Na H2PO4(p H 7.0)、分离电压15 k V的优化条件下,在10 min内即可实现分离分析。呋喃西林在5~3000μg/m L范围内、5-硝基糠醛二乙酯在2~40μg/m 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7,呋喃西林和5-硝基糠醛二乙酯的定量限分别为5μg/m L和2μg/m L,回收率为96.0%~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0.94%~3.7%。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消旋卡多曲活性代谢物Thiorphan(TP)的含量及S-Methyl-Thiorphan(MTP)的相对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mm×4.6mm,5μm),流动相为V(水)∶V(乙腈)=72∶28,甲酸调pH至2.8。加抗氧化剂的血浆样品经乙腈直接沉淀后进样、MRM模式外标法定量,TP和MTP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252/218和m/z266/218。TP在6.25~3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7.1%~109.0%,批内批间RSD分别小于3.5%及6.0%。  相似文献   

18.
在pH=5.0的HAc-NaAc介质中,Nb(V)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络合物,于-0.96V(us.SCE)出现一尖锐的极谱波.在滴汞电极上用示波极谱仪或在悬汞电极上测吸附伏安曲线.峰电流与Nb(V)浓度分别在0.0075~0.80μg/mL及0.000075~0.007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了30多种离子的干扰影响,经苯肿酸分离后用于钢中Nb(V)的测定.检出限为0.00003μg/mL.溶液可稳定96h以上.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土壤、蔬菜、水样中痕量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三电极系统,在0.08mol/L盐酸条件下,利用氟对锆(-水杨基荧光酮(SAF)-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三元络合体系的竞争抑制,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多样品中的痕量氟。最佳底液条件是:0.8mg/LZr(-1.4×10-4mol/L(SAF)-8.0×10-6mol/L(CTMAB)。其起始电位为-0.25V,峰电位在-0.65V(vs.SCE)左右,测氟的线性范围为40~640μg/L。检出限为2.0μg/L。本方法具有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灵敏、选择性好、操作方便的特点。本法适用于土壤,水样及蔬菜中微量氟的测定。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氟的极谱行为,证明了该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包括三部份:铱的单独测定;铱、铑及铱、铑、铂的同时分光光度测定。后者系取铱、铑、铂混合液一份,在高氯酸介质中,室温下,使铂、铑与溴化亚锡显色(铱不干扰),用双波长法测得铑量,余为铂量,取另一份在加热下使铱、铑、铂与溴化亚锡均显色(加入溴化钠代替高氯酸,既提高测铱灵敏度,又不降低Rh-SnBr_2配合物稳定性),测得三者总量,扣除前面已知铂、铑量得铱量。此法简便(不分离、不解联立方程)可靠。符合比尔定律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8.0μgIr/mL、0—2.4μgRh/mL和0—20μgPt/mL。至少100微克Fe~(3+)、Co~(2+)、Ni~(2+)、Mn~(2+)、Cd~(2+)、Pb~(2+)、Cu~(2+)和Ge(Ⅳ)不干扰,可用于含Ir(50—200μg)、Rh·(15—60μg)和Pt(150—500μg)的混合物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