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氢合金HfV_2·H_x中~1H核自旋弛豫起主导的因素是偶极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是如何理论计算~1H在基质晶格中扩散造成偶极相互作用涨落的谱密度。我们把Torrey同核偶极作用近邻无规扩散行步理论推广到同核、异核偶极作用并存的情况;并就中子衍射提供的HfV_2·H_x结构(C-15)参数计算了确定谱密度J_q~(HH)(ω)和J_q~(HV)(ω)(q=0,1,2)所需的G_(HH)(k,y)和G_(HV)(k,y)。引用以前别人的核磁共振实验数据,依照我们的理论分析计算扩散激活能和H在间隙位上的振动频率;与他们用唯象理论获得的相应数值对比,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86,以及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CSD(T)和QCISD, 利用多个基组对7Li2(X1Σ+g)分子的平衡核间距(Re)、谐振频率(ωe)和离解能(De)进行了计算, 发现在CCSD(T)/cc-PVQZ理论水平下得到的结果(Re关键词: 解析势能函数 振动能级 转动惯量 离心畸变常数  相似文献   

3.
周子舫  茅德强  顾一鸣  吴杭生 《物理学报》1980,29(10):1338-1341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说明:μ*=0时,一级近似Tc级数解的收敛半径既不是由zph=-∫0ph)dωg(ω)dω·ω2/(ωph22),也不是由zph=∫0ph)dωg(ω)dω·ω2<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在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框架下,利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分别在冻结实近似和考虑偶极极化下计算钪原子的Jπ=(3/2)-,(5/2)-的三个收敛于 3d4s(1D2)的自电离里德伯系列的能级.对3d4s(1D2)np2D3/2和3d4s(1 关键词: 相对论多通道理论 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 电子-电子关联 自电离里德伯系列  相似文献   

5.
钇镓石榴石中Tb3+到Ce3+的无辐射能量传递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Y3Ga5O12石榴石中,室温下采用紫外激光选择激发光谱研究了能量从Tb3+5D35D4能级无辐射传递给Ce3+2D3/2能级。实验结果符合Frster-IH直接无辐射传递理论。5D3(Tb3+)→2D3/2(Ce3+)能量传递是电偶-偶极子相互作用机理,其平均临界传递距离为R0=16.3?,而5D4(Tb3+)→2D3/2能量传递是起主导作用的电偶-偶极子相互作用,其平均临界传递距离为11.2?。在5D4的传递过程中,电偶-四极子相互作用也应予以考虑。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张桂兰  陈亭  陈文驹  洪广言 《物理学报》1988,37(12):2004-2010
本工作测量了室温下TbP3O14和EuP5O14晶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根据吸收光谱和Judd-Ofelt理论计算了Tb3+和Eu3+的实验和理论的振子强度。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与理论的振子强度得到唯象强度参量Ωλ。然后计算了Tb3+5D37F5,5D47F45D47F6以及Eu3+5D07F2,5D07F4的跃迁几率和寿命。同时用时间分辨光谱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相应的荧光辐射寿命。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理论和实验的结果表明Tb3+5D3态的寿命主要取决于5D35D47F67F0两能级对之间的电偶极-电偶极交叉弛豫。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雷啸霖 《物理学报》1981,30(10):1376-1382
基于对复变函数Fα(y)=∫0ph-α)2y)/(ω2y+1)g(ω)dω解析性质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决定的收敛半径以外,吴杭生等提出的Tc级数解的部分和作为近似Tc公式仍可用于1/λ的适当范围。但它可能达到的精度依赖于谱形,一般来说是有限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新型红色荧光粉Sr2ZnMoO6:Sm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ZnMoO6:Sm3+新型红色荧光材料,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纯相Sr2ZnMoO6晶体。样品的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谱组成,分别位于563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607 nm(4G5/26H7/2)和645 nm(4G5/26H9/2),最强发射为645 nm。样品激发光谱由电荷迁移带CT和Sm3+离子的特征激发峰组成,主激发峰位于284 nm(CT)和403 nm(6H5/2-4L13/2)。 随着Sm3+浓度的增大, Sr2-xZnMoO6:xSm3+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在x≥2%时,发生浓度猝灭现象。根据Dexter理论分析其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比较了Li+、Na+和K+作为电荷补偿剂的作用,发现均使Sr2ZnMoO6:Sm3+材料的发射强度得到增强,但以Li+补偿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孙家跃  曹纯  杜海燕 《物理学报》2011,60(12):127801-12780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NaLa(MoO4)2∶Eu3+微晶.通过调节乙二醇浓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NaLa(MoO4)2∶Eu3+微晶的形貌演变过程,在水热条件下180 ℃反应16 h获得了均一梭子形NaLa(MoO4)2∶Eu3+微晶,其晶粒长度约为2.0 μ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Eu3+取代了NaLa(MoO4)2中La3+的格位, Eu3+在613 nm处红光发射(5D07F2跃迁)的浓度猝灭机理是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并发生了Eu3+( 5D1 ) + Eu3+(7F0 )→ Eu3+( 5D0 ) + Eu3+(7F3) 交叉弛豫,由此导致浓度猝灭. 关键词: 钼酸盐 水热法 稀土离子 发光  相似文献   

10.
刘慧  邢伟  施德恒  孙金锋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2,61(20):205-212
采用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Dunning等的相关一致基aug-cc-pV6Z计算了B2分子X3g-和A3Πu电子态的势能曲线.利用总能量外推公式,将两个电子态的总能量分别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对势能曲线进行核价相关修正及相对论修正计算,得到了同时考虑两种效应修正的外推势能曲线.通过同位素质量识别,得到了主要的同位素分子11B11B和10B11B的X3Σg-和A3u电子态的光谱常数Te,Reeexeeye,Bee和γe.求解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径向Schr(o|¨)dinger方程,找到了无转动的同位素分子11B2(X3Σg-,A3Πu)和10B11B(X3g-,A3Πu)的全部振动态.针对每一同位素分子的每一振动态,分别计算了其振动能级和惯性转动常数等分子常数,它们均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其中,10B11B(AΠu)分子的光谱常数和分子常数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牟致栋  魏琦瑛 《物理学报》2013,62(10):103101-103101
用准相对论Hartree-Fock方法对Nb XIII离子二电子激发组态3d94s2, 3d94s4p, 3d94p2 的能级结构做了全面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在对已有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最小二乘方法对径向积分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 得到了与这些组态有关的电偶极允许跃迁的谱线波长和跃迁概率.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值做了对比分析, 表明本文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研究发现, 波长40.92 nm的谱线, 属于3d94s(1D)4p2F7/2–3d9 (2D)4s2 2D5/2 的跃迁谱线, 而不属于3d94s (1D)4p4D7/2–3d9(2D)4s2 2D5/2 的跃迁谱线, 即上谱项能级为2F7/2, 而不是4D7/2. 关键词: Nb XIII离子 二电子激发组态 谱线波长 跃迁概率  相似文献   

12.
熊晓波  袁曦明  刘金存  宋江齐 《物理学报》2015,64(1):17801-01780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2SrMg(PO4)2: Ce3+, Mn2+ (NSMP: Ce3+, Mn2+) 荧光粉, 并对其发光性质及Ce3+ 对Mn2+ 的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 Ce3+ 和Mn2+ 在334 nm 和617 nm 的发射峰分别为Ce3+ 的5d→4f 跃迁和Mn2+4T1(4G)→6A1(6S) 跃迁产生. Ce3+ 对Mn2+ 的发光有较强的敏化作用, 根据Dexter能量传递效率公式判断Na2SrMg(PO4)2 中Ce3+ 对Mn2+ 的能量传递属于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共振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3.
CaSiO3:Ce,Mn体系中Ce3+→Mn2+的能量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asiO3:Ce,Mn体系中Ce3+和Mn2+的发光及Ce3+→Mn2+的能量传递特性.分别采用Forster-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理论和Inokuti-Hirayama能量传递理论,研究了该体系中Ce3+→Mn2+的高效无辐射能量传递情况.结果表明,Ce3+→Mn2+的高效能量传递是以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为主的电偶极—偶极和偶极—四极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吴杭生  顾一鸣  茅德强 《物理学报》1981,30(8):1137-1140
本文把文献[1]的理论以及所得到的Tc公式推广到μ*≠0情形,得到Tc=(2γ)/πωlog·(ωlogc)*/(λ-μ*))·exp{-(1+λ)/(λ-μ*)}. Inγ=C=0.5772是Euler常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对ZBLAN氟锆酸盐玻璃中Pr3+掺杂离子3P01D2能级的寿命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光谱学研究。首先测量了两种掺杂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5×10-3)的Pr3+:ZBLAN玻璃的吸收光谱,然后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3P01D2能级在激光单光子共振激发下的荧光发射谱和能级寿命。将不同荧光发射谱带的强度和文献报道的Judd Ofelt理论计算辐射跃迁几率数值做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文献中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浓度猝灭效应,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掺杂浓度为1×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大于5×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但是从我们的测量结果看,掺杂浓度对3P01D2 的能级寿命值无显著影响。掺杂浓度为1×10-3时,Pr3+离子3P01D2能级的寿命值分别为46,322μs。  相似文献   

16.
薛毅  孔渝华 《波谱学杂志》1994,11(2):133-140
本文提出核与电子偶极相互作用和自旋扩散两种作用在被吸附到固体多电子表面上的分子弛豫起着重要作用,给出了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e)和相关时间(τc)的关系:T1e,-kτc/1+ω02τc2)1/2,式中k对给定固体是常数。吸附在硅胶上甲苯的弛豫数据可用此式描述。得到了甲苯中甲基在不同温度下的τc。,它们在374K到240K间的相关时间在3.56×10-9 s到5.76×10-8 s范围。由此计算出其活化能为15.0kJ/mol。  相似文献   

17.
熊晓波  刘万里  袁曦明  刘金存  宋江齐  梁玉军 《物理学报》2015,64(24):247801-24780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Zn2(PO4)2:Sn2+(SZ2P:Sn2+), SrZn2(PO4)2:Mn2+(SZ2P:Mn2+), SrZn2 (PO4)2:Sn2+, Mn2+(SZ2P:Sn2+, Mn2+) 荧光粉. 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和发射光谱详细研究了荧光粉的物相和发光性质. 在SrZn2(PO4)2 基质中, Sn2+离子发射光谱是峰值位于461 nm宽带谱, 归属于Sn2+离子的3P11S0能级跃迁, SZ2P:Mn2+激发光谱由基质吸收带(200–300 nm)和位于352, 373, 419, 431和466 nm的一系列激发峰组成, 分别对应Mn2+离子的6A1(6S)→4E(4D), 6A1(6S)→4T2(4D), 6A1(6S)→[4A1(4G), 4E(4G)], 6A1(6S)→4T2(4G)和6A1(6S)→4T1(4G)能级跃迁, 因此, SZ2P:Sn2+ 的发射光谱与SZ2P:Mn2+的激发光谱有较大范围的重叠. 结果表明Sn2+对Mn2+发光有明显的敏化作用. 基于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公式和Reisfeld近似原理分析, 荧光粉SZ2P:Sn2+, Mn2+中Sn2+-Mn2+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属于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共振能量传递, 并计算出Sn2+-Mn2+离子之间能量传递临界距离Rc ≈ 1.78 nm. 通过改变Sn2+, Mn2+离子掺杂浓度, 实现了荧光粉发光颜色的调节, 在254 nm短波紫外激发下荧光粉发出较强的蓝白光. 研究结果表明SZ2P:Sn2+, Mn2+荧光粉有望应用于紧凑型节能灯照明领域, 随着半导体紫外芯片技术的发展, 有潜力应用于未来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领域.  相似文献   

18.
易有根  汪蓉  李向东  王红艳  朱正和 《物理学报》2000,49(10):1953-1958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平均能级(MCDF-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高离化类铍离子自 旋禁戒2s2 1S0—2s2p3P1(Z= 10—103)跃迁的能级间隔和跃迁概率,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 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 的高荷电离子的自旋禁戒跃迁的跃迁概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 关键词: 高离化态 跃迁概率  相似文献   

19.
南策文  陈新政 《物理学报》1987,36(4):511-513
用渗流理论讨论了Ti-Al2O3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同宏观电导率的关系,发现渗流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该Ti-Al2O3金属陶瓷的渗流阈值为(Ti的临界百分含量)ω*=0.16,其临界指数即为三维连续渗流的临界指数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杨奇斌  张修睦  常昕 《物理学报》1982,31(7):977-980
用电子计算机标定倾转晶体电子衍射斑点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hkl]=[xy0]Γ(θ)Γ0-ω)Γ0)P-1H,其中θ,ω为倾转角,θ00为初始倾转角。一个适合于任意晶系的计算机程序已经编写出来。与极图法比较起来,用计算机标定既简便又迅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