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用气袋法收集整册印刷品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检测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方法。将印刷品样品置入充满高纯氮气的密封PVF采样袋中,在35℃下放置12 h后,用采样器串联Tenax-TA采样管和采样袋,让袋内气体通过采样管,样品释放出的有机化合物被吸附到采样管的吸附剂上。用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试采样管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其中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乙酸丁酯、苯乙烯和正十一烷按外标法定量,其它物质按甲苯标准曲线定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4.4%~91.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n=9)。该方法的样品采集更贴近印刷品的实际生活场景,可以为评价印刷品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为相关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戴婷  马博 《广州化学》2013,(4):41-45
采用ISO 6603-2标准和ASTM D3763标准对多轴冲击测试中的挠度、载荷及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击速度条件下分别采用ASTM D3763标准和ISO 6603-2标准测出的挠度、载荷及能量变化规律一致,即速度越小,挠度、能量越大,载荷越小;在相同冲击速度条件下采用ASTM D3763标准测出的撞击点挠度比采用ISO 6603-2标准测定值的大,载荷及能量比采用ISO 6603-2标准测定值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H2O2浸渍的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利用氮吸附等温线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的方法对ACF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实验测定改性前后ACF脱除VOC(甲苯作为VOC的代表物)的效果,同时考察二氧化硫( SO2)和一氧化氮(NO)对ACF脱除甲苯的影响.研究发现,双氧水浸渍改性对ACF的BET表面积和孔容没有影响,但使得ACF样品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大量增加.实验数据也表明,SO2和NO对VOC在ACF上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强.研究还发现,SO2和NO同时存在比单一的SO2或NO对VOC在ACF上吸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气态甲醛样品中甲醛含量的能力验证实验,通过气态甲醛样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探讨。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如下事项:气路各个环节保持良好密封;连接气袋与气瓶或采样管的塑料软管尽量短;由气瓶往气袋放气时,控制气体流量和放气时间;采样时,气袋中的甲醛气体温度应与环境温度一致;合理选择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确保采样前后采样器的流量一样;使用甲醛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标准系列的浓度范围与能力验证样品接近。  相似文献   

5.
SO2和NO对ACF低温脱除模拟燃煤烟气中VO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2O2浸渍的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利用氮吸附等温线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的方法对ACF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实验测定改性前后ACF脱除VOC(甲苯作为VOC的代表物)的效果,同时考察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氮(NO)对ACF脱除甲苯的影响。研究发现,双氧水浸渍改性对ACF的BET表面积和孔容没有影响,但使得ACF样品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大量增加。实验数据也表明,SO2和NO对VOC在ACF上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强。 研究还发现,SO2和NO同时存在比单一的SO2或NO对VOC在ACF上吸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丹  刘芳  杨雪  许东华  石彤非 《应用化学》2022,39(8):1216-1223
选取了2种分子组成相同硬度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将二者共混后得到了不同硬度的TPU共混物,探究了TPU共混物的硬度与冲击性能的关系。通过落球冲击试验、感压纸测试和冲击前后样品表面温度测试对TPU共混物的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当样品的硬度越低时,峰值冲击力越小,冲击持续时间越长,冲击时的最大应变越大,冲击时样品的受力面积增大,对应的冲击时的峰值应力值减小。不同硬度样品的能量耗散比差别不大,但随硬度降低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冲击后的样品表面温度较冲击前有所上升,说明样品通过热的形式耗散了部分能量,各硬度样品的温度差值较为接近,这与不同硬度样品的能量耗散比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的能量耗散比,TPU能耗散大部分冲击能量,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7.
仲碳伯胺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德平  何鹰 《分析化学》1996,24(3):304-307
研究了仲碳伯胺(N1923)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机理,溶液酸效应、吸附等温线、吸附速率、盐析剂效应及柱操作条件的影响等,将该树脂用于矿样中金含量的测定,结果与71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一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色谱系统对水样品(温泉水、卤水)中的硼进行分离富集,探讨了影响其分离富集的条件。实验表明,在pH=8条件下,硼可被树脂完全吸附,用3mL 1mol/L硫酸可以从吸附术上完全解吸硼,浓缩物用ICP-AES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含盐量高及其它水样品中微量硼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泡沫塑料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的方法,采用王水溶解地质样品中痕量的金,经泡沫塑料吸附富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11.0%,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与认定值一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12.8%。  相似文献   

10.
将单壁碳纳米管负载于白色101担体上,制备了新型采样吸附剂S101.利用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在101担体表面包覆的碳纳米管,粒度分布测试表明其粒径在180~250 μm之间; 通过BET(Brunauer emmett teller)吸附测得新型采样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16.8 m2/g,与Tenax TA大致相当; 热重实验表明, 其可耐400 ℃高温.采集不同湿度和储存不同的时间的样品, 测试回收率,采用冲洗色谱法分别测定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S101的穿透体积,以及测试不同采样管的采样重现精度和分布体积对值,表明新型采样吸附剂具有湿度影响小、储存稳定的特点,对典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大的穿透体积,采样合格率达到100%.此吸附剂不仅保留了单壁碳纳米管原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而且有效改善了单壁碳纳米管吸附管采样透气性,显著提高了采样精密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气体样品采集.  相似文献   

11.
二丁基卡必醇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德平  何鹰 《分析化学》1995,23(12):1418-1421
研究了二丁基卡必醇(DBC)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机理,溶液酸效应、吸附等温线、吸附速炫、盐析剂应柱操作条件等,将该树脂用于矿样中金含是珠测定,结果与71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一致。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微球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Ta的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微球,将其应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Ta的分离富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富集后的试液进行测定。对氧化石墨烯含量、配体种类和浓度、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吸附条件和洗脱剂类型、体积、洗脱时间等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地质样品标准物质进行测定,Ta的方法检出限为2.0 ng/g,富集倍数为26.7倍。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事故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定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以内标法和外标法对Restek Volatiles和J&W DB-624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以苯、甲苯和乙苯为标准物质的相对响应因子(RRF)快速定量数据库。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可采用RRF平均值进行估算,相对误差在-85.9%~52.3%之间。运用建立的数据库,对实际大气样品进行测定,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分:金量的测定泡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样品的焙烧、溶样、振荡吸附、解脱时间的合理控制,以及样品分析前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最终确定样品焙烧时间1h,溶样时间40min,震荡吸附时间30min,硫脲水浴解脱时间30min。经过对大批量实验样品及国家一级金标准物质测定验证后得出:适当优化条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样品的分析准确度、精密度等质控分析要求,并且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尤其对于大批量分析任务,如区域化学地质普查。可以在相同的实验设备、人员配备的基础上,提高分析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且灵敏的吸附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它是将显色后的有色物质吸附(交换)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直接测定树脂薄层相的反射吸光度。用该方法对国家合金标准样品中钴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相同停留时间、不同搅拌桨线速度条件下,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样品并运用SEM技术考察制得样品的形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和化学条件下,随着搅拌桨线速度的提高样品的微观形貌由无定型状晶体变为大颗粒类球状晶体再变为较规则的球状晶体。利用PIV物理模拟技术模拟反应器内流场分布情况并结合XRD表征结果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和化学条件下,反应器内流场分布越均匀、速度矢量越大氢氧化镍晶体的生长越完整,结晶性、球形度和相对结晶度越高,并从流场分布的角度描述了球形氢氧化镍生长结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停留时间、不同搅拌桨线速度条件下,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样品并运用SEM技术考察制得样品的形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和化学条件下,随着搅拌桨线速度的提高样品的微观形貌由无定型状晶体变为大颗粒类球状晶体再变为较规则的球状晶体。利用PIV物理模拟技术模拟反应器内流场分布情况并结合XRD表征结果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和化学条件下,反应器内流场分布越均匀、速度矢量越大氢氧化镍晶体的生长越完整,结晶性、球形度和相对结晶度越高,并从流场分布的角度描述了球形氢氧化镍生长结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煤焦制备条件对其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改变制焦条件(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制备了八个煤焦样品。-78℃下CO2物理吸附和200℃下O2化学吸附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总比表面积和活性表面积。用XRD测定了它们的碳微晶尺寸。TG法测定了煤焦与空气在450、500、550℃下的等温气化反应活性,并用Arrhenius方程和半衰期法分别求得了每个样品的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结果表明:制焦温度越高,升温速率越慢,保温时间越长,煤焦的反应活性越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不同消解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不同基质样品(沉积物和大米)C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该文采用干法灰化法、酸提取法、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等消解方法对水系沉积物(GSD)进行消解处理,比较了不同消解方法对沉积物Cd同位素组成测定的影响。随后使用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对大米标准物质以及实际大米样品进行了消解。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所获得的沉积物Cd同位素测试结果在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参考值范围内,能够满足同位素测定要求。而使用干法灰化法和酸提取法消解样品时,由于存在元素损失或消解不完全,标准物质Cd元素的回收率偏低(低至72.8%),导致同位素测试结果显著偏离真实值(Δ114/110Cd值最大偏差达0.24‰)。微波消解法处理标准物质Cd元素的回收率在96.6%~98.8%范围内,且同位素测试结果与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结果吻合良好(Δ114/110Cd≤±0.04‰),表明微波消解法可以满足沉积物Cd同位素的测定要求,能够获得准确的Cd同位素组成数据。对大米标准物质和实际大米样品进行消解,所获得的Cd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上述沉积物样品结果相同(Δ114/110Cd≤±0.04‰),进一步验证了微波消解法的可靠性,证实微波消解法可用于沉积物及植物样品(大米)Cd同位素分析的快速消解。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fsLA-MC-ICP-MS)原位微区分析玄武岩玻璃中Mg同位素的方法.溶液进样-干气溶胶条件下浓度匹配实验表明,样品和标准样品中Mg浓度比在0.4 ~3.0时,可获得准确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条件对Mg同位素的准确测定有明显的影响,激光剥蚀斑束和扫描速率变化,使得质谱仪的质量歧视效应随进样负载量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并影响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频率与δ25 Mg正相关,与δ26 Mg负相关,当剥蚀频率大于4 Hz时,δ25 Mg和δ26 Mg趋于平稳;超快激光的能量密度对Mg同位素组成影响较小.利用本方法对国际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本方法具有制样简单、快速的特点,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为火山玻璃中Mg同位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