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志东 《物理通报》2006,(12):25-26
1反常现象的由来 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电磁感应”中“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为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如图1所示),另一个为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2.
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对原有实验进行审视、找出不足.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自感现象"一节中,该传统教具在演示自感现象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分析,得出了通、断电自感的条件,在实验中用光电传感器把光转换成声,获得光声明显的自感现象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成道 《物理实验》1990,10(1):27-28
高三物理教材中的自感现象,大多是通过J2425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进行演示。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而且同用一件仪器,两次分别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课堂上存在着操作麻烦的严重弊端,同时也不能给学生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为此,我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不但能使通、断电自感现象一次完成,达到使用方便、印象完整的目的,而且还可观察断电后瞬时感生电流(电动势)的方向,有助于验证教材中所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这个结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不能揭示自感的实质.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在此与教育界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6.
利用发光二极管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明显地提高了实验效果,加深了对自感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晓红 《物理实验》1995,15(2):87-87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周晓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210015)一般教科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线路图中A、B处(如图1)是用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本文对原有的演示实验进行一些改进,将A、B处的灯泡换下,接入两只规格相同适当的电流表,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感线圈...  相似文献   

8.
1引言 文献[1]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是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1),另一个是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图2).  相似文献   

9.
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拾景忠 《物理实验》2002,22(10):30-30
通过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中学或中专物理教材中,对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常采用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图1用于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2用于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装置常采用1.5V小灯泡亮度较小,A、B两灯泡达到相同亮度的时间差也较短,自感现象不是太明显.另外由于两个电路是独立的,容易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图1所示的装置,在通电时有自感现象,在断电时没有自感现象;图2所示的装置,在断电时有自感现象,在通电时无自感现象.为了使自感现象明显,同时消除学生的误解,我们对这一演示装置重新进行了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自感现象是指当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线圈内磁通量变化,从而在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又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线圈中电流变化,其"阻碍"效果,可以从教材中的通电和断电自感实验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课本实验的理解并不  相似文献   

12.
景文波 《物理通报》2011,40(10):123-124
1引言文献[1]指出:现行高中教材中设计的分别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如图1、图2所示),最大缺点在于把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现象割裂开来.且两实验分开做浪费时间,也不易解释断电自感实验中接通瞬间灯泡的突然闪亮.因此完全可以用断电自感实验装置同时观察通、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演示自感现象实验中灯泡亮度的问题讨论 ,对自感现象进行电路分析 ,加深了对自感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测量线圈自感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实验教学仪器短缺,多数大、中学校未能开出这方面的实验题目。本文提出了利用RL电路的瞬态过程,用示波器法测量电压、时间求得线圈自感的实验方案。笔者认为用此种方法测定线圈自感,虽说精度不很高,但其测试方法直观,物理思想明确,只要借助于实验室常用的方波信号发生器、学生示波器、电阻箱即可完善地开出,有利于推广。原理和方法电路装置如图1所示,电路输入端加上具有一定的重复频率、一定宽度的方波信号。由于线圈的作用,无论是信号电压由低  相似文献   

15.
熊小兰 《物理通报》2012,(6):106-108
本刊2011年第10期刊登了《自感现象实验的改进》一文.在实验改进方案一“用‘通电自感’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中,提出用如图1(原文图3,下同)所示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笔者按文中内容操作,使用图1电路进行的通电自感实验,不能观察到原文描述的“D1滞后于D2正常发光”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感电动势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现有的物理教材中,只是生硬地直接给出公式,而没有加以实验推导.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电路,以验证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官华夏  肖化  李德安 《大学物理》2012,31(6):31-33,3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只能进行定性研究,利用DISlab进行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研究,实现了定性及定量研究.通过实验电路的改进,进一步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思考.如在通电后,在灯泡电压达到稳定前出现了一个峰值;当改变电源极性重复操作实验时,弛豫时间变长等.  相似文献   

18.
韩海波 《物理通报》2011,40(10):66-67
利用DIS实验系统改进自感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现象不明显、难调试等问题,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目的不仅是验证规律、培训实验技能。而是要使学生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取感性体会。学生实验是探求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就我们多年以来的实际研究谈谈对自感现象的探究体会。  相似文献   

20.
日光灯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普遍的应用,因此,让学生了解日光灯的发明历史,研究如何在高中物理中引入一些与日光灯有关的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更多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非常有用.通常,在自感现象的内容之后教材常常都会介绍日光灯、日光灯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作为自感现象的一个生活实例.由于它的点亮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我们将这种过程称为暂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