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II.温度和压力影响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内蒙东胜烟煤在气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在500 ̄800℃的温度和0.1 ̄6.0MPa的氢压范围考察了温度、压力等因素与生成物产率的关系。实验表明:温度和氢压对气、液态生成物产率有很大影响。液态烃(HCL)与温度的关系呈山型曲线,6.0MPa氢压下,700℃时,HCL产率最大,达16.1%;甲烷产率800℃时达37.6%。  相似文献   

2.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I.气氛影响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气流床快速热解装置上,系统地研究了内蒙东胜烟煤在氢气和氮气气氛中的快速热解行为。结果表明:在常压、700℃,煤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获得的液态烃的产率达2.6%,比在氮气氛中提高了80%,在6.0MPa的压力下,在氢气氛中的液态烃的产率是氮气氛的17倍;在常压、800℃时,在氢气氛中热解获得的甲烷产率达8.0%,比在同条件的氮气氛中提高了2.5倍,6.0MPa、700℃时,在氢气氛中的甲烷产率是氮气  相似文献   

3.
在气流床快速热解装置上,系统地研究了内蒙东胜烟煤在氢气和氮气气氛中的快速热解行为。结果表明:在常压、700℃,煤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获得的液态烃的产率达2.6%,比在氮气氛中提高了80%,在6.0MPa的压力下,在氢气氛中的液态烃的产率是氮气氛的17倍;在常压、800℃时,在氢气氛中热解获得的甲烷产率达8.0%,比在同条件的氮气氛中提高了2.5倍,6.0MPa、700℃时,在氢气氛中的甲烷产率是氮气氛的5.3倍。烟煤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更有利于获取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三酚(苯酚,甲酚,二甲酚)和甲烷  相似文献   

4.
赵转云 《分子催化》1998,12(2):133-136
系统地研究了在4.0MPa氢压下,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溶剂等对丙醛均相加氢制正丙醇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氢压4.0MPa、温度80℃,RuCl3·3H2O为催化剂前体,用量98mg(0.35mmol),PPh3为393mg(1.5mmol),Ru/P摩尔比为1/4,DMF为溶剂.在此条件下,丙醛转化率和正丙醇选择性可分别达99%和95%以上.求出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以RuCl3-PPh3为催化剂体系,丙醛加氢的活化能为77.62kJ/mol  相似文献   

5.
钯-手性膦催化降冰片烯的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用Pd(OAc)2-1,4∶3,6-双脱水-2,5-二(二苯基膦)-L-艾杜糖醇(DDPPI)-p-TsOH催化体系对降冰片烯进行了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考察了手性膦配体的结构以及磷原子与钯原子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一个磷原子配位一个钯原子时,获得了较高的光学产率.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溶剂对降冰片烯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在120℃,5.0MPa,n(P)/n(Pd)=1时,化学产率可达71.6%,光学产率可达92.2%.  相似文献   

6.
神府大柳塔烟煤及其热处理产物碱氧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神府大柳塔烟煤及其300、400、550、700℃干馏产物,在75gKOH/30g试样(ad.)水溶液、氧初压为5.5MPa或6.0MPa和250℃的条件下氧化2h,其氧化产物水溶酸的产率及其组成随干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干馏温度为400℃时水溶酸的产率达到最大(54.96%对daf.试样),并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钯-膦-酸体系催化叔丁醇羰化制备异戊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d(OAc)2-PPh3-p-Ts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叔丁醇羰化生成异戊酸酯的反应.典型的反应条件是:温度120~160℃,压力3.0~7.0MPa,Pd浓度3.6mmol/L,nPd∶nPPh3∶np-Ts=1∶30∶80,时间12~24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叔丁醇羰化生成异戊酸酯的产率为11.0%~83.6%,选择性为13.1%~95.0%.  相似文献   

8.
对神府大柳塔烟煤及其300、400、500、700℃干馏产物,在75gKOH/30g试样(ad.)水溶液,氧初压为5.5MPa或6.0MPa的条件下氧化2h,其化产物水溶酸的产率及其组成随干馏温度物升高而变化,在干馏温度为400℃时水溶酸的产率达到最大(54.96%对daf.试样),并2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双氯桥双核钯配合物(Ph2P(o-C6H4CO)PdCl)2.2CH2Cl2,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了其催化氢化性能,有30~80℃,氢分压1.0~5.0MPa的范围内,发现该配合物是催化氢化丙烯酸为丙酸的有效催化剂,晶体(Pd2Cl2(C19H14OP)2.2CH2Cl2属P1空间群,a=0.9304(3)nm,b=1.0392(2)nm,c=1.1062(3)n  相似文献   

10.
甲醇催化氧化重整反应制氢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兵  董新法 《分子催化》2000,14(3):205-208
研究了Cu/Zn/Al系列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重整反应制氢,得到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Cu60Zn30Al5Ce5;并且考察了Cu60Zn30Al5Ce5为催化剂时,该反应的工艺条件如温度,物料配比等,当压力为0.1MPa,温度为240℃,CH3OH:H2O=1:0.8,CH3OH:O2=4:1时,甲醇的转化率达97.75%,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100h后,甲醇的转化率仍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从合成气制取液体燃料的浆态床FT合成/固定床2SM-5改质的反应系统由Ⅰ段鼓泡浆液反应器(内径40mm,高450Omm)和Ⅱ段固定床ZSM-5反应器(内径40mm,高900mm)组成,在温度250~280℃(Ⅰ段),300~340℃(Ⅱ段),压力1.5~2.5MPa,空速2.0NL/gFe·h(Ⅰ段),500~1000h ̄-1(Ⅱ段),H_2CO比0.5~1.5和气速1~2cm/s范围内,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反应性能的影响,1000h以上的寿命试验的平均结果为:合成气单程转化率65.1%,产率100g/Nm ̄3(Co+H_2),总烃生产达350g/Fe。使用富CO合成气时,达110g/Nm ̄3(CO+H_2)。实测的FT合成反应热为2938;5kJ/Nm ̄3(CO+H_2)。长期运转试验表明,工艺流程合理,设备操作和温度控制可靠。采用的浆液循环回路方法可初步分离蜡中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超细Mo-Co-K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业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2000,28(2):111-115
采用类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得超细Mo-Co-K催化剂。研究了还原态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考察了不同钼钴比、钾盐助剂呈和反应条件对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在300℃、6.0MPa,10000h^-1的反应条件下,超细Mo-Co-K(Mo/Co=7:1,K含量为1%)催化剂上低碳醇的时空产率达到624.4g/kg-cat.h,醇选择性与48.5%,OH/C1OH=1.08。  相似文献   

13.
用共沉淀法和超临界干燥法分别制备沉淀型Zr-Mn-K催化剂和超细Zr-Mn-K经剂,由合成气合成甲醇、异丁醇。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两类催化剂合成甲醇、异丁醇的影响。超细催化剂生成异丁醇活性明显高于沉淀催化剂。在400℃、5000h^-1、10.0MPa的反应条件下,超细催化剂异丁醇的含量可达17.31%,时空产率为18.2ml/h.Lcat.,16MPa时异丁醇时空产率达33.92ml/h.Lcat。  相似文献   

14.
在840℃,0.5MPa,CH4/CO2摩尔比为1.4,接触时间(W/F)为0.79h·g·L-l的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7.5wt%Cr/5.0wt%Na/SiO2催化剂上共活化得到了4.8%的C2选择性,48.7%的芳烃选择性及1.9%的芳烃收率。在钠修饰的铬基催化剂上,成功地一步实现了CH4和CO2转化为乙烯及中间物乙烯聚合为芳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汽车氢化物空调机用贮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发动机尾气废热为驱动热源的应用要求,研究了一对新的稀土系贮氢合金对La0.6Ml0.4Ni4.7Cr0.8-La0.2Mm0.8Ni4.35Fe0.65。该合金对在150~250℃/35~45℃/15~20℃工作温度下做制冷循环时,最大工作氢容量为4.5H/molM,理论特性系数COPc为0.74,可基本满足氢化物空调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就工业气休中有害物质H2S的综合利用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用MTsPc(M=Fe,Co,Ni,Cu)做催化剂,水做溶剂,研究了催化剂物种及浓度、碱浓度反应温度对H2S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诸多催化剂中双核磺化酞菁钴(CoPc-PcCo)催化活性最高,且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氨水浓度0.6mol/L,反应温度40℃,催化剂质量浓度1g/L,在此条件下苯胺的产率达35.9%,表明在传统的脱硫工艺上加以技术改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使用1L的高压搅拌釜,应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温度373-573K,DFLT1.0-4.0MPa,搅拌速度800r/min的实验范围内,测定了CO2在液体石蜡,FT300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CO2在上述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是系数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五种六氟二酐(6FDA)型聚酰亚胺膜对H_2、CO_2、O_2、N_2和CH_4五种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在30-100℃区间,五种聚酰亚胺的透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Arrhenius关系式;在0.3-1.2MPa区间,压力对透气系数的影响很小.6FDA-4,4'-二氨基二苯酮(DABP)和6FDA-3,3'-二甲基二苯甲烷二胺(DMMDA)在100℃仍然具有较大的透气选择系数,是比较好的气体分离膜材料.  相似文献   

19.
胡家元  田金忠 《分子催化》1999,13(3):169-175
研究了水和有机物组成的两相催化体系中,由RuCl3-TPPTS(TPPTS:P(m-C6H4SO3Na)3)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4-苯基-3-丁烯-2-酮(又名苄叉丙酮)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钌浓度(1.0×10-3~6.0×10-3mol/L)、氢压(1.0~6.0MPa)、反应温度(30~70℃)、配体浓度(1.2~7.2×10-2mol/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反应时间等对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与以配合物RuCl2(TPPTS)3为催化剂前体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加氢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别由配合物RuCl2(TPPTS)3及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都只催化4-苯基-3-丁烯-2-酮的C=C键选择加氢.由配合物RuCl2(TPPTS)3形成的催化体系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均优于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加氢反应活性下降,选择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铁,钴,镍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朝武  李华斌 《分析化学》1998,26(10):1284-1284
1引言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铁、钴、镍的分析方法并对Men+-二硫腙(DZ)体系的色谱行为进行了探索。较之萃取进样更快速、简便。测定条件为:Shim-PackCLC-ODS(φ6×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三氯甲烷(含1%三乙胺)(80:10:10);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n。线性范围0.01-2.0mg/L;相关系数r=0.999l~0.9998;检测限为0.0023~0.005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8%-2.7%;回收率为96%-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