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H_4)_2MOS_4在活性炭上浸渍过程的研究Ⅰ.浸渍参数对(NH_4)_2MOS_4在活性炭上分布的影响秦慧芳,张成芳,陆岗,俞丰,朱子彬(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硫代钼酸铵,浸渍,活性炭,钼分布负载型催化剂制备一般...  相似文献   
2.
(NH_4)_2MoS_4在活性炭上浸渍过程的研究Ⅱ.干燥机理及模型秦慧芳,张成芳,陆岗,俞丰,朱子彬(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237)关键词硫代钼酸铵,活性炭,干燥,钼分布,干燥模型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布,受浸渍...  相似文献   
3.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II.温度和压力影响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内蒙东胜烟煤在气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在500 ̄800℃的温度和0.1 ̄6.0MPa的氢压范围考察了温度、压力等因素与生成物产率的关系。实验表明:温度和氢压对气、液态生成物产率有很大影响。液态烃(HCL)与温度的关系呈山型曲线,6.0MPa氢压下,700℃时,HCL产率最大,达16.1%;甲烷产率800℃时达37.6%。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苯类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间歇反应器中,温度340~370℃,以苯、甲苯、乙苯和对二甲苯为超临界溶剂研究了聚苯乙烯(PS)的降解特性.苯类物质是聚苯乙烯的优良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其优异的传质、传热性能使聚苯乙烯快速降解.聚苯乙烯在不同超临界溶剂中降解转化率相近,而降解产物组成差别很大,分析了不同超临界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甲苯对降解过程影响最小,苯乙烯收率最高.聚苯乙烯降解过程中,高分子链断裂和解聚同时进行,结合连续分布理论建立了聚苯乙烯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在超临界甲苯中聚苯乙烯链端解聚活化能为138.4 kJ.mol-1.  相似文献   
5.
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碳酸酯(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通过建立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模型,探讨了聚酯在甲醇中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PET、PBT和PC在甲醇溶液中的降解具有共性,均可分为超临界区、非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三个区域。在超临界区聚酯完全溶于甲醇并降解为原料单体,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收率均大于90%;聚酯的降解是在聚合物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和聚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双重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中温度换B110—2型催化剂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常压下使用等温积分反应器研究了B110中温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模型。在近似工业操作条件下进行了20组正交配置实验,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效估值法确定了幂函数型变换反应的本征速率模型,同时估算了置信区间。发现六参数和四参数动力学模型都同样适用于所考察范围内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MCM-22为原料合成高水热稳定性的介孔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合成的微孔分子筛MCM-22为原料,将其与表面活性剂及氢氧化钠一起回流溶解,再调节溶液的pH值至7~9, 使MCM-22转化为高水热稳定性的介孔材料. 所得介孔材料具有蠕虫状的均匀孔道,骨架中不含有MCM-22的微观结构单元. 该介孔材料至少含有18%的表面活性剂,经823 K焙烧脱除表面活性剂后,其孔径为2 2 nm, 比表面积为 1 038 m2/g, 孔容为0 97 cm3/g. 焙烧后的介孔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水热稳定性,经沸水回流100 h后其比表面积为896 m2/g, 孔容为0 90 cm3/g, 孔径为2 1 nm, 即使经过300 h的回流,该材料仍能保持698 m2/g的比表面积和0 90 cm3/g的孔容. 固体 29Si MAS NMR结果表明,该介孔材料的高水热稳定性与其高表面缩合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石油焦高温气化反应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常压,1 200 ℃~1 500 ℃,在自制管式反应器中,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研究了石油焦以及石油焦与后布连煤焦掺混后形成的混合焦的气化反应性,借助于XRD分析了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与煤焦在碳结构有序化方面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当碳转化率高于0.7,气化超过1 300 ℃,石油焦的反应速率出现急骤下降,气化温度越高,相应石油焦速率下降越快。混合焦气化反应性既不同于纯石油焦也不同于纯煤焦。随石油焦掺入比变化而改变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与煤焦的反应性之间差异。较高转化率下出现的拐点,主要源于石油焦本身随气化温度提高导致气化速率下降。XRD测定显示,高温处理后石油焦中碳有序化程度要明显高于煤焦。高气化温度下石油焦碳结构发生明显有序化是导致其反应活性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Ⅵ.煤和半焦中氮化学形态剖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采用电子能谱(XPS)测定了我国以烟煤为主的10种煤样以及对应快速加氢热解半焦中氮的化学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的XPS谱图在398.8(±0.1)和400.2(±0.1)eV的位置上出现氮峰,其相应氮化合物是吡啶和吡咯,随煤种不同氮的形态不尽一致,但主要是吡啶和吡咯,且多数煤以吡咯氮为主。快速加氢热解半焦与煤有相同的氮出峰位置,即半焦与煤有相同的氮化学形态,加氢热解过程总体为吡咯氮相对含量的增加和吡啶氮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