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HPLC-GC)联用技术及其应用。采用正相微柱HPLC-GC联用及完全溶剂蒸发方式,分析了煤焦油馏分──蒽油,显示了微柱HPLC-GC联用的应用潜力。采用正相HPLC-GC联用结合反冲技术,分离了重质石油中的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2.
江涛  周云琪 《分析化学》1998,26(12):1442-1446
采用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PC-HPLC)与毛管气相色谱(CGC)在线联用技术分析柴油全组分。半填充硅胶、半填充氨基的PC-HPLC柱(0.32mm i.d)用于样品族分离(烷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和胶质)。经PC-HPLC分离后的各族组分(峰体积小于30μL)被依次存放在多位储存接口内,然后分别转入GC作单个组分定量分析,可得出各族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烷烃的碳数的正异构分布。该方法是分析柴油  相似文献   

3.
碳笼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DNAP-SP)及二元混合流动相(50%苯-正已烷),对碳笼化合物C60与C70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及分离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流动相对C60、C70分离效果的影响,苯/正已烷混合体系是最好的流动相。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煤焦油中极性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以正相-HPLC配以反冲(BF)技术,测定了煤焦油中极性化合物的总量。以反相(RF)-HPLC辅以制备液体色谱研究了极性段份的制备及典型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文中分析的实样由山西省一些焦化厂提供。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HPLC-NMR)在线联用技术是同时进行未知混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的最好手段之一。详细介绍了在HPLC-NMR联用技术中1H谱的分辨率、检测限和多重溶剂峰抑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评述了其它分离方法与NMR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谢宝汉  夏春谷 《分子催化》1998,12(4):299-303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GC-IR)联用技术,在催化反应产物分析及催化机理的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优越性。利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对多相催化反应产物及均相催化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捕捉到了一些对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产生影响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郑永杰  史景江  朱明华 《色谱》1994,12(6):395-397
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束状保留间隙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气相色谱(CGC)接口与常规柱反相LC联用;采用沸点蒸发方式,在柱后流速为1.0~1.5mL/min时成功地转移了800~1000μL含水LC流动相,用标准样品对该接口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环丁砜样品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束状保留间隙的性能优于单根保留间隙,与反相常规柱更加匹配。  相似文献   

8.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假阳性结果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面比较了薄层色谱法、握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在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的优缺点。分析实际检测中假阳性结果产生的原因,研究了8种致癌芳香胺的19种异构体在气相色谱和订色谱上的分离情况,提出取GC/MS和HPLC互为确证手段的阳性结果鉴别方法,可有效提高定性结果和准确性,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阿特拉津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2-羟基阿特拉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因土壤种类和化合物而异:78~121%(阿特拉津、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40~75%(2-羟基阿特拉津),最小格测浓度为0.005mg/kg;应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前三种化合物和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进行了定性分析,谱库检索匹配程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液相色谱-核共共振在线联用技术是同时进行未知混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的量好手段之一。详细介绍了在HPLC-NMR联用技术中H谱的分辨率,检测限手多重溶剂峰抑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评述了其它分离方法与NMR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产色谱仪与进口红外光谱仪及接口组成的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分析仪,使用大口径毛细管柱,分析了乙苯与苯乙烯固相催化反应液的复杂芳香烃异构体组成,讨论了GC/FTIR分析中随机噪声和基线漂移的去除方法。采用等高线图(CTD)分析技术得到了混合液中各组分的纯气相红外光谱图,最后鉴定了14个气相色谱峰中的9个,占整个色谱峰面积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质谱法测定冰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直接进样化学电离(CI)质谱法,配合电子轰击(EI)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冰毒及其制备过程中的副产品与中间产物,为刑侦破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顾光华  周蕾  赵贵文 《色谱》1994,12(1):40-42
讨论了醋酸铵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人参单体皂甙的色谱改性情况,经试验选择采用MPG-ODS色谱柱,UV204nm处检测,以乙腈-水-醋酸铵为流动相,在15分钟内较好地分离了单体皂甙R_(g2)、R_(b1)、R_c、R_d、R_(g1)、R_e等。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人参质量评定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手性化合物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弥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在手性对蚋物分离方面的不足。本文不但介绍了SFC仪器的结构特点,SFC与手性固定相(CSPs)结合在手性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还对SFC与其它色谱技术的分离效果进行了评价。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产色谱仪与进口红外光谱仪及接口组成的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分析仪,使用大口径毛细管柱,分析了乙苯与苯乙烯固相催化反应液的复杂芳香烃异构体组成,讨论了GC/FTIR分析中随机噪声和基线漂的去除方法。采用等高线图9CTD)分析技术得混合液中各组分的纯气相红外光谱图,最后了14个气相色谱峰中的9个,占整个色谱峰面积9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人血红蛋白及其三硝基甲苯加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明 《色谱》1996,14(2):124-126
介绍了采用反相大孔径C4柱分离血红蛋白(Hb)的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条件,流动相采用乙腈-水-三氟乙酸,在梯度洗脱方式下,对Hb中的血色素(heme)、α-和β-链以及未解离的球蛋白进行了分离,速度快且洗脱完全,并用于三硝基甲苯(TNT)-Hb加合物的分离。结果在体外实验发现了TNT-Hb加合物的形成,其水平为204pmol/mgHb。  相似文献   

17.
江涛  关亚风 《色谱》1998,16(6):469-472
建立了一套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在线联用装置,并应用于润滑油的全组分分析。用正相填充毛细管柱液相色谱法进行样品族分离,将润滑油分成烷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及胶质(多环芳烃和极性物);特殊设计的多储存位接口可完成一次LC进样,对样品所有族组成的在线切割、贮存并无损失转入GC分析,保证了复杂样品全组分分析的准确定性和定量,缩短了分析时间。GC分析结果给出各族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碳数分布。  相似文献   

18.
固相微萃取与色谱联用方法分析水中12种有机氯化合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色谱闻用方法(HS-SPME-GC)对水中的残留有机氯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对影响HS-SPME-GC分析灵敏度的各种实验因素如涂层种类,萃取温度、平衡时间,离子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并将该方法与固相萃取法(SPE),液液萃取法(LLE)作了对比,同时考察了常见环境共存污染物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几种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哈士蟆油中脂肪酸的GC、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气相色谱(GC)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哈士蟆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并用气相色谱法作了定量,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培榕  曹林法  蔡剑萍 《色谱》1996,14(6):425-427
 对C12~C20等脂肪酸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中的超微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有机酸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都能得到有效的分离,采用C18键合相的色谱柱,流动相采用甲醇∶水=97∶3,流速为1.5mL/min,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325nm,λem=397nm。在实验中采用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作为C12~C20等脂肪酸的荧光标记物,以丙酮为溶剂,以18-冠醚-6为催化剂,以碳酸钾为碱试剂,通过相转移催化完成衍生化反应。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最小检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