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选择一种高硫新西兰煤(NXL)作为研究对象,高纯Ar气氛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在管式炉中热解,热解终温为300~1 000℃。用XPS研究煤及不同温度下半焦中氮、硫的赋存形态。将N 1s谱图用Lorentzian-Gaussian拟合分为四个峰:N-6(398.8±0.4)eV、N-5(400.2±0.3)eV、N-Q(401.4±0.3)eV和N-X(402.9±0.5)eV;S 2p谱图分为六个峰:硫铁矿(162.5±0.3)eV、硫化物(163.3±0. 4)eV、噻吩(164.1±0.2)eV、亚砜(166.0±0.5)eV、砜(168.0±0.5)eV和硫酸盐硫(169.5±0.5)eV。结果表明,煤中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吡啶、吡咯、质子化吡啶和氮氧化物;低于600℃,半焦中的氮元素主要以吡啶和吡咯形式存在;随温度的升高,吡咯向吡啶转化;当温度超过900℃,氮氧化物这一形态消失。该煤中的硫以有机硫为主,其中,噻吩硫占50%以上;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的硫铁矿硫逐步转化为无机硫化物,600℃时分解完全。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建立一台精密转动弹热量计,能在恒温和绝热两种模式下操作.测量数据的采集由在线微机自动完成,测量结果通过适当的程序计算.用量热标准物质NBS39i苯甲酸标定其能当量,偏差约为±0.006%.马尿酸及乙酰苯胺的燃烧能测定值分别为-(23542.7±0.9)J/g和-(31245.8±2.4)J/g(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不确定度为总标准偏差的2倍,分别为±4.5J/g和±7.5J/g.结果与推荐值一致.还讨论了这两个化合物作为低含氮量量热参考物质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回归分析在稀土元素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共显色效应对稀土元素光度分析的影响;探讨了在TRS-80型微处理机上用回归分析法处理实验数据问题。结果表明,在镧存在下用偶氮氯膦Ⅲ测定钇,可使测量误差从+26±15%降低至+3.6±3.0%。该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常春藤皂苷元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对其3-OH及28-COOH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3个新型的常春藤衍生物(4, 7和1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4, 7和11对胃癌瘤株(BGC-823)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 7和11对BGC-823的分泌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浓度为1×10-4 mol·L-1时,4, 7和11对BGC 823的抑制率分别为(98.03±2.16)%, (95.02±11.31)%和(25.34±3.57)%。  相似文献   

5.
以常春藤皂苷元为起始原料,依次将28-羧基甲基化,23-羟甲基乙酰化得常春藤皂苷元-23-O-乙酰基-28-羧甲酯(2);然后将2的3-羟基进行糖化学结构修饰,合成了3种新型的常春藤糖苷衍生物(3~5),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2~5的体外抗人膀胱癌细胞(T-24)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10-6 mol·L-1时,3~5的抑制活性均高于2,抑制率分别为(14.40±2.29)%, (11.92±3.30)%和(11.92±3.30)%。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二阶校正方法, 对人体液样(血浆样及尿液样)和细胞培养基样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进行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 在血浆背景、尿液背景和细胞培养基背景共存下, 当分析体系的组分数分别选择2时, 用SWATLD二阶校正方法获得相应五味子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1.6)%, (100.5±6.3)%和(103.6±4.5)%. 实验结果表明, 此方法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复杂分析体系因背景内源荧光性物质与待分析物光谱严重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 还可以用于直接快速准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郭冬冬  张武霞  杨金会 《合成化学》2019,27(11):878-882
以廉价的香草醛,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初始原料,经过C-香叶基化、羟基保护、羟醛缩合、脱去保护基以及催化环化等步骤,以11%和20%的总收率实现了两个天然香叶基黄烷酮(±)-diplacone与(±)-3′-O-methyldiplaone的首次全合成,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8.
伍婵翠  刘杰  张学洪 《色谱》2018,36(2):167-17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Cr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根系分泌物中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的分析方法。采用XSelect HSS T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Waters),以40 m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pH=2.40)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在波长205 nm处检测。该方法在13 min内简便快速地分离出8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甲酸、乙酸、马来酸和柠檬酸),且峰形良好。有机酸的检出限(LOD)为0.12~12.32 mg/L;草酸的加标回收率为73.15%,其他有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4.54%~109.98%。李氏禾的根系分泌物中各有机酸含量分别为酒石酸(130.90±1.44)μg/g(根干重)、苹果酸(1031.34±4.38)μg/g(根干重)、乳酸(65.54±1.01)μg/g(根干重)、马来酸(0.96000±0.00367)μg/g(根干重)和柠檬酸(201.50±1.13)μg/g(根干重)。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植物根系分泌物样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浆及脂蛋白唾液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守东  桑慧  杨娜娜  阚玉杰  李富裕  李煜  李方圆  秦树存 《色谱》2014,32(11):1197-1200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人血浆脂蛋白唾液酸的方法,并比较了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脂蛋白唾液酸的差异。采用pH=2的醋酸水解唾液酸,高速离心后采用优化的条件进行LC-MS/MS分析。结果表明:在负离子模式下,唾液酸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7.4和24.5 pg。唾液酸在2.5~8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8。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1.6岁)和健康人(平均年龄50.7岁)血浆中唾液酸的含量分别为(548.3±88.9)和(415.3±55.5)mg/L;两组实验人群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唾液酸的含量分别为(4.91±0.19)、(6.95±0.28)、(3.61±0.22)μg/mg和(2.90±0.27)、(7.03±0.04)、(2.40±0.09)μg/mg。糖尿病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唾液酸含量显著高于同龄健康人水平(P<0.01)。该法可快速检测血浆中脂蛋白唾液酸含量,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方法相结合用于同时快速定量人体液(血浆和尿液)中的伊立替康(CPT11)和其主要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绿色、高灵敏分析策略. 尽管其分析物之间以及分析物和背景之间的光谱存在严重重叠现象, 采用基于交替归一加权残差(ANWE)算法的二阶校正方法进行解析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当该体系的组分数选取为3时, 可以得到血浆和尿液中CPT1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6.3)%和(101.7±1.1)%, SN38在血浆和尿液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4.9)%和(101.6±1.1)%. 另外, 通过品质因子, 如灵敏度(SEN)、选择性(SEL)、检测下限(LOD)和定量检测限(LOQ)评估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以“数学分离”代替繁琐的“物理和化学分离”, 成功地解决实际复杂体系中内源干扰物质与分析物光谱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 可用于人体液中CPT11和SN38含量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双木脂素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的全合成. 以香草醛为原料, 经过两步Stobbe反应构建木脂素骨架, 然后再用LiAlH4还原、加氢后, 产物经柱层析分离, 得到2个异构体meso-和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 根据其NMR, IR和HRMS等谱图确认发现, 极性较小的产物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为合成的关键中间体. 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与甲氧甲基(MOM)保护的阿魏酸缩合得到目标产物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 合成采用汇聚法, 经11步, 以约8%的总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 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及操作简便的优点, 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铜(Ⅱ)、镍(Ⅱ)离子模板高分子多乙烯多胺络合吸附剂的动态吸附金属离子的行为。5个周期的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合成的铜(Ⅱ)、镍(Ⅱ)模板吸附剂分别对铜(Ⅱ)和镍(Ⅱ)金属离子具有稳定的吸附能力,其动态饱和吸附量达4.357mmolCu(Ⅱ)/g[铜(Ⅱ)模板吸附剂]、3.153mmolNi(Ⅱ)/g[镍(Ⅱ)模板吸附剂];相对误差分别为±1.5%和±2.2%.  相似文献   

13.
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53例经临床确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作间期分别行常规CT、MRI、SPECT检查,观察3种方法对致痫病灶检出和定位准确率,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和MRI在难治性癫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SPECT检测患侧rCBF低于健侧[(46.05±7.62)vs(54.51±9.39),P<0.05],MRI检测患侧NAA(cho+Cr)低于健侧[(0.47±0.05)vs(0.69±0.11),P<0.05]。SPECT对致痫灶检出率、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1.13%、73.58%,均高于MRI和常规CT(P<0.05)。联合SPECT、CT、MRI对致痫灶检出率、定位准确率达94.34%、92.45%,高于单独诊断(P<0.05),联合rCBF+NAA(cho+Cr)预测致痫病灶位置的AUC达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达82.26%、98.91%,高于rCBF、NAA(cho+Cr)(P<0.05)。结论:PET-CT、MRI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PET-CT在致痫灶检率、定位定侧方面更有优势,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通过不同的长度碳链与硫化氢供体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偶联,合成了5个新型硫化氢供体型去氢枞酸衍生物,所得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以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epG2、 MGC803、 T24、 A549和LO2的细胞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去氢枞酸,其中化合物4c对HepG2、 T24和A54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4.63±0.18、 6.06±0.49和5.79±0.14 μmol·L-1,优于或接近阳性对照药阿霉素(5.44±0.87、 3.69±0.78和3.75±0.11μmol·L-1)。  相似文献   

15.
从滴定曲线图入手,分析了以酸碱指示剂确定终点时,强-弱混酸体系(HCl-HA)的滴定情况。结果表明,在Er=±0.1%,且2种一元酸的初始浓度均为 0.10 mol·L-1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将2者分别准确滴定的。但若Er=±0.5%,弱酸HA则可以与HCl分开并各自准确滴定,其需要满足的条件为:10-7.57≤Ka,HA≤10-6.50。方法简单实用,应用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混合物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此法不需经任何分离手续,快速、简便、准确,标准偏差±0.01,回收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基于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的二阶校正方法测定了2种保健品中褪黑素的含量. 当组分数取2时, 测得美益天褪黑素维生素B6胶囊(MYT)和纽斯葆牌褪黑素片(NSB)中褪黑素的含量分别为(3.074±0.019) mg/capsule和(1.649±0.059) mg/tablet, 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9±4.0)%和(103.4±2.7)%, 检出限为1.4 ng/mL. 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可靠. 该方法具有"二阶优势", 即使样品中存在干扰, 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且灵敏度较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用t-test对2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2种方法的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本文方法更环保、 简单. 因此,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二阶校正方法可作为测定褪黑素含量的新方法, 用于对含褪黑素的保健类产品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真空绝热量热计。在60-300K间测定了氯化钾的摩尔热容,所得结果同文献值相比能较好地符合,说明所建量热计是可靠的。用该量热计在60-300K间测定了无水硫酸铀酰和三水合硝酸铀酰的摩尔热容,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未发现热容反常。无水硫酸铀酰和三水合硝酸铀酰在298.15K下的CPo、STo-SOo、HTo-HOo和-(GTo-GOo)/T值,前者分别为33.46卡/度·摩尔、39.7±0.4卡/度·摩尔、5925±20卡/摩尔和19.7±0.2卡/度·摩尔;后者分別为76.50卡/度·摩尔、88.3±0.9卡/度·摩尔、13282±50卡/摩尔和43.7±0.4卡/度·摩尔。  相似文献   

19.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硝酸锌-亮氨酸-水体系在25℃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度性质,绘制了体系的相图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发现并制备了未见报道的非一致溶解配合物[Zn(Leu)(NO3)2(H20)]·H20(A)和Zn(Leu)2(NO3)2·H20(B),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IR和TG-DTG等对其组成、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配合物的标准燃烧能分别为(-12692.80±5.83)和(-15345.71±9.11)J/g,求得它们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4523.22±2.08)和(-7208.86±4.28)kJ/mol,标准生成焓分别为(-615.67±2.27)和(-1863.16±4.60)kJ/mol  相似文献   

20.
氧化苦参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香玉  孙祥军  刘敏  孙得志  李林尉 《化学学报》2009,67(18):2155-2158
在298.15 K下, 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氧化苦参碱(OM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并讨论了二者结合过程热力学性质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BSA大分子上存在可结合OMT分子的两类位点. OMT分子与第一类位点相结合时, 结合过程的平衡常数、标准摩尔焓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 =(2.14±0.31)×105, =(-1.07±0.50) kJ&#8226;mol-1, =(-30.4±0.4) kJ&#8226;mol-1, 最大可结合位点数为 N1=(10.0±0.2), 该过程是以熵驱动为主的焓熵协同驱动过程. OMT 分子与第二类位点相结合时, =(6.84±0.32)×103, =(1.91±0.03) kJ&#8226;mol-1, =(-21.9±0.4) kJ&#8226;mol-1, N2=(25.0±0.3), 该过程是熵驱动过程. 圆二色谱测试结果表明, 两类结合过程中, OMT与BSA的相互作用均导致了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及不同结构单元相对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