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3,9-二氢-3,9-二硫代-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十一烷2,研究了2在N,N-二甲基乙酰胺介质中,在氢化钠作用下与α-芳基-β-硝基烯的加成反应,得到5个新的加成产物3_(a-e),对2及加成物3_(a-e)的~1HNMR谱进行了归属,并得到元素分析和IR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邵瑞链  职承信 《化学学报》1993,51(12):1202-1208
本文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3-羟基-5-甲基异恶唑(1)与3-甲基-2-对氯苯基丁酰氯(2a)的反应,提出了区域选择性合成O-和N-酰化产物的方法。在三乙胺存在下,乙腈为溶剂,1和2a~2e反应得到含量为88~96%的O-酰化产物3a~3e;而若将1转化为相应的异恶唑硅醚4,再与2a~2i反应,则得到含量为86~97%的N-酰化产物5a~5i。试验表明,在DMAP催化下,3a和5a可发生O-/N-酰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9种1-(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亚甲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三环-[3,3,3,0^1,5]十一烷。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后处理,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1)同甲酰胺、异氰酸磺酰氯以及内酰亚胺醚等的反应,制得5-H-1-芳香-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2a-c)、5-N-甲基-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3a-c)、1-芳基-4-乙氧羰基-5-脲基-1,2,3-连三唑(4a,b)、5-H-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6  相似文献   

5.
以乙酰丙酮(1)的电氧化偶联产物3,4-二乙酰基-2,5-己二酮(2)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与取代苯胺(3a ̄3g)作用,得到1,4-二羰基的缩合产物2,5-二甲基-3,4-二乙酰基-1-芳基吡咯(4a ̄4g)。在相似的条件下,2与水合肼作用,则得到1,3-二羰基的缩合产物3,3',5,5'-四甲基-1,1'-二氢-4,4'-联吡唑(5)。  相似文献   

6.
袁金颖  潘才元 《合成化学》1997,5(3):251-255
合成了新型膨胀单体3,9-二(对甲氧基苄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以BF3.OEt2为催化剂,在二氯乙烷中实现了其双开环阳离子聚合。此单体对热固体脂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7.
首次在固相条件下微波辐射N,N-二烷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和2-萘酚生物快速合成苯并「a」吩恶嗪衍生物,得到苯并「a」吩恶嗪锌离子氯化物3a-3f,且收率较高。此外,N,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和1,3-二羟基-2-萘甲酸乙酯的混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一个新的激光染料9-二甲氨基-6-乙氧羰基-5H-苯并「a」的吩恶嗪-5-酮4。  相似文献   

8.
潘富友  张孙玮 《分析化学》1998,26(4):443-446
首次合成了新显色剂2-(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研究了它的性质及其与铋是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试剂的分子式C18H16N6O3,分子量304.32,m.p.252℃,各级酸离解常数为pKa1=3.1,pKa2=7.5,pKa3=9.6;在pH7的NH4Ac介质中,试剂与铋形成紫红色络合物,λmax为540nm,对比度Δγ为120nm,络合物的NH4A介质中,试剂与铋形  相似文献   

9.
从丙二酸二乙酯、氯乙酸乙酯和氯苄出发,经LiAlH4还原,合成新的二元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化合物:3,9-二羟乙基-3′,9′-二苯甲基-1,5,7,11-四氧杂螺〔5,5〕十一烷。该化合物的结构由它的氢和碳-13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明。该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由于环上四个取代基的稳定作用,聚合物的收率比较低。通过对聚合物的结构分析,提出了这一单体的阳离  相似文献   

10.
文欣  章丽娟 《结构化学》1996,15(3):249-252
合成了螺(异苯并呋喃-1(3H),9’-(9H)-2’-N,N-二苄胺基-6’-二乙胺基占吨)-酮-3,C38H34N2O5,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体学参数为a=16.826(4),b=10.648(4),c=17.618(7)A,β=92.25(2)°,V=3154(2),A^3,Z=4,Mr=566.7,Dx=1.19g/cm^3,F(000)=120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  相似文献   

11.
由N,N-二甲氨甲基二茂铁(I)单锂化后与三甲基氯硅烷(Me3SiCl)反应,合成了2-(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Ⅱ);Ⅱ再单锂化后与Me3SiCl反应得到了2,5-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Ⅲ);单锂化的I与Me2SiCl2反是得到了双-(2-(二甲氨甲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Ⅳ)双锂化I与二倍量的Me3SiCl反应得到了2,1′-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V),由碘化(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1)同甲酰胺、异氰酸磺酰氯以及内酰亚胺醚等的反应,制得5-H-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2a-c)、5-N-甲基-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3a-c)、1-芳基-4-乙氧羰基-5-脲基-1,2,3-连三唑(4a,b)、5-H-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6-二酮(5_(a,b))、1-苯基-1,2,3-连三唑[4,5-e]哌啶[1,2-b]嘧啶-4-酮(6a)、1-苯基-1,2,3-连三唑[4,5-e]氢化吖辛因[1,2-b]嘧啶-4-酮(7a),并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以及质谱等方法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筛选了其代表特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5,6—二取代—3,4—二氢—2—吡啶酮的N—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强  高世萍 《合成化学》1995,3(1):84-87
由四个5,6-二取代-3,4-二氢-2-吡啶酮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九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5,6-二取代-3,4-二氢-2-吡啶酮,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过渡金属的亲硫性,通过Cp*-W(CO)3Cl(Cp*=C5H5,C5H4CH3)与HFe2Co(CO)9(μ3-S)反应,得到四种含硫异核金属羰基原子簇化合物Cp*WFeCo(CO)8(μ3-S)(Cp*=C5H5,Ⅰ-a;Cp*=C5H4CH3,Ⅱ-a),(Cp*W)2Fe(CO)7(μ3-S)(Cp*=C5H5,Ⅰ-b;Cp*=C5H4CH3,Ⅱ-b)。对合成的簇合物进行了IR,1H/13C-NMR,C/H及金属分析,并对Ⅰ-a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4个新型Ni-BDT配位化合物,BDT为具有9个S原子的杂戊烯,元素分析、IR谱、UV谱确定这4个新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CH3)4N」2「Ni(C5S9(2」「(C2H5)4N」2·「Ni(C5S9)2」(2),「(C4H9)4N」2「Ni(C5S9)2」(3),「(C6H5)(CH5)3N」2「Ni(C5S9)2」(4),采用Ito法对配合物1的X射线粉末图进行了指标化,确定该晶体属单  相似文献   

16.
桥链中含氮,硫杂原子的二酰胺型开链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枢  严运江 《合成化学》1994,2(3):230-236
合成了四类桥链中含氮、硫杂原子的二酰胺型开链冠醚,目的是以之作为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载体。1a~1c和2a~2c显将N,N-双(2-羟乙基)苯胺和2,6-双(羟甲基)吡啶分别在THF中与NaH和N-取代和N,N-二取代氯乙酰胺反应而制得;而3a~3b和4a~4b则是将2,6-双(氯甲基)吡啶和2,5-双(氯甲基)噻吩分别与巯基乙酸在碱溶液中反应制成双(亚甲硫乙酸),然后与SOCl_2反应成二酰氯,最后胺化而成二酰胺。各化合物的结构均由元素分析、IR、 ̄1HNMR和MS所确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氯磷酰基异氰酸酯与4,6-二甲氧基-2-氨基嘧啶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中间体N-(4,6-二甲基嘧啶-2-基)-N’-二氯代磷酰基脲,Ⅰ与2倍的醇或胺反应得到对称双取代磷酸基脲类化合物Ⅱa-Ⅱi,Ⅰ与1倍的受反应得到氯代磷酰基脲类化合物Ⅲa-Ⅲe,再与Ⅰ1倍的醇反应则得到不对称双取代磷酰基脲类化合物Ⅳa-Ⅳg。  相似文献   

18.
1,2-二(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Fe(CO)_5在二甲苯中于105~110℃反应除分离到少量标题化合物(Me_2SiSiMe_2)[η-(3-Me_3SiC_5H_3Fe(CO)]_2(μ-CO)_2(5)外,主要是生成了脱Me_3Si基的产物(Me_2SiSiMe_2)[η-C_5H_4Fe(CO)]_2(μ-CO)_2(1)及1的热重排异构体[Me_2SiC5H4-Fe(CO)_2]_2(2).将5的二甲苯溶液加热回流18h,则转化为其异构体[Me_2Si(Me_3SiC_5H_3)Fe(CO)_2]_2(6).脱硅基发生在由相应反应物制备5的过程中。且脱硅基是与反应物中(Me_2SiSiMe_2)桥的存在有关.5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属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6780(1)nm,b=2.2303(9)nm,c=0.9988(1)nn,;β=98.96(1)°,V=1.4960nm~3.Z=2,D_c=1.36g/cm~3.  相似文献   

19.
王瑾玲  李维忠 《结构化学》1996,15(3):171-175
作为系统研究大环硫氮杂冠醚配合物的第二部分,合成了四硫二氮杂环十八冠的硝酸铅配合物(Cu(C12H25N2S4).(NO3)2.H2O,测定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学参数a=17.576(4),b=11.753(3),c=10.485(5),A,V=2165.9(7)A^3,Z=4,Dc=1.632g/cm^3,F(000)=1108,μ=1.42cm^  相似文献   

20.
陈展虹  吴成泰 《合成化学》1997,5(1):105-106,104
合成了1,5-二(2-氨基(或硝基)苯氧基)-N-苯基-3-氮杂戊烷。对它们的结构作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