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对N-苯乙烯基糖精在70eV电子束轰击下质谱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这类化合物都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大部分是基锋,[M-HSO~2]^+是它们的特征碎片.实验证明,糖精母体的SO~2有可能和苯环邻位H或取代基苯环上的H络合而消去HSO~2.当苯乙烯基邻位取代基为NO~2时,由于硝基氧的迁移,使质谱上的m/z119成为基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十四个氮杂硅三环类化合物进行了质谱研究.测定了它们的低分辨质谱,收集了大部分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并进行了亚稳跃迁测定。结果表明,分子离子的稳定性、基峰的生成方式以及碎片离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取代基R的性质.分子的电子轰击质谱裂解存在三种基本方式:(1)断裂Si~R键,生成高度稳定的(M-R)~ 离子,碎片离子较少;(2)开环,失去碎片C_2H_3O;(3)开环,失去碎片CH_2O或CH_3O.用电荷自由基定域理论解释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并对影响分子离子稳定性的有关因素及影响基峰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下对20个二甲基(五氟苯基)硅烷衍生物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化合物质谱图上无分子离子峰,少数化合物可观察到较弱的分子离子峰。所有化合物质谱图上都具有较强的[M-CH3]+离子,且在个别化合物的谱图上表现为基峰,该离子来自游离基中心诱导发生的α(C-Si键断裂)裂解。各化合物的谱图上均具有m/z 77和m/z 79的特征离子,在绝大多数化合物的谱图上表现为基峰。对离子进行归属时发现该类离子并不能通过化合物分子内键的直接裂解而得到,推测该类离子是通过进行分子内的骨架重排反应而得到的三配位硅正离子,推断其生成途径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进一步对不含氟的二甲基(苯基)硅烷衍生物进行分析,未检出该类重排特征离子,从而印证了对于二甲基(五氟苯基)硅烷衍生物中重排离子生成途径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表征了一类喹喔啉衍生物;1-烷基-3-甲基-2(1H)-喹喔啉-2-酮(1-alkyl-3-methly-2(1H)-quinoxalin-2-one,简称AMQ,其中alky=H、CH3、Et、n-C3H5、n-C5H11、n-C16H33)。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和核磁共振谱图(^1H-NMR)鉴定了AMQ,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这类化合物EI-MS谱图的影响,分析得到一些裂解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谱图中均有芳香化合物的特征CnHn^ 系列峰m/z78,65,52,39和(或)m/z77、76、64、63、51、50、38、37。对于末取代的样品及低级烷烃取代的样品,谱图中的基峰为分子离子峰,对于取代基中碳数大于等于3的样品。谱图中的基峰不是分子离子峰,分子离子峰强度随着碳数的增加而降低。这些样品一般容易发生骨架重排,丢失一分子CO,生成1-烷基-2-甲基苯并哒唑正离子。此外,还讨论了谱图中其它的一些碎片离子峰。这对于研究和指导喹喔啉衍生物 的合成,探讨它们在药效及结构特征与生理活性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缩二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合成了1,5-二(4-甲氧基苯甲醛)双缩二氨基硫脲(1),1,5-二(对二甲 基氨基苯甲醛)双缩二氨基硫脲(2),1,5-二(2-呋喃甲醛)双缩二氨基硫脲( 3)三个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首次报道了双缩二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13C NMR数据,并发现在溶液中由于构象异 构体或二聚体的存在,该类化合物的部分^13C NMR谱峰出现矮而宽、不易检测的特 征。配体1形成的晶体为单斜晶系,具有P21/c空间群,a=1.4363(3)nm,b=1.2622 (2)nm,c=1.0970(2)nm,β=101.730(10)°,V=1.9472(6)nm^3,Z=4,Dc=1. 318g/cm^3,μ=0.193mm^-1,F(000)=816,R1=0.0560,ωR2=0.1496。由于分子间 弱氢键力的作用,在晶体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五种新的芳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即1-(4-溴-2-羧基苯基)-4-烷基氨基硫脲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M+)很弱,但却具有效强的[M-H]+峰。分子离子的断裂以N-N键和C-N键的断裂为主,并伴随着六员环或四员环过渡态氢重排,生成相应的芳氨基正离子和芳肼基正离子,这两种离子继续失水或失其它小分子,从而形成一系列特征离子,包括骨架重排离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7种新的N-烷基-N′-乙氧羰基甲基-N′-芳磺酰基-O-乙基磷酰二胺酯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化学电离质谱(CIMS,甲烷为反应气)。结果表明,无论是EIMS,还是CIMS均存在较多的骨架重排离子峰;取代基对谱图有较大的影响;EIMS中P—N键的断裂为重要质谱特征,CIMS中MH~+准分子离子为重要特征离子,还存在分子离子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傅桂香  叶伟贞  徐永珍  廖秀高 《化学学报》1987,45(12):1158-1162
本文报道一系列二烷氧基膦酰乙酸酯的电子轰击(EI)正离子和甲烷化学电离负离子(NCI)质谱.在EI谱上出现特征的[M+H]^+离子,进一步发生氢重排,然后失去烯烃,再失水和脱CH2CO.而在NCI谱中则生成[M-H]^-离子(基峰),易失去烷基,再失烷氧基和CH2CO,或氢重排后脱烯烃.正、负离子的断裂机理不同,但数据可以互相补充,以利于类似未知物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通过正负离子快速切换的全扫描分析,实现了对92种工业染料的分子离子峰的离子化规律的探究。结果表明:碱性染料中氯或硫元素的存在状态决定了染料分子离子峰的存在形式,其中,氯元素以氯化氢形式存在的含氯染料是通过丢掉氯化氢形成[~*M+H]~+分子离子峰,氯元素以Cl~-存在且含有强极性基团(分子中氮原子呈现带有4个键的正离子状态)的染料分子离子峰通过丢掉Cl~-后形成[~*M]~+分子离子峰;对于含有硫元素的碱性染料,当硫元素是以HSO_4~-的形式存在且含有强极性基团(分子中氮原子呈现带有4个键的正离子状态)的碱性染料是通过丢掉HSO_4~-形成[~*M]~+分子离子峰;酸性染料准分子离子峰的类型与分子结构中Na~+、磺酸基的数目相关,倾向失去所有的Na~+,从溶剂中获得氢原子结合在磺酸基上,形成一系列[(M-xNa+yH)/(x-y)]~-离子,含有多个磺酸基染料的多以二价准分子离子峰为基峰;苏丹染料和分散染料作为含电负性基团的弱极性染料,更易形成[M+H]~+分子离子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二茂钛含氟长链有机酸衍生物(1~3)和具有环状结构的新型二茂钛全氟有机酸(4~7)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NICIMS)。在EI谱中出现弱的或不出现M~+,1~7均以CpTiF_2离子为基峰。高质量区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有[M-·cp]~+、[M-R]~+(1~3)和氟重排离子。在低质量区出现一系列二茂钛及茂钛氟重排离子。 1、4~7的NICI(CH_4)质谱中,4、5出现强的M~-离子峰,1出现[M-1]-离子峰,有两个钛的环状结构化合物6和7出现双电荷M~=离子峰,而不出现M~-。  相似文献   

11.
由异喹啉、喹啉或酞腈与α-卤代苯乙酮反应生成的鎓盐在二氢铬酸四吡啶合? 埽═PCD)存在下与乙酸铵反应,可一步法合成咪唑并[2,1-a]异喹啉(2a~2b)、? 溥虿1,2-a]喹啉(4a~4b)或咪唑并[1,2-a]酞腈(6a~6c)衍生物,该方法原料易? 茫从μ跫子诳刂疲佣峁┝艘恢趾铣烧饫嗷衔锏男路椒ā?  相似文献   

12.
冯新培 《中国稀土学报》2002,20(Z3):170-173
研究了P204与P350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采用烧碱热水法分离获得成功, 该方法利用烧碱与P204皂化反应形成钠盐, 而P350不与烧碱反应. 用热水洗涤分离P204与P350, 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从混合有机相中回收了纯P204和P350, 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陈小涛 《有机化学》1993,13(3):326-335
综述了四个天然产和的中分离的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合成进展.它们是:Calicheamicin,Esperamicin,Neocarcinostatin chromophore和dynemicin,此外还综述了若干人工设计的烯二炔类结构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s of three copper(I) complexes, [Cu43-Cl)22-Cl)22-(2,6-Me2C6H3N(PPh2)2)}2] (2), [Cu43-Cl)22-Cl)22-(Ph2POPPh2)}2] (4), and [Cu22-Cl)22-PPh2OPPh2)(η1-Ph2PP(=O)Ph2)(PPh3)] (5), and one cobalt complex, [(CoCl2){μ2-2,6-Me2C6H3N(PPh2)2}2][CoCl3NH2(2,6-Me2Ph)] (3). Tetra-nuclear copper complex 2 was prepared in good yield by the reaction of bis(diphenylphosphino)-2,6-dimethylaniline [2,6-Me2C6H3N(PPh2)2] (1) with copper(I) chloride along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in methanol. Adding a calculated amount of water and dichloromethane mixture (1?:?10) to 2 produced a second tetra-nuclear copper(I) complex, 4, with a P–O–P backbone, along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unsymmetrical copper(I) complex 5. The cobalt complex 3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1 with cobalt(II) chloride.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s of 2–5 were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 the solid state, both 2 and 4 form a tetra-nuclear copper core. In the 31P{1H} NMR study, we observed the conversion of 2, with P–N–P backbone, to 4, with P–O–P backbone.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以4,4'-双(三苯基环戊二烯酮基)苯为双烯体,含乙烯基或苯乙炔基有机硅烷为双亲烯体,通过成环反应合成了六个新的4,4'-(多苯基三联苯)双(有机硅烷),产率60%~85%,并用元素分析,IR和'HNM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元素氟、高价金属氟化物和电化氟化链状有机化合物往往得到许多副产物,而主要产物产率较低,通常认为氟化时伴随有链的降解,重排和聚合等副反应.以三氟化钴进行氟化只有少量环化产物生成.近年来由于分离技术的提高,对复杂的氟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探讨氟化机理从而提高反应得率,使氟化反应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我们将丁基苯以三氟化钻进  相似文献   

17.
吴世晖  武戈  陶凤岗  林子森 《化学学报》1987,45(11):1107-1111
2-(α-呋喃基)-2-苯基六甲基三硅烷在光照下可产生新型的有机硅活性中间体-α-呋喃基苯基硅烯.它与2,3-二甲基-1,3-丁二烯反应后,得到了相应的加成与插入反应产物;与环己烯反应后,再用甲醇分解所得硅杂环丙烷中间物得到了α-呋喃基环己基苯基甲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氨基分别为1'-四氢吡咯,1'-六氢吡啶和4'-吗啉的1-苯基-3-氨基-2-丁烯-1-酮的晶体结构. 它们的构型.构象均为trans, S-cis.由于共轭体系的扩展,这些烯氨酮的氮原子都比相应的烯胺有程度更大的电子离域,其中又以扭式构象的四氢吡咯基的离域程度最高.四氢吡咯形成N-不饱和化合物的特殊活性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炳祥  何婷  李邨  胡宏纹 《有机化学》2003,23(8):794-798
研究了3,5-二芳基-4,5-二氢异(口恶)唑化合物(1a~3c)和1,3,5-三苯 基-4,5-二氢吡唑化合物(5)分别在二铬酸氢四吡啶合镍(II)[(Py)_4Ni (HCrO_4)_2]氧化下脱氢反应的结果;研究了在[(Py)_4Ni(HCrO_4)_2]存在下,吡 啶叶立德、喹啉叶立德或异喹啉叶立德分别和缺电子烯烃反应,一步法合成中氮茚 衍生物 9a~9b,11a~11b,13的结果,发现金属配合物氧化剂二铬酸氢四吡啶合 镍(II)可用于多类杂环化合物的脱氢芳构化。  相似文献   

20.
王普善  叶秀林  张滂 《化学学报》1984,42(7):722-726
近十年来,呋喃和嘧啶的并合体系之一的呋喃并[2,3-d]嘧啶的合成受到了一定的注意.对其衍生物的肌肉松弛、利尿、抗敏、镇静等作用及抗癌作用曾进行了研究.两个主要的合成途径是由取代4-羟基嘧啶与a-卤代羰基化合物缩合,或从2-氨基呋喃-3-甲腈或酮与胺或甲酰胺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