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CE-ECL/E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6(VB6)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VB1进行水解,可增强其电化学发光信号,并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VB1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和VB6的电化学信号。VB1和VB6能在5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电化学发光强度与VB1浓度在5.0~5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检测限(S/N=3)为2.7μg/mL;电流强度与VB6浓度在10.0~1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测限(S/N=3)为6.8μg/mL。VB1和VB6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0%~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用建立的方法对复合VB片中的VB1和VB6进行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卡那霉素对CdTe量子点荧光的增强效应,建立一种直接测定尿液中卡那霉素含量的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发现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能够有效避免尿液中复杂基质的荧光干扰。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卡那霉素浓度在0.2~20.0μg/mL范围内与体系相对同步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05μg/mL。该方法用于尿液样品中卡那霉素含量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3%~104.4%。  相似文献   

3.
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肉制品中痕量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痕量锡。结果表明:在0.025~0.40μg/mL范围内,锡浓度与荧光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本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1%~8.9%,回收率为93%~97%,检出限为0.056μg/kg。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用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仪测定甲基苯丙胺含量的方法。采用XR-ODS柱,流动相为0.05%磷酸-甲醇(85∶15),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该法在1~5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日内与日间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4%~116.7%,检出限为0.68μg/mL。该方法适用于甲基苯丙胺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噁喹酸对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噁喹酸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方法。噁喹酸对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是由于生成了新的复合物而造成的静态猝灭,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焓变ΔH<0,熵变ΔS<0,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或范德华力。在0~65μg/L线性范围内,噁喹酸质量浓度与量子点荧光抑制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1),检出限为0.53μg/L。分别在5μg/L和25μg/L 2个浓度进行加标回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2%~96.8%,相对标准偏差为0.6%~2.5%。该方法可应用于水环境中喹啉酮类杀菌剂噁喹酸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一步水热法合成的强荧光性花生壳碳点(PE-CDs)为荧光探针,建立了简单、灵敏快速检测饮料中着色剂日落黄和柠檬黄的方法。日落黄和柠檬黄分别与荧光PE-CDs结合发生静态猝灭作用。在最优条件下,日落黄溶液浓度在6.8~1130μg/mL、柠檬黄溶液浓度在0.2~50μg/mL范围内,都与PE-C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3 ng/mL和0.38 ng/mL。对饮料样品中的日落黄和柠檬黄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6.3%~105.0%和95.0%~106.7%。  相似文献   

7.
根据表面活性剂和荧光增白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纸制样品中痕量荧光增白剂VBL的新方法。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荧光发射光谱,当最佳波长差为30 nm时,VBL在402 nm处有一强度高、峰型窄的同步荧光峰。体系的相对荧光峰强度与VBL的浓度在0.001~0.05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3,线性方程为IF=10729.48ρ(μg/mL)+42.36,检测限(3S/K)为8.415×10-4μg/mL。方法用于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0.6%~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3%~5.2%之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毒死蜱、辛硫磷、乐果、水胺硫磷和三唑磷5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极谱分析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下,毒死蜱浓度在0.0192~24.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2μg/mL,回收率在90.36%~103.3%范围。其它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辛硫磷0.016~25.2μg/mL,乐果13.41~33.52μg/mL,水胺硫磷为17.42~34.84μg/mL,三唑磷为0.0110~21.2μg/mL。用极谱法研究了毒死蜱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电极反应物为水杨基荧光酮,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与溴酸钾混合液经紫外光照射后与鲁米诺反应产生较强的发光信号,且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浓度与发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氨基酸测定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对五种氨基酸的检出限在0.004μg/mL~0.06μg/mL范围内;分别对0.5μg/mL的五种氨基酸平行测定7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在2·3%~4.2%范围内。初步考察了该方法与液相色谱联用测定氨基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快速测定辣椒中罗丹明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快速测定辣椒中非法添加物罗丹明B的含量的方法。以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罗丹明B的质量浓度在0~100.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2.5 ng/g,加标回收率为94.7%~103.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2%(n=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辣椒中罗丹明B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苯甲酸钠中苯酚的方法,苯酚在0.05~1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g/ml。在5.0~8.0μg/g浓度范围内,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9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5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饮料中痕量维生素B12(VB12)的在线净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在双梯度HPLC系统上,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将2.5 mL样品在线注入SPE柱(Acclaim PAⅡ,3μm,3.0 mm×33 mm)以富集VB12,通过改变流动相梯度在SPE柱上以正向淋洗方式预分离VB12。被切入分析流路中的VB12在Acclaim PAⅡ分析柱(3μm,3.0 mm×150 mm)上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0.5 mL/min流速梯度洗脱分离,使用紫外检测器在361 nm波长下检测,整个分析过程在20 min内完成。VB12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其保留时间的RSD为0.027%。方法在0.1~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99 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1%~109%,检出限为0.046μg/L。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相比于直接大体积进样和传统在线SPE模式,其去除杂质的效率更高、灵敏度更好,是一种测定饮料中痕量VB12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洛美沙星在胶束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洛美沙星的荧光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提出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洛美沙星的新方法,洛美沙星含量在0.04~4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2%~100.8%。  相似文献   

14.
为拓宽固相萃取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范围,建立了树脂固相萃取前处理ICP-AES法测定地下水中铅、铬、镉含量的方法。经前处理条件优化,硝酸洗脱液浓度5%、缓冲溶液pH 7、洗脱速率10 mL/min及进样体积为500mL条件下,铅、铬、镉等三种重金属回收率均可以达到95%以上。该方法中各目标元素在0.02~2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铅、铬、镉方法测定下限分别0.56μg/L,0.04μg/L,0.24μg/L满足评价要求;方法精密度RSD值在0.44%~5.49%;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在98.55%~101.84%、98.5%~104%、95.5%~105%。经监测井实样测试,铅、铬、镉结果处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类限值范围内。该方法干扰小,易操作,为相关国家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的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yp)。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以水-乙腈(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60nm、λ_(em)=340nm。Tyr和Typ的含量分别在0.10~6.0μg/mL及0.050~6.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L和0.02μg/mL。在三个添加水平的回收中,两种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6.3%~12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51%。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健康人、普通病人和癌症患者晨尿检测,结果发现:癌症患者尿样中色氨酸的水平与健康人和普通病人相比偏低。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血清、尿液中肌酐、尿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甲醇(A)-20 mmol/L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UV检测,检测波长235 nm。血清中肌酐、尿酸含量在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尿液中肌酐、尿酸在5~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6.7%~99.0%,RSD小于5%。选择甲醇-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血清/尿液中肌酐、尿酸含量测定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方法应用于健康人和糖尿病病人血清/尿液样本的测定,可以对临床病人进行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开关"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牛血清蛋白(BSA)-Pb2+荧光探针测定胰蛋白酶。实验发现,FITC-BSA探针在Pb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此时体系处于"打开"状态。当在pH=7.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后,FITC-BSA-Pb2+发生荧光猝灭,探针被"关闭",并且胰蛋白酶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探针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胰蛋白酶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程度在2.4~24μg/mL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2,方法检出限(3σ/k)为0.80μg/mL。该方法应用于尿液中胰蛋白酶的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3.0%,回收率范围为102.1%~106.0%。  相似文献   

18.
在B-R缓冲液中,微量Sb(III)对桑色素的荧光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Sb(III)的新方法。当最大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17 nm和496 nm时,Sb(III)的质量浓度在0.004~0.06μg/mL范围内与桑色素荧光强度的猝灭值ΔF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9.80×10-4μg/mL。对0.02μg/mL Sb(III)进行12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31%。方法可用于不同环境水样中微量Sb(III)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3.6%之间。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新药CBT108中12种残留溶剂的方法。优化了平衡加热时间和程序升温时间以及制样的溶剂,并通过验证确定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DB-624型毛细管柱(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30 m×0.53 mm×3.0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的分析方案,实现了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腈、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庚烷、甲苯和四氯化碳共12种残留溶剂的同时分离与测定。12种溶剂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7;以10倍信噪比确定方法定量限,以3倍信噪比确定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甲醇0.024μg/mL、0.0072μg/mL;乙醇0.1μg/mL、0.012μg/mL;乙醚0.01μg/mL、0.005μg/mL;丙酮0.1μg/mL、0.008μg/mL;乙腈1.025μg/mL、0.0615μg/mL;二氯甲烷0.09μg/mL、0.06μg/mL;正己烷0.0174μg/mL、0.0145μg/mL;乙酸乙酯0.25μg/mL、0.008μg/mL;四氢呋喃0.108μg/mL、0.014μg/mL;四氯化碳0.16μg/mL、0.0004μg/mL;庚烷0.0075μg/mL、0.005μg/mL;甲苯0.0445μg/mL、0.0014μg/mL。在3个添加水平下,12种残留溶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0.96%~108.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1%~5.7%。结果表明,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实际药品中以上12种残留溶剂的检测,并可对其它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检测石蒜碱的方法。探讨了检测电位、分离缓冲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石蒜碱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石蒜碱含量在0.03~2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005μg/mL(S/N=3)。对0.8μg/mL石蒜碱进行7次平行实验,其迁移时间、峰高和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7%,5.2%和5.6%。方法应用于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2%~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