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思路、实施方案和课程目标,重点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等4方面的课程思政素材在课程导入和参与式学习中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案例。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促使学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达成最大学习成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2.
周业虹 《化学教育》2009,30(10):23-24,31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在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个个活动元来展开教和学,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以“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为例,简单论述了活动元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气球结合球棍模型在化学结构教学中的应用。气球是价廉易得的杂化轨道教学的完美教具,而结合球棍模型可以辅助认识共轭分子和共轭效应,理解分子轨道理论、分子性质和反应机理。这种让学生亲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很好的主动学习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于复杂和抽象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基于OBE理论构建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和课程目标。重点介绍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构建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素材库,结合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促使学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达成最大学习成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实现德育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为中心,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构建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思政”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学习效果评估等4个方面。经过2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基于大夏学堂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与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化学》2021,36(9)
在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如何优化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整合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重构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指标,渐进式提升课程内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交互式学习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电子效应之一,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共轭效应理论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共轭效应涉及微观认知,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但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又必须掌握;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该理论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并给出了3个二烯烃分子轨道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结构图,揭示了共轭体系内部因存在电荷转移现象而产生电子云的平均化本质,表现在键参数中的键长平均化变化。  相似文献   

9.
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电子效应之一,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共轭效应理论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共轭效应涉及微观认知,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但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又必须掌握;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该理论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并给出了3个二烯烃分子轨道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结构图,揭示了共轭体系内部因存在电荷转移现象而产生电子云的平均化本质,表现在键参数中的键长平均化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物理化学课程中的“表面张力”一节教学为例,依据教学目标、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等3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各个教学环节的思政元素,力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综合性作业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可较好地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王志忠  黄青  白长财  姚遥 《化学教育》2017,38(12):55-57
在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中开展PBL教学改革,基于新药凯美纳的开发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凯美纳药物小分子的发现、合成设计、药学评价、新药上市等剧情把课程群间的课程内容有机地整合,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药学专业的认识,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达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PBL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拔尖计划”2.0背景下,以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课程以科研方法训练为教学主线,将基本操作、合成技术、开放实验、计算实验、文献研读、科学写作等教学模块充分融合。通过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次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也为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OBE教学理念,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确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课程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以知识点美拉德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教学中知识点的树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园朝 《大学化学》2010,25(3):16-19
依据中心教学法,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知识重组,设计和建立了分析化学中化学分析理论教学的知识点树结构图,该结构图以误差为主线,贯穿了教材整个内容的各个知识点。教学中着重于各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和思维方式的介绍,课后辅助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归纳,以便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自我建构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中“糖类化合物”章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技术全面渗透进高校课堂的背景下,在“课程思政”课程观指导下,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提升。探索促进学生深入领会知识内涵,体会知识所演绎的科学思维和精神价值,促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基础化学知识强、医学知识弱,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知识时更易出现难记忆、难理解、难应用的问题。为此,教学团队基于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从基础化学知识切入展开药理学教学,着重从药理学知识掌握和应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并从课堂趣味性、学生参与度、能力培养、辩证思维和知识水平测试初步评价课改效果。结果显示,基于基础化学知识切入的药理学授课能够有效提升药理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本文分别从高分子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构建思政目标,设计思政环节,对典型教学思政案例进行剖析,采用调查问卷和产出效果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安排和组织学习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对如何理解化学三维目标,依据什么来设计目标,如何设计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授-学生实验"的验证模仿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实验教学目标的多维化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的理念指导,设计了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实验的教学过程:通过创设碱式碳酸铜及其应用的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围绕制备路线的确定、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提出5个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最后,提供拓展性实验资源,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该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实验素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中,元素部分内容庞杂细碎、描述性内容多的特点,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传统的面授教学和数字化网络教学的优势,使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呈现、重要知识点多方位训练。同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的主动学习模式。初步实践表明,博采众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对强化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