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们可以把最近实验上发现的新粒子大体上分为两组:J(3.1),φ'(3.7),χ(3.41);χ(3.50),χ(3.55)构成一组(其中,J(3.1)可能是一种新层子及其反粒子构成的束缚态,φ'(3.7)是J(3.1)的径向激发态,χ(3.41),χ(3.50),χ(3.55)是J(3.1)的P波激发态);φ'(4.1),φ''(4.4)等构成另一组。值得注意的是,φ'(4.1)比φ''(4.4)要宽得多,且φ'(4.1)共振看来是有结构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φ'(4.1)是由几个共振态迭加而成。  相似文献   

2.
杜东生 《物理学报》1976,25(3):265-267
最近在DESY和SLAC又发现了一些族粒子的新成员。当然,目前实验上还有些争议,但大体上共八个:J(3.1),'(3.7),'(4.1),'(4.4),χ(2.8),P(3.41),P(3.51),P(3.53)。这八个新粒子,能较自然地填充在我们这个新模型里。 我们假定构成强子的基础粒子总共七个:通常的SU_3三重态轻层子u,d,s和SU_4四重态重层子u′,d′,s′,c′,其中 u′,d′是同位旋二重态,电荷分别为2/3,—1/3。s′,c′均  相似文献   

3.
最近,新的玻色子窄共振态J(3105)和′(3695)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系统地研究这些新粒子的各种衰变对了解这些粒子的内部结构是重要的。在本短文中,对它们的电磁衰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假定J(3105)和′(3695)的量子数都是I~G=0~-,J~(PC)=1~(--),填充在SU(4)维表示中Y=0,C=0的位置上,并且假定,′(3695)是J(3105)的径向激发态,J(3105)与ω,φ,中有混合。 按照层子模型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过程J,′→e~ e~-,μ~ μ~-的衰变宽度为  相似文献   

4.
顾以藩  苑长征 《物理》2001,30(2):65-67,80
北京谱仪合作组利用其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ψ(2S)大数据样本,通过ψ(2S)的辐射跃迁及强子跃迁过程,开展了粲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测量了xc0、xcl、xc2、ηc和J/ψ粒子有有关性质,寻找了ηc(2s)和hc(1P)粒子。因一系列重要结果中有:xc0粒子的宽度与质量、ηc粒子的质量、J/ψ的轻子衰变分支比的精确测量结果以及xc0、xcl、xc2的许多衰变道的首次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最近发现的重粒子γ(9.5)可能是什么类型的粒子,分析了五种可能性的实验鉴别判据.指出γ是重光子、中间玻色子、层子与反层子柬缚态、无价层子强子时Tee将分别差几个数量级,因此不难在e+e-对撞实验中鉴别出来.对于γ是介子的色空间激发态和新层子反层子对的束缚态这两种情形,虽然Tee量级相同,但是Tee的数值和γ与γ'的Tee的比例仍不相同,并且它们要求还存在的其它新粒子的质量,特别是所予言的弱衰变的重粒子的质量不同,都可以作为实验上鉴别这两种可能性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这五种可能性下γ的主要衰变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一个统一的机制,试图解释J粒子的辐射衰变和G宇称守恒衰变到普通粒子的过程。这就是J先衰变到φn=αφ1+βφ8,然后由φn衰变到普通粒子。结果如下:1.φn≈ω最与实验相符,但给出的Γ(J→ω→ηγ)/Γ(J→ω→πγ)的理论值太小;2.为着定量谐调辐射衰变和二体强子衰变,要求这两类过程的形状因子相差三个数量级。本文从层子模型的图象出发,提出一个计算形状因子的简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形状因子的差别是可以解释的;3.本文还讨论了辐射衰变的另一种机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全国粲粒子物理讨论会获悉,中科院学部委员何祚庥以及张肇西,张长春等,对北京谱仪在J/φ能区之外的粲粒子研究提出多项物理建议,包括Ds和D介子(即φ(4160)与φ(3770)衰变产物)、φ(3685)共振态衰变、粲重子与τ轻子性质的研究.(1)φ(3685)共振态衰变与胶子球产生.何祚庥教授计算表明,同J/φ衰变相比,φ共振态衰变中胶子球的产额将增加1.5-3倍.因此,φ可能是胶子球研究的理想能区.φ的许多衰变道有待更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苑长征 《中国物理 C》2006,30(6):488-496
回顾了近期BES和CLEOc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采集的J/ψ, ψ′和ψ′′数据得到的强子谱与粲偶素衰变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重点分析了对于轻标量粒子的实验研究, 包括利用J/ψ的辐射衰变和强衰变, ψ′的强衰变和χc的强衰变得到的结果, 并对有关粒子的性质进行了评述, 对用以获得这些信息的实验方法作了评论, 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还重点总结了矢量粲偶素粒子衰变“ρπ疑难”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并对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建议. 这些结果对于理解量子色动力学在低能区的应用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了xc粒子的强产生及其辐射衰变,指出J/ψ粒子的强产生应包括这部分贡献.结果,合理地缩小了 J/ψ,粒子和ψ′粒子同层子的有效耦合常数之间的差距,保留了以前工作中的主要结果,得到了不同质心系总能量下四种过程通过 xc 的产生及其辐射衰交产生 J/ψ粒子的微分截面在 J/ψ粒子产生总微分截面中所占的比例.最后,对本文所用模型和胶子聚合模型作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0.
r-过程等待点原子核的β衰变半衰期对研究宇宙中重元素起源有重要意义。质子-中子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pn-QRPA)是研究原子核β衰变的重要理论模型。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改进的 pn-QRPA 模型,系统研究了满壳附近原子核的 β 衰变性质。与之前的工作相比,改进的模型采用了中子数和质子数依赖的新粒子-粒子和粒子-空穴相互作用形式。本工作首先计算了满壳附近一些已知原子核的 β衰变半衰期和 Gamow-Teller 强度分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检验了新模型的可靠性。随后,理论预测了 $N=50$, $N=82$$N=126$附近未知的等待点原子核的 β衰变半衰期,如124Mo, 126Ru, 128Pd, 186Nd, 188Sm, 192Dy, 194Er, 196Yb, 198Hf等,预测结果与之前的模型相近。这些结果对未来满壳层附近的r-过程物理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大学一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动量矩守恒演示仪,该仪器具有小巧、美观、灵活、稳定、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不确定度概念在物理实验中的简化作法,对用分光计测棱镜折射率实验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登云 《大学物理》1998,17(1):10-13
给出一种利用升或降算符力学量算符本征函数一般表达形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推导了在液面下的小球何时达到收尾速度公式,并给出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小球从液面自由下落时很快能达到收尾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田玉金  杭寅 《发光学报》1991,12(3):230-237
用基质晶片作参比,测量了Cu+、Er3+等离子激活的钨酸锌晶体的光谱,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激活离子与基质晶格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晶体在可见光区有比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颗粒内的底物传输特性,得到入射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pH值等操作参数对包埋颗粒内底物传输Thiele模数、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分析发现Thiele模数随实验参数变化呈先增加后下降变化趋势,内扩散有效因子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了当操作条件越适于光合细菌生长代谢,内扩散速率对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的限制性影响越明显.较低的Thiele模数表明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主要为反应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溶液折射率公式的一种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籍延坤  郭红 《物理与工程》2001,11(5):37-37,59
给出了通过阿贝折射仪测溶液折射率和百分比浓度来验证其折射率公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晶柱粘连对CsI:Na转换屏分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金川  周彬等 《光子学报》2001,30(10):1214-1217
本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CsI:Na转换屏中晶柱之间的粘连对其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粘连程度下可见光在转换屏中的点扩展函数及相应的MTF曲线.通过几种不同粘连系数下模拟结果的比较可见,要获得一个高分辨的转换屏应尽可能减小晶柱之间的粘连.对于一个实际的转换屏其粘连系数至少应在40%以下,最好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20.
黄河矿超结构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矿是在我国发现的一种钡铈氟碳酸盐新矿物,其理想化学式为BaCe[Fl(CO3)2],本矿物属三方晶系,利用四圆衍射仪收集强度数据,测得α=b=5.070(±0.003)?,c=38.408(±0.005)?,空间群为R3m. z=6,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矿物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定,最后的偏离因子R=0.041。本文还对黄河矿赝结构及超结构的关系作了探讨,与前人工作进行了对比,对类似矿物的修正方案提出看法,对个别实验数据作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