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胺修饰β-环糊精对铝-铁试剂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焱  刘育 《分析化学》2002,30(3):276-279
研究了β-环糊精(1)、单-[6-乙二胺-6-脱氧]-β-环糊精(2)、单-[6-(二乙烯三胺)-6-脱氧]-β-环糊精(3)和单-[6-(三乙烯四胺)-6-脱氧]-β-环糊精(4)对铝-铁试剂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后体系的荧光强度均增强,增敏率为4>3>2>1,其中4给出最大的荧光增敏率。研究了pH值在3.0-7.5之间酸度对主体化合物增敏能力的影响,发现体系的pH值对β-环糊精的增敏率影响较小,而随着体系酸性的增强,多胺修饰β-环糊精的增敏作用显著增强。探讨了修饰环糊精引入边臂的长度和主-客体间的尺寸适合等因素对铝-铁试剂体系荧光增敏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烷基取代β—环糊精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若农  黄春 《分析化学》1994,22(1):90-93
合成了3种二烷基取代β-环糊精-七-(2,6-O-二丁基)-β-环糊精、七-(2,6-O-二戊基)-β-环糊精和七-(2,6-O-二己基)-β-环糊精,并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液,结果说明二丁基取代环糊精柱可涂渍成高效毛细管柱,对醇和酚类化合物异构体及一些对映异构体具有选择性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焱  李莉  刘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12):2272-2277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1)、单-[6-(乙二胺基)-6-脱氧]-β-环糊精(2),单-[6-(二乙烯三胺基)-6-脱氧]-β-环糊精(3)、单-[6-(三乙烯四胺基)-6-脱氧]-β-环糊精(4)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5,6,7)在25℃,pH为7.2和2.0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作为模型底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均使客体RhB的荧光强度下降,而使其它客体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强。与母体环糊精相比,铜键合修饰β-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质子化可以增强主客体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对一些底物的键合能力。从主客体间的尺寸与形状关系讨论了主体(1-7)对染料分子识别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杜新贞,张勇,黄贤智,李耀群,江云宝,陈国珍(厦门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关键词1-溴萘,β-环糊精,萘,室温磷光室温下β-环糊精(β-CD)诱导的发光现象由于其不同于胶束...  相似文献   

5.
陆豪杰  阮宗琴  李菊白  欧庆瑜 《分析化学》2000,28(12):1567-1567
1引言环糊精及其电中性衍生物(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是毛细管电泳(HPCE)手性分离中最常采用的手性选择剂,带电环糊精是HPCE手性分离中另一类重要的手性选择剂,它的带电性质使其在手性拆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考察了带电的磺丁基-β-环糊精(SBB-β-CD)与电中性的DM-β-CD、TM-β-CD以及HP-β-CD等3种双环糊精体系的手性拆分性能,研究了双环糊精在手性分离中所体现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6-OTs-β-CD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6-OTs-β-CD的新方法刘育,张毅民,孙世新,陈荣悌(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β-环糊精,6-OTs-β-环糊精,合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β-环糊精(简称β-CD)在模拟酶和超分子体系的分子识别方面[1,2]倍...  相似文献   

7.
β-环糊精高聚物对芳香类化合物包络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酚类和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分子,研究了一类新型的β-环糊精高聚物(PS-PGMA-βCD)对它们的包络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环糊精高聚物依据β-环糊精分子的包络作用,可以选择性地识别位置异构体.吸附容量与β-环糊精固载容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几种拟除虫菊酸甲酯对映体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拆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史雪岩  王敏  郭红超  乔振  凌云  李楠  金文戈  周景梅 《分析化学》2002,30(11):1293-1297
4种酰基化环糊精衍生物(2,6-二-O-戊基-3-O-丁酰基-β-CD、2,6-二-O-戊基-3-O-戊酰基-β-CD、2,6-二-O-戊基-3-O-庚酰基-β-CD和2,6-二-O-戊基-3-O-辛酰基-β-CD)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对顺式-和反式-3-(2-甲基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甲酯(菊酸甲酯)、顺式-和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羰酸甲酯(二氯菊酸甲酯)、2-(4-氯苯基)-3-甲基丁酸甲酯(戊菊酸甲酯)和顺式-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甲酯(功夫菊酸甲酯)等6种拟除虫菊酸甲酯对映体进行了拆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4种环糊精衍生物可将顺式-和反式-菊酸甲酯、顺式-和反式-二氯菊酸甲酯、戊菊酸甲酯及顺式-功夫菊酸甲酯等6种菊酸甲酯对映体较好分离。发现不同的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分离能力不同,溶质的结构变化对分离结果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对香兰素的包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环糊精对香兰素的包合研究宋乐新,孟庆金,游效曾(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关键词包合物,香兰素,β-环糊精,合成β-环糊精(β-CD)是由7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环状低聚糖,呈筒状结构 ̄[...  相似文献   

10.
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已有许多研究,但多局限于β-环糊精(β-CD),而修饰的β-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1-3].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激发态对介质极性高度敏感性,已成功地用于探针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4].研究表明,β-CD能够诱  相似文献   

11.
胺修饰β-环糊精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陈永明,何炳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分离吸附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关键词β-环糊精.β-环糊精交联树脂.选择性吸附.胺修饰.吸附平衡常数环糊精(CDs)是葡萄糖由1,4糖苷键构...  相似文献   

12.
张蓉  赵邦蓉 《合成化学》2003,11(1):76-79
利用β-环糊精的吡喃葡萄糖单元上2,3,6-位羟基氢的反应活性差异,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和修饰剂合成了十四,(2,6-O-烯丙基)-β-环糊精,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修饰剂等对合成的影响,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FAB-MS等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酚酞作为光谱探针,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β-环糊精(β-CD),单(6-氧-α-麦牙糖)-β-环糊精(6-G2-β-CD) 和单[2-氧-(2-羟丙基)]-β-CD)d 25℃时,pH=10.5缓冲液中(0.025mol/L)与几种旨肪族手性客体分子所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数学,结果表明,多种弱相互作用力协同作用于环糊精的配位过程,主-客体间的尺寸匹配决定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环糊精衍生物的取代基影响主体配位能力,对于尺寸较小的客体分子配位能力的大小一般为2-HP-β-CD<6-G2β-CD,另一方面,3种环糊精主体化合物对一些脂肪族客体分子也现出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对(+)-异构体给出相对较强的键盒能力,其中,2-HP-β-CD对(+)/(一)-樟脑的配位选择性为1.25。  相似文献   

14.
阮宗琴  康经武  欧庆瑜 《色谱》1998,16(6):481-484
分别测定了毛细管区带电泳环糊精手性拆分体系中α,β-环糊精和二甲基、三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对映体特布他林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手性拆分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数据分析表明,环糊精稳定常数的大小反映了环糊精空腔与分离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环糊精稳定常数的相对值反映了手性拆分体系的分离能力。两对映体与环糊精所形成包结络合物的Δ(ΔH)和Δ(ΔS)分别反映了手性拆分过程中立体作用与构象匹配的差异。与甲基化β-环糊精相比,羟丙基-β-环糊精和β-环糊精提供的氢键作用在手性拆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α-、β-、γ-环糊精及β-环糊精的离子型衍生物对三种显色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多数具有增和艇,增的大小与环糊精空胶的几何形状、高低和客体分子的匹配性、环糊精内腔与客体的疏水作用力、环糊精的浓度及离子型衍生物性等因素有关:比较了β-环精及其非离子型衍生物对Al(Ⅲ)-铁试剂荧光瓜的作用,结果表明:体系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大、选择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离子型β-CD对Zn(Ⅱ)-桑色素荧光体系作用的研究及应用朱利中,戚志红,金辉,戚文彬(杭州大学环境科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锌,桑色素,离子型β-环糊精,荧光分析法近年来环糊精(Cyclodextrin,CD)在各类色谱、荧光及分光光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β-CD)、β-环糊清(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为手性选择剂,在50mmol/L醋酸三乙胺缓冲溶液中分离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该文还通过考察手性选择剂的浓度、背景电解质的酸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等因素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约4mmol/L的CM-β-CD分离氟西汀和卡替诺尔对映体,能使对映体达到良好分离,不仅节约了分析成本,也简化了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2-O-单取代羟丙基β-环糊精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添加剂时,对3种碱性药物对映体;扑尔敏,麻黄碱,心得安的拆分性能。并与β-环糊精,2.6-O-二甲基β-环糊精,多取代2-O-羟丙基β-环糊精的手性识别性能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明时  张帆 《分析化学》1998,26(7):912-912
1引言β环糊精是由直链糊精两端的葡萄糖分子以α-,4糖苷链连接起来的环状七聚多糖。β-环糊精可与疏水性分子形成较稳定的包结物,从而减弱了被包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环糊精的包结性能,可增加被包结分子的水溶性和对光、热的稳定性。因此,β-环糊精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日化、催化及分析化学等领域。本文利用β-环糊精可与酚酞形成包结物的特点,建立了定量测定-环糊精的分光光度法,并解释了测定原理。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容量瓶;25mL比色管;724微机型可见分光光度计。酚酞(指示剂);碳酸钠(分…  相似文献   

20.
环状低聚糖──β-环糊精与胆红素包络作用的研究赵晓斌,何炳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β-环糊精,胆红素,包络作用,环状低聚糖,包络化合物环糊精(CDs)是一类含6、7、8等数目的葡萄糖基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联结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