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一种利用滚动轴承自润滑保持架来实现高温高真空滚动轴承自润滑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速度、负荷与温度对几种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室试验与模拟试验,作者认为自润滑保持架材料在高真空中的良好润滑性,是保证轴承在高温高真空中能否运行的先决条件,而它在高温下好的耐磨性,是决定轴承在高温高真空中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证明:利用银-二硫化钼体系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制作滚动轴承保持架可实现高温高真空滚动轴承的自润滑。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了几种制备工艺对银比二硫化钼为90比10的自润滑复合材料表面的硫、钼、银等化学元素的价态的影响,并用XPS和光学显微镜重点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上述自润滑复合材料与两种对摩偶件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对摩偶件摩擦面上的转移膜的固体润滑剂中钼的价态变化是影响该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Fe-Mo-Ni-Cu-石墨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在Fe-Mo-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制备了添加Ni、Cu两种元素的Fe-MoNi-Cu-石墨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并在栓-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室温、320和450℃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XRD和SEM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材料金相组织、物相成分和摩擦表面形貌.结果表明:FeMo-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中添加Ni和Cu元素,可以强化基体,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高温摩擦过程中,Fe-Mo-Ni-Cu-石墨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生成的由石墨+Cu Fe5O8+Fe3O4+Fe2.6Ni0.4O4组成的复合润滑膜是导致其具有良好高温润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NiAl-Cr(Mo)-Cr_xS_y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滑动磨损试验方法测试了NiAl-Cr(Mo)-CrxSy自润滑复合材料与SiC陶瓷配副在110~960℃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200~400℃,纳米CrxSy晶粒在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较完整的润滑膜,产生自润滑性能;700~900℃,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生成了1~3μm厚、完整的玻璃陶瓷润滑膜,产生了自润滑耐磨性能.2种润滑膜材料均可向SiC表面转移,消除了复合材料/SiC的摩擦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润滑膜材料的强度降低,SiC微凸体压入润滑膜,导致润滑膜的剥落加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青铜—石墨系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在青铜-石墨系材料中添加适量的锡、二硫化钼等,研制出几种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比青铜-石墨系材料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其含油率和几种典型的物理机械性能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同类材料的水平。文章还举例说明了青铜-石墨系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实用范围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6.
锡青铜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利用粉末冶金工艺设计和制备了新型润滑材料——锡青铜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锡青铜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优异,且偶件损伤轻微;所研制的锡青铜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优于目前国内常用的金属润滑材料555铅青铜、6501锡青铜以及进口多层金属润滑材料;锡青铜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的优异减摩抗磨性能取决于其特殊的梯度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润滑关节轴承是1种球面滑动轴承,因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免维护(不需要润滑油脂)等优异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自润滑关节轴承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起落架、机体襟副翼以及直升机旋翼系统,其在航天飞行器、汽车、核电和水利水电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高端装备极限性能不断提升,对自润滑轴承的服役性能及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提升、损伤失效机制和轴承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从摩擦学视角出发,总结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用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织物坯布组织结构、增强纤维、树脂基体、功能增强材料以及纤维-树脂界面改性等内容.此外,文中还介绍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自润滑关节轴承试验规范及产品标准、轴承寿命试验及预测、轴承寿命及可靠性影响因素.最后对关节轴承用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合澄清槽搅拌装置运行工况的特殊要求,以改善其滑动轴承使用性能及寿命为目标,选用和研制WC-VC-Ni-Cr-Mo金属陶瓷复合材料(WN20)和铁-镍-铬-石墨-二硫化钼自润滑复合材料(FC13). 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WN20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FC13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干摩擦状态下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和抗磨损性能,是滑动轴承组件摩擦副轴瓦的合适材料. 根据固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原则,设计滑动轴承组件结构及相应的润滑方式. 采用C13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制造轴瓦,并通过嵌入特种润滑剂的方式进行辅助润滑,与WN20金属陶瓷轴组成摩擦副时,滑动轴承组件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经过250 h摩擦试验,摩擦系数和轴瓦温度无显著变化,摩擦系数为0.08,轴瓦径向磨损量为3.8 μm,均满足混合澄清槽搅拌装置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炔代聚酰亚胺-二硫化钼复合自润滑材料的成型工艺,并对几种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尤其适用于制作高温摩擦部件,是一种新的耐高温的自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10.
国外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以在特殊全用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摩擦学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这类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发 ,对国外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重点阐述了其中部分材料的摩擦学特性,讨论了环境因素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对目前某些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应用实例的论述,提出在今后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应当重视的几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导了一种银-二硫化钼-石墨三元体系的自润滑复合材料。文中介绍了速度、负荷与温度对该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利用该材料制作滚动轴承保持架,可实现高温高真空滚动轴承的自润滑。轴承寿命可达600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2.
石墨对铜基自润滑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通过基体多元合金化和选用不同粒度的石墨颗粒,采用常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铜基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在大越式OAT-U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到500℃温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石墨颗粒越小,则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小,减摩自润滑效果越好;在室温至500℃条件下,选用合适的石墨粒度(0.3~0.5mm)和多元基体合金化,可使铜基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保持较好的自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W—MoS_2体系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组分及热压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负荷、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制备工艺参数的改变,就可以研制出适合于不同实际使用要求的自润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镍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作者根据发动机配气阀座在高温、高压、高速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技术要求,以摩擦学原理为指导进行配料,利用粉末冶金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含银和石墨的镍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并由该材料制作配气阀座实现其自润滑。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3种镍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都可顺利通过一个全程430秒的马力试验而毫无开裂,其中镍合金:银:石墨—70:15:15②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组织均匀、性能稳定、重现性好、易机加工和成品率高等优点,可连续运行3个全程以上,与其对摩的TZM合金阀体也可运行3个全程以上,它们的总磨损量均在机加工公差范围内。本文报道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高温耐磨自润滑材料的研制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MPV-1500摩擦试验机对几种PTFE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在干摩擦和20~#机械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在20~#机械油润滑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比干摩擦下的低1—2个数量级,并可使其极限PV值提高1—2个数量级。在所研究的几种PTFE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中,钢背-青铜粉-(PTFE+Pb)复合材料非标准轴承E_2在一次性加油润滑和滴油润滑下的极限PV值分别大于120MPa·m/s和135MPa·m/s,是常用巴氏合金轴承在同样润滑条件下极限PV值的数倍,而且它的摩擦学性能良好,故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PV值滑动轴承。  相似文献   

16.
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通过HT-1000型球盘式高温摩擦仪分别测试了不同条件下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20~1 000℃均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其摩擦系数在0.24~0.43之间.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在低载(5 N、滑动速度为0.2 m/s)低温(20~400℃)下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24~0.29),但在低载高温下(600℃以上)摩擦系数较高(0.39~0.41);而在高载(20 N)时在整个温度测试区间(20~1 000℃)拥有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0.28~0.31).Ni3Al基自润滑材料优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归因于高温下材料摩擦表面形成的银、氟化物、氧化物以及钼酸盐等低剪切化合物的协同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17.
Fe-Ni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中采用滑动磨损试验方法研究了以PbO和WS2为润滑组元的复合材料与440C不锈钢配副在25~600℃温度范围内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复合材料中含有铬的硫化物等高温润滑物质生成.使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进一步分析了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500 ~ 600℃范围内,PbWO4、CrxSx+1等各种金属化合物在摩擦表面形成了较完整的润滑膜,产生了自润滑能力,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润滑膜材料可向摩擦对偶表面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复合材料与440C不锈钢对摩材料的直接接触,显著降低了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实现了高温自润滑性能.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单一润滑组元润滑膜和两种润滑组元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发现两种固体润滑组元产生的协同润滑效应显著改善了润滑膜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的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建明 《摩擦学学报》2001,21(5):371-374
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对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磨损试验参数予以科学排列,不仅减少了试验次数,而且提高了试验数据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引入可靠性技术,建立了自润滑轴承在不同临界磨损率下材料的可靠度-压强-速度曲线及其计算方法,为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节能和满足自动化工业机械中多种需求的双重能力,所以它的使用在日本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些复合材料正作为滑动轴承,在定位装置、冲压模和汽车制造中的压力机中使用着。要求新型复合材料的工业性能与普通油浸渍的烧结金属及金属固体润滑剂的组合材料这样一类轴承材料相比,必须更加满足高的屈服强度,高的承载能力和高的耐磨性的特殊应用。同时,也必须满足商业上所要求的低的制备成本。因此,研究了由硬的金属衬背支承的Cu—Ni—Sn—P—石墨烧结材料组成的双层自润滑轴承。基体材料复合是用滚压金属粉末与扩散粘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的。从使用试验得到了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体系的摩擦和磨损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含MoS2的复合材料在单向滑动摩擦条件下的实用性能,人们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然而好多摩擦部件在工程实际中经受的却都是往复摩擦。为了探明热压Ni-MoS2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能及其耐磨机理,在往复摩擦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盘表面和偶件GCr15钢球表面之MoS2膜的形成过程与形貌特征,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分析了MOS2膜的磨损表面形貌及其微区成分。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往复摩擦条件下,对偶双方表面都形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MoS2润滑膜,这种膜是通过疲劳剥落、转移、粘附与叠压等方式所形成;MoS2含量对Ni-MoS2复合材料自润滑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在对偶双方表面形成分布均匀而稳定的润滑膜,含60%(wt)MoS2的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能最好;Ni-MoS2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是通过其表面MoS2膜的连续生成与疲劳剥落,并在偶件表面形成转移膜,使复合材料与金属间的摩擦变成复合材料表面MoS2膜与偶件表面MoS2膜之间的摩擦所实现。由此可见,Ni-MOS2复合材料是适合在往复摩擦运动场合应用的一种性能良好的自润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